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高效性,课堂的生命力”—《观察物体》说课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2165 上传时间:2017-08-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的高效性,课堂的生命力”—《观察物体》说课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活动的高效性,课堂的生命力”—《观察物体》说课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活动的高效性,课堂的生命力”—《观察物体》说课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活动的高效性,课堂的生命力”—《观察物体》说课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活动的高效性,课堂的生命力”—《观察物体》说课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的高效性,课堂的生命力”—《观察物体》说课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动的高效性,课堂的生命力观察物体的磨课历程各位评委、各位同仁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二上观察物体 ,就磨课历程,我们提炼了一个主题:活动的高效性,课堂的生命力。在经过多次探讨后,我们对教材、学情及教学目标等形成了以下的理解。1、说教材我们进行了新旧教材的对比解读。我们的理解如下:老教材到新教材的观察对象从恐龙到熊猫,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多了一个明显的标记物,即耳朵上的蝴蝶结。这个“蝴蝶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区分两个侧面,使得学生的观察内容与判断角度更加丰富。2、说学情为了更精准地了解学生在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准备情况,我们针对本节课进行了课前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1、学生对“正面、

2、背面、侧面”等词有运用的经验,意思把握准确。2、练习二中对物体正、背两个面观察结果的判断有较高的正确率,而两个侧面的形象容易混淆。所以课堂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两个侧面形象”区分判读。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把握,我们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 经历观察活动过程,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2)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3)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空间观念。(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其中教学重点:结合观察过程,体验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对两个侧面的区分与辨认。核心问题:他们四人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

3、吗?如何区分两个侧面?基于以上解读,我们拉开了磨课序幕。二、磨课过程接下来我来说说磨课过程,新课标及“学本课堂”的基本理念,都非常强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边做、边想、边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此为引导,我们反复打磨课堂,从“数学活动高效性”进行探讨(一)第一阶段的反思时间都去哪了?课堂的教学活动只开展到了“观察 Hello Kitty,比较各个面的不同”这个环节,后续的拓展、练习等都无法进行。针对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我们反思并发现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活动要求不明确这是我们的原先的要求:学生对“ 你的位置”理解不到位,画成了其他的面,部分学生一味地追求画面的逼真性、美观性,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修改上,

4、由此我们更精细化了要求:(1)增加时间限定。 (2)强调对“你的位置”的理解。 (3)补充说明“抓住特征去画,不追求美观。 ” (幻灯片)二是提问侧重点有误在汇报环节,侧重点有误。例如在“你画了几只耳朵、几只眼睛”类似的问答上花了太多的时间,而本环节,学生的汇报重点应该是对四张图整体的比较与两张侧面图特征的比较。(二)第二阶段的反思活动效果明显吗?第二阶段的磨课过程,我们发现“根据照片找对应位置”的活动环节秩序较为混乱。学生在寻找位置时,很容易出现“跟风”现象,且四个学生出现在同一个位置的状况使得观察效果大打折扣。他们忙着排队,忙着议论,却忘了静心观察。于是我们提出了这种活动方式效果明显吗?经

5、过讨论,我们修改了活动方式“组内换位置观察” ,即组内四位学生按照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四次,每位学生都经历了四个角度的观察过程,这种换位的方式很大地提高了学生观察的专注度,秩序井然。(三)第三阶段的反思练习设计高效了吗?练习在设计及操作方面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练习的难度没有按从易到难的递进次序安排。使得学生在练习时,产生困难。2、练习的操作形式比较单一,全都以“学生说一说”的形式进行,效果不明显。3、练习二的照片拍摄不清晰,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准确性。因此,我们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修改。1、从易到难,逐次递进拓展。2、丰富练习的操作汇报形式。3、重新寻找拍摄点 经过三次磨课反思后,我们的教学环节落定

6、了!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导观察出示 HELLO KITTY,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并要求他们做初步观察。【意图:主要是使孩子们对 HELLO KITTY 的形象有一个整体把握,同时也渗透了观察要有序,全面的要求。 】(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任务一:画 HELLO KITTY四位学生坐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绘画。1、在引导学生解读“要求”时我们做细做到位。如:强调“你的位置”的意思、 “时间的限制”以及画面的要求:紧抓特征,不追求美观。在明晰了要求后,学生能很好地完成好这个任务。【意图:回顾学生“画”的环节,我们认为“画”更能让学生静得下心,更细腻地去观察。与咔嚓就能成形的照片相比,与绚丽的

7、 flash 相比,画更让他们身临其境。拉进了与物体的观察距离。而这样的动手操作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学本课堂”的根本理念】在画完之后,便是展示环节了2、展示(1)请一组孩子上前示范,先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分别是 hellokitty 的哪个面,画的是哪一幅图。在明确了“正背”两个面后,我们将重点放在“两张侧面图的对比上” 。给予孩子们充分想象、思考、判断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紧抓标志物蝴蝶结,或者手脚胡须等相反的特征去判断。【意图】帮助学生从实物观察提升到想象观察,拓展了空间思维。(2)接着,示范的学生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换位,其他学生再次将四个面的图与人一一对应。在汇报时,引导学生先排除简单的“正

8、背面” ,清晰思路,将注意力集中到有难度的“两个侧面的判断上” 。【意图:四个面的同时辨别判断,考验并刺激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但是学生也能找出自己的方法,他们先排除正背两面,将注意力集中到有难度的“两个侧面的判断上。 ”】以上,任务一的活动完成好。这是接下来的任务二:(课件)任务二:换位观察比较。全班学生以逆时针方向换位 4 次,每一次换位后,都将画与自己看到的进行对比感知。在换位完成后,组织交流感受,学生的发言精彩到位。例如有学生说:我在四个位置看到的样子都不相同;我发现了画上错误有我觉得观察物体得多角度,这样才更全面。等等。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深深体会,这次换位是真正有效果的。在完成了任务

9、二后,新知的学习暂告段落,接下来便是练习巩固拓展了。(四) 巩固练习第 1、2 题由学生口头作答,第 3、4 题则是在答题纸上进行。【意图:1、从易到难梯度安排,说一说中,从只有一个侧面到两个侧面的对比判断、做一做中从三个方位的观察判断、 ,到四个面的全方面对比。2、选取学生熟悉的主席台为素材,调动原有的观察体验,用想象加以整合,让他们觉得数学就在身边。3、而最后一题中的观察对象“小猪” ,与 Hello Kitty 相比,它的身上没有特殊的标记物,这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判断的难度。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 】四、磨课反思回忆这段时间一路走来,团队成员一起扎扎实实地进行着集体备课试教修改再试教再修改真是一种碰撞、激活、提升的过程,教研氛围浓厚了,凝聚力增强了,感情加深了。虽然大家都比较辛苦, 但都非常地开心。都觉得辛苦都是值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