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801858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萨顿的假说:科学方法:1推论:基因是由 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 上。,2理由:基因 和存在着 关系。(1) 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_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稳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染色体,基因,染色体,(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 ,一个来自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4) 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父方,母方,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行为,平行,类比推理,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的实验是()A摩尔根的

2、果蝇杂交实验B孟德尔的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C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D萨顿的实验,答案:A,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实验过程及现象,2实验现象的解释,F2,XW XW,XW Y,XW XW,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线性,右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D该染色体上的碱基数AT、GC,D,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支持“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3、 ()A在向后代传递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B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都分别来自父母双方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完全一致D果蝇的眼色有白色和红色等性状【答案】D,二、伴性遗传,1.染色体类型,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2性别决定(性染色体决定类型),(2)过程,(3)决定时期:受精作用中精卵结合时。,(2008海南高考)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10 B11C21 D31,C,3性别分化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过程,受环境的影响,如:(1)温度影响性别分化,如

4、蛙的发育:XX的蝌蚪,温度为20时发育为雌蛙,温度为30时发育为雄蛙。(2)日照长短对性别分化的影响:如大麻,在短日照、温室内,雌性逐渐转化为雄性。,注意:(1)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雌雄同株的植物无性染色体。(2)性染色体决定型是性别决定的主要方式,此外还有其他方式,如蜜蜂是由染色体数目决定性别的。(3)性别分化只影响表现型,基因型不变。(4)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二、伴性遗传1人类红绿色盲症(伴X隐性遗传)(1)相关基因型,XBXB,XbXb,XBY,XbY,(2)遗传特点男患者 女患者。女患者的 一定患病。有 遗传现象。,多于,父亲和儿子,隔代交叉

5、,下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A1 B2 C3 D4,B,2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1)患者的基因型女性: 和 。男性:XDY。(2)遗传特点女患者 男患者。具有 的现象。男患者的 一定患病。,XDXD,XDXd,多于,世代连续,母亲和女儿,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是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

6、因,D,1.伴X隐性遗传(1)实例: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果蝇红白眼遗传。(2)典型系谱图,记忆要点:伴性遗传的类型及其遗传特点,(3)遗传特点 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患者中男多女少。 女患者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 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2伴X显性遗传病(1)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2)典型系谱图,(3)遗传特点 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患者中女多男少。 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 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3伴Y遗传(1)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2)典型系谱图,(3)遗传

7、特点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伴X遗传是指位于X的非同源部分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伴Y遗传是指位于Y非同源部分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说法正确的是 ()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若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人类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男性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可以不

8、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ABC D,A,下图中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1,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_片段。(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_片段。(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_片段。,1,2,(4)失散多年的堂兄弟(同一祖父)分别在台湾和大陆,若从DNA分子水平上鉴别这一关系,最可靠的DNA分子来源是() 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

9、Y染色体 D线粒体,C,1.首先确定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1)若系谱图中,女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子女全正常,即全部子女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如图:,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判断,(2)若系谱图中,出现母亲患病,孩子有正常的情况,或者,孩子患病母亲正常,则不是细胞质遗传。,探究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位于细胞质(1)实验依据: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子代性状与母方相同。因此正、反交结果不相同,且子代性状始终与母方相同。(2)实验设计: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始终与母方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注意:(1)伴性遗传和

10、细胞质遗传的正反交结果都会出现不同,但细胞质遗传产生的子代总是与母方性状相同,而伴性遗传则不一定都与母方相同。(2)设置隐性雌和显性雄个体杂交还可判断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2再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1)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如图:(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1)首先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图:“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图:,(2)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若女患者

11、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图:,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3,1号无致病基因,(3)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1)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2)该种遗传病最可能是_遗传病。 (3)若3表现正常,那么该遗传病最可能是 _。,Y染色体遗传和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雌性隐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2)在未知显性性状(或已知)条件

12、下,可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 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区分母系遗传),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群体中所形成基因型的种类不同,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若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A与a位于X染色体区上,则该自然种群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有_种。 (2)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与b位于X染色体区上,则这样的群体中最多有_种基因型。,5,15,(3)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与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上(如图所示),则该种群雄性个体中最多存在_种基因型,分别是_。,XAYA、

13、XAYa、XaYA、XaYa,4,(4)现有若干纯合的雌雄果蝇,已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实验方案:选取若干对表现型分别为_、_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F1)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再选取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结果预测及结论:若_,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雄性个体为显性,雌性个体表现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雌性个体为隐性,雄性个体为显性,雌雄中均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有关遗传病概率计算问题,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下图中2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4(不携带d基因)和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