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801971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凯里一中 彭根荣摘 要:在新 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构建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课堂,提高高中学生学习效率和知识运用能力,使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有效教学理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有效教学 ”进行了一些探索。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1.背景新课程改革在贵州省实施已有五个年头了,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不断的在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新课改理念正不断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从而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形态、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

2、,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教师普遍感到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经常有一线化学教师反映,现今天新课程环境下化学总的教学时变少了,但是课程要求教授的知识点明显较以往多。学生也有学生的困惑:上课老师讲的内容都能听得懂,怎么课后自己做题时却一筹莫展呢?因此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是改变传统教学高耗低效现状。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有效教学”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2. 新课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也可理解为: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

3、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既有效率又有效果更有效益的教学活动。因此, “有效教学”是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系统,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3.新课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有效课堂实施23.1 有效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具有定向的作用,指导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教学的基础是具有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首先有效的课堂就要很好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的三维目标,其次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而量身定做,只有这样,教

4、学目标才合理,可行而有效,也只有这样教学目标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转化为学生普遍的追求,成功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最后教学目标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做合理调整,不能不关注学生的反应,严格按照预设的过程、问题、细节,引领学生机械被动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有时会造成学生失去参与的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及时调整学习目标,让教学目标更加有效。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根据学情、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等设计出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3.2 有效的教学导入设计 教师在导课时,一定要尽量设计得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利,实验在

5、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精彩纷呈的实验现象是化学的乐趣所在。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这一手段,课堂上演示实验或者让学生来做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钠的氧化物性质时,可以用“吹气生火”和“滴水生火”的趣味实验来引入,当学生看到脱脂棉燃烧的时候,会感到很好奇,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这时候教师再讲解过氧化钠的两点性质即与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学生会带着问题去听课,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这种以探究实验为导入的教学模式,为有效教学的实施作为很好的铺垫3.3 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一是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如果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知识对他们现在以及将来的学

6、习、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二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往往来自于良好的思维习惯,而思维又往往起源于问题意识。因此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通过新、奇、趣来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3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是对学生思维的一个训练过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用问题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探索

7、欲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过程中得到促进和发展。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有效性,即要遵循问题的启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这样才能做到有效互动。三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参加学习活动,当学习的主人,不是旁观者,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学习品质,在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探索、搜集和处理信息、研究和讨论,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4.有效的课堂结束设计4.1 简单回顾,提示要点在教学结束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教学过程中的有关内容,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回顾不是按照一节

8、课的教学程序复述一遍,而是对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帮助学生记忆、储存。4.2.沟通知识任何知识的教学,在引入部分总是从提出问题、提出疑问、提出矛盾开始,当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就要把悬疑的问题与刚获得的结论之间的关系总结清楚。新的知识常与以前学过的有关旧知识有某种联系,又有某种深化,建立这种新旧知识的联系、它们的区别,是结束技能的重要要素。将新旧知识进行沟通,常使学生认识得到升华。4.3 分析评估对本课讲过的优劣分析、评价。新课的方法与过去学过的类似的方法不同特点及关系的分析,它们的使用范围与学生掌握程度的评价。教师给出一些不同类型、不同解法的题目,不要求学生具体解出,要求讨论分析解法,分析题目的特点

9、,指出对策,这样的分析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十分必要,这种结束的方式是具有实效性的。作为结束技能要素中的分析评估,方面应是较广泛的,再如对教师讲解的例题的过程、方法的分析,对同学演板的评价等。5.有效的课后反思 课后的一系列工作是对课堂教学是否正直做到有效的保证,所以对课后作业、练习4及课后辅导的实效性的落实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其实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肯定成功之处,修正和完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就能更好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提高今后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总结成功的经验,将好的案

10、例、教学方法等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并用于以后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二是记录教学中的失误。先认真分析失误的原因,再进行修正,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的失误。三是记录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是一节课的难点。只有找出学生困惑的原因,再选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高课堂效率。另外,课堂上的灵感也尽量要捕捉下来并加以修正,再用于今后的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5.展望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化学教学应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化学的有效性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总之,当“有效教学”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从面达到良好的学习效益。当然,实现“有效教学”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地方。参考文献:1汤银候.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创 新, 2012(04).2朱玉军,刘东方.概念转变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和有效策略 以高中化学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2013(6).3鲍雨侠.对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口.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