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引探式教学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802088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引探式教学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议引探式教学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议引探式教学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议引探式教学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引探式教学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议引探式教学法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以评议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直观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之所以经常被采用,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需要教学者切实把握各种特定作用、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发挥作用。笔者拟就引探式教学法谈谈自己的见解。 所谓引探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正确的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去努力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具体来说,引探式

2、的教学法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教育学中所列的教学方法中的“发现性讲授法” ;创造性求简法;求异性鼓励法;探索性实验法。 这四种具体形式我们在讲课中运用得比较少。但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中专学校,是为社会输送财会、公企管理、外贸等专业的实际操作人员,他们参加工作之后要独立完成所属工作,需要具备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具有创造性等能力。在学校我们老师必须在这些方面对学生加以培养。而这些2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课堂教学这个载体,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达到。而采用教育学中所列的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培养这些能力的目的,因

3、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妨多采用引探式这种教学方法。 有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小孩散步时,发现道路被水流隔断了,这位妈妈便问:“假如今天是去上学,为了不迟到,你怎么过去?”孩子机灵地说:“我搬来石头放入水中,踏着它过去!”妈妈又说:“假如周围没有可踏的石头呢?”孩子想了想说:“那我绕着走!”妈妈又说:“假如绕着来不及呢?”孩子思考片刻,说:“那我只好脱掉鞋子,光着脚过去!”谁知妈妈又反问道:“假如水流中会有玻璃碎片、尖石头呢?”孩子眼睛瞪得大大的,怔了一怔,无可奈何地说:“那我只好穿着鞋子闯过去了!”这时妈妈高兴地抱起了孩子:“对,聪明的孩子办法是很多的!”这个事例说明,通过引导、启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使他在疑难面前积极思维,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一、发现法 在教学时,教师不是把现成的东西简单地交给学生,而是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掌握真理。 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是: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对所提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创设特定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面临矛盾;展开讨论,寻求问题的解答,得出结论。 3二、创造性求简法 在解决问题时,方法和途径往往不只是一种,老师在教学时或在讲解、归纳(对于学生作业或考试中的解答方法)时,要引导学生选择最佳最快最简的方法去解答问题。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很有独到之处。 三、求异性鼓励法 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方位寻找解题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多向学生提问,另一方面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能力很有帮助。 四、探索性实验法 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动手实验之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探索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大有效果。 总之,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引探式教学法,对于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达到我们学校所提出的“一个学生就是一块金字招牌”的口号很有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