呼和浩特古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24168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古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呼和浩特古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呼和浩特古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呼和浩特古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呼和浩特古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古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古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和浩特古城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的一段, 而呼和浩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就都和大青山紧紧地相依相连。 大青山地区东西方向长约30 公里,南北方向宽约 100 公里。大青山地区的历史可追溯到2300 年以前,而两千多年年间遗存下的古迹就有很多。有记载的古城遗址大概有70 多座,而无名城堡城池约有40 多处。历史上筑有如此多的城堡, 其密度之大,在中华大地上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与其比拟。呼和浩特的辖区内的古城众多, 在呼市的发展过程中至少有过87座古城,现存 70 余座古城遗址。另外还有些遗址也叫不出名字。这些古城少量的属于战国时的秦赵时期, 而大部分属于汉朝, 也有些北魏或更晚的各朝各代。如战国时的云中

2、古城,汉时的定襄古城,北魏的盛乐古城,唐代的受降城,辽金元时的丰州古城,明清的归化、绥远古城。古城中有军政要地的,如云中、定襄、盛乐。这些城池面积较大,遗物比较多,历代沿用时间长。在大青山沟谷的两侧或北的古城遗址,多为还军事重镇或营垒,约40 座。如哈拉沁沟、白石头沟、面铺窑沟和蜈蚣坝一带的古城。看来,历朝历代对大青山地区的军事防范几乎达到了步步为营的程度。公元前 400387年,赵国攻占呼市以西地区, 从那时起开始筑城池以抵御匈奴的侵袭。那时的古城多以用夯土堆砌而成。汉代的古城一般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少数的城带有子城, 设内城和外城, 如原阳、武泉、安陶、阳寿、沙陵、桢陵、定襄、桐过、陶林、

3、武成、武进、骆县古城。城内建有官署、庙宇、民居、作坊、粮仓、街道等等。墓地一般设在城外。有些城还附瓮城、城障、烽燧等军事设施。沿长城一线交通要道和阴山南北险要关口,还会设些专门屯兵用于防御入侵的小城,又称“戎边城”,如土左旗的霍寨古城。云中古城托克托县属于呼市的辖区, 传说在明朝时,土默特部的首领阿拉坦汗之子妥妥牧于在此,时称“妥妥城”。到了清代更名为“托克托”( 蒙语:保住 )。从呼市市区出发,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 大巴车便进入到了托县。 离公路不远处的那一段长长的高大城墙,那黄土夯成的墙就一直连绵在窗外,是内蒙古高原上史载的第一座城市:云中古城。这座古城的出现,时光得穿越回两千多年前。作

4、为一代帝王的赵武灵王,发现以步兵和车兵为主的中原军队都宽袍重甲,行动迟缓,虽然坚守能力强,但是突击力太弱。 于是,一场胡服骑射的改革记入史册,也就此诞 生出了一支强大的以骑兵为主的新式军队。 这支军马所向披靡, 在建成的第二年就消灭了中山国 ! 并于公元前 300 年击溃了林胡、楼烦等北方的游牧民族,迫使他们北退。赵国占领了今山西北部和内蒙阴山以南地区,势力到大青山, 疆域达河套边沿。于是,建云中、雁门、代郡三郡,并筑云和城为云中郡的郡治所在地。云中古城遗址位于呼市市区西南42 公里, 托克托城东北 35 公里处的古城乡。赵武灵王看到“群鹄游于云中,徘徊终日。”遂在此建云中城。古城为正方形,城

5、墙每边边长2 公里,内附子城。如今古城的南墙保存较好,长约1.9公里,墙宽 6.5 米,平均高度 5 米,最高处有 8 米。城的东、西、北三面的墙体已经垮废, 但从断壁残垣仍可以想象: 茫茫的绿野荒原上, 一座高大的城雄踞于塞上,任那些骠悍的游牧兵马如何骁勇,都止步于云中城的墙下而无法前行半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曾经在此训练兵马,也曾大破敌军, 威名寰震四野。秦统一六国, 建三十六郡, 云中郡就属其一。 秦将蒙恬曾率二十万军队屯兵于此屯田, 历时二十年修筑长城。 想那些苍茫的 岁月,古城是否也见证了太多。鲜卑族曾经在此崛起,故此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北魏王朝。古城建于赵国,后被秦国攻占,在此后

6、的秦、汉一直被延用。云中城毁于东汉末年,九百多年的辉煌,经历了两千三百多年的岁月洗礼。盛乐古城位于呼市市区南 30 公里处的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上土城子村北。秦时属于云中郡,西汉时期为定襄郡成乐县。到了曹魏时期,云中郡、定襄郡被迁至今山西省境内,成乐地区被弃之荒外。后来,拓拔鲜卑族始祖力微率部进驻这一地区。鲜卑族原来居住于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拔部逐渐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酋长力微时,拓拔部又南下游牧到云中一带,后迁居到成乐,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 公元 338年,鲜卑首领什翼犍于云中建立 “代”政权,后迁盛乐定为北都。

7、盛乐城开始繁荣。公元 386 年,鲜卑拓拔圭在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公元398 年,北魏迁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 ),拓拔圭称皇帝。此后,盛乐失去都城作用,但在北魏的历史中仍占有较高位置。16 岁的拓拔涛即位,先以少胜多,顶住了柔然的疯狂入侵后,开始反击,先后 13 次出兵柔然,最终大破柔然,征服漠北地区。作为一代传奇皇帝的拓拔涛,于 427 年攻破坚固的统万城 ; 于 431 年灭夏,平胡山,西逐吐谷浑; 又于436年灭北燕 ;439 年灭北凉。 拓拔涛马踏漠北, 统一北方, 结束了长达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 为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环境。时光飞逝,在唐代时,盛乐被置单于大

8、都护府。 那时,盛乐成为内蒙古中部的重要政治军事中心。而到了辽代,由于人口减少, 盛乐被降为丰州下属的振武县。金代时,又被改为振武镇。元朝时,虽称振武城,但居民已经所剩不多。元朝北迁后,振武城便沦为废墟。到了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在城关镇置二十家子驿站,因当时只有二十户人家,所以更名为和林格尔(蒙语:二十家子 ) 。自此,和林和尔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盛乐古城东西方向有摩天岭的群山; 北连土默川平原 ;西南有宝贝河 ( 古称金河 )环绕。在内蒙古地区属于面积较大、保存较好, 跨越历史年代最长的古城遗址。城廊清晰,城垣雄伟。古城为不规则的多边形,面积 439 万平方米, 东西方向长约 1550米,南北

9、方向宽约 2250 米。城墙墙体系用灰黄色夹有细砂的粘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 1520厘米。城墙最低处存留1.2 米,而中段和北段的城墙较高,最高处达7 米,并设有马面。古城遗址外建有博物馆, 里面陈列自春秋秦汉以来出土的各种文物。那些文物向人们展示着以鲜卑文化为主导的历史苍桑演绎。馆外立有一座雕像,一匹战马高高地抬起前蹄,当空嘶鸣,马背上一名鲜卑武士紧握缰绳,策马扬鞭。彪悍的形象透着英勇。震撼的时候似乎空转换间,仿佛又看到了那些充满硝烟的岁月,人吼马嘶中的驰骋就不停地奔腾于历史的兴衰的风云里,久久地一路狂驰不休。归化城常居呼市的人都知道一些地名,如旧城、新城、北门、鼓楼等等,而那些地名背后的源

10、由却基本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如果轻翻历史的画册,那么,很多不解的答案就可以轻松寻到。归化城的来历和 “三娘子” 有关。三娘子是蒙古族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的夫人。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而三娘子就是其中的一个,她的一生也极具传奇色彩。那时的明朝政府与草原的各部落战事不断,也无法做到通商。 三娘子以其聪明才智力排众议,积极主张与明朝和好。在公元1571 年 3 月,经过三娘子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宣布休兵罢战,化干戈为玉帛,实现通贡互市。之后,塞外的几千里草原边境很快就出现了一派祥和、安定、繁荣的景象。 明政府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那时的草原上还没有一

11、座像样的城池。于是,在明隆庆六年 (1572) 年在阿拉坦汗和三娘子的主持下修建 “库库和屯” 城。由于阿拉坦汗当时已经进入老年,且疾病缠身,所以主持建城者就是三娘子。城建好后,明朝赐此城名为归化,即“归顺朝廷,接受教化”的意思。归化城最初很小,城周围仅24 里,每边城墙长仅300 米,城垣也高不过10 米。只有南门和北门两个城门。城的样子是模仿元大都修建,城内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銮殿一座。 因为建城建房的地基的石头来自城北的大青山,而那些石头是青色,建房烧制的砖和瓦也是青色的。故此城叫库库和屯(蒙语:青色的城)。因与三娘子有关,很多人也将城叫做:三娘子城。年末清初,皇太极和蒙古林丹汗发生战争,林

12、丹汗败逃至此, 皇太极火烧归化城以至城毁。直到 1694 年,康熙西征葛尔丹时,归化才在原废墟处得以重修并扩建。新归化城在旧城东、南、西三面加筑新城墙,形成凸字形内外城布局。原北门保留,南城门被改建城中心鼓楼。新归化设四个城门,东门为“承恩”,西叫“怀柔”,南门称“归化”,北门为“建威”,四门之外还分别修建瓮城、城壕,南门外建“茶坊” ( 专门用于接待上方官员的驿站)。扩建后的归化城区,北至今大北街北口, 南至大北街南口, 东到南顺城街, 西至小北街, 城围 2400米,城区扩大四倍。 扩建主要是为了防御葛尔丹,在葛尔丹占领喀尔喀的九年间,归化一直处于战备戒严状态。归化城不仅是北疆重要的军事要

13、塞, 同时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塞外进行商业活动的中心。 很长的时期起着连接内地与草原的物资交换的桥梁作用,但随着近代外国资本的进入和清朝政府的没落,归化城的商业贸易也随之走向衰落。1735年,清政府在归化城东五公里处新建绥远城。为区分两城,人们习惯将归化叫“旧城”,而将绥远称为“新城”。民国初,北洋政府将归化与绥远两城合并,改名为“归绥”县。1937年 10 月,日寇侵占归绥,并族1939年 9 月成立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并将归绥改名为“厚和浩特。1953年 3 月,新中国撤绥远省,并于1954年 4 月 25 日,中国政府将城恢复原来名称:呼和浩特。归化城毁于民国十四年 (1921 年),那

14、时京绥铁路的火车已经通到归绥。而归化城小、门矮、道窄,交通不便,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于是,当时的绥远特别行政区都统马福祥下令将归化城的南门、南墙拆除。到了1925 年,除留下北门及西小段北城墙外, 其它城墙和城门及鼓楼已经全部拆尽。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的北门和残垣也不复存在。绥远城乾隆二年 (1737) ,在塞外的归化城东的十里处又开始了大兴土木。跨越两年的光荫,一座城威然傲现。绥远城,也称“满城”、“驻八旗城”。听那名称就晓得与兵马有关。 确实,那里曾经常驻八旗兵三千多人,城内也住着随军的家属一万多人。那城周长 1960 丈,通称“九里十三步” ( 以一步五尺计算 ) 。城为正方形,东西南北

15、各设一门, 门上都建有城楼一座, 系二重三楹式楼。 每门的正对面又都有“箭楼”一座,系二重式楼。城的四个角墙又各筑一组二重七楹式的高楼,这就是“角楼”。四个城门的名称均由大清朝廷命名。东城门名曰“迎旭”,想那日日的清晨都会迎来那轮新新的阳光; 北城门叫做“镇守”,顾名思义也算是职责所在 ; 西门“阜安” ; 南门“承熏”。城外的各个箭楼左右沿伸出一个月牙形的半圆城墙,来环卫每个城门,这就是“瓮城”。绥远城的城墙高二丈九尺五寸,顶宽二丈五尺, 底宽三丈五尺。 城墙上都有突出的加宽的垛墙,通称垛口,也叫堆拔。城墙上共有堆拔十六处,另设哨台,台上各建“堆房”三间( 值班房 ),既有哨台、 哨房,又是

16、安置炮位的地方。城墙内靠近城门处,建有登墙的梯道,也称马道。车马人员、军械运输都经此马道,马道之宽可容三辆马车并列同行。城墙均一色巨型大青砖砌成, 内里为三合灰泥压碾。 城基为花岗石条砌筑,为明三暗二式。南城墙两边各建有墙下“水闸”,用于雨天排水,城内的雨水都经此被排入护城河里。 护城河环围城外, 每个城门外都建有吊桥一座。 绥远城如此设计建造,不算固若金汤,也称得起是难攻的堡垒。在城里的中央建有一座比城门还高的一座钟鼓楼。二重五楹式的设计, 底一层正面的台阶上, 左面悬钟一口, 右面挂鼓一面。 第二层楼檐下正面中央悬挂有木质巨匾一块,上雕刻汉文“帝城云裹”,为绥远守军定安手书。在北面还有兵部颁刻的木质“玉宇澄清”巨匾一块。最上层为“玉皇阁”匾。按大清制:城内每天晚上初更、五更时,有专人擂鼓敲钟鼓擂三通,鸣钟108 响。鼓钟之音作为城中兵丁及眷属的作息号令。钟鼓楼的下面, 每面都开有高大的门洞,通向东西南北四大街, 各街的尽头就是城门。 四条街建铺面商号房屋共计1530间。将军衙署是城内最高权力机关。 位于钟鼓楼西侧的毗邻处。 将军为武职一品封疆大吏,衙署按一品官员规格建造。砖木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