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与启示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8000781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与启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与启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与启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与启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与启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与启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与启示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与启示研究内容提要: 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是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难题,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课题。在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中,我们有必要探寻国外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研究和借鉴其改造与振兴的经验,并以此来选择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支点与途径。本文立足于对世界各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的研究,提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途径。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改造经验,东北振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指出,任何高速增长的工业部门发展到成熟期以后,增长速度将逐步减弱。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来看,任何产业部门都经历着形成、发展、成熟、

2、衰退的变化过程。老工业基地作为产业部门的空间集合体,随着主导产业部门的衰退,与主导产业部门前、后联系的产业部门也随之衰退,使工业基地整个陷入衰退的困境,这是世界各国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客观事物。尽管各国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及其客观原因不一定完全相同,但作为产业发展规律来看,这种现象是十分正常的。如同世界各国老工业基地,我国的一些老工业基地也经历了从兴到衰这一历程。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典型的一例。对于诸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与重振,国内目前讨论比较多。普遍认为振兴东北应从经济结构的调整、主导产业的选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保障制度的更新以及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等方面着手;也有人认为,东北振

3、兴的难点主要在于任2务重,成本高,以及再投入能力不足。但从国内目前来看,结合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来研究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却很少。因此,本文力图研究国外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衰退、复兴及其改造模式,以此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1 世界主要工业基地的发展与衰退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后,世界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交通运输条件,大力发展工业,形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如美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德国的鲁尔区基地,英格兰中部区等,这些老工业基地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特征。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三大工业基地的煤炭、钢铁、纺织等主导产业部门受到资源短缺、市场饱和 、技术增长潜力枯竭 等因素的制约,

4、主导产业部门走向衰退,然而航空、电子、生物、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部门没有及时地发展成为工业基地主导部门,工业基地缺乏具有增长活力的主导工业部门,在时序上没有形成主导产业链条。另外,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导致企业布局过于密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过剩、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等严重的一系列问题出现,使得老工业基地的投资环境恶化,资金、人才外流,进一步促进了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缓慢。到70、80 年代,随着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急剧下降,这些地区的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迅速提高,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32.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模式分析世界三大老工业基地出现衰退以后,各自政府致力于其改造模式的研究。到 20世纪 90

5、年代中期以后,这些地区的经济突然迅速发展,美国的锈带脱锈,德国的矿山变成了公园,英国的夕阳地带也变成了朝阳地带。2.1 锈带复兴美国模式美国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植自身优势产业,推动合理的工业布局。这是美国老工业基地复兴成功的核心思路。如老区的汽车工业,从 20 世纪中期到 80 年代,美国的汽车工业开始在不少州分散发展,以底特律为核心的汽车生产在全美所占的比重在逐年下降。通过汽车工业的集中和重组发展策略的实施,通过集中生产、技术改造、分工细化、提高生产率、产品升级和不断推出新产品等措施,底特律成为了美国名副其实的汽车工业中心,不但汽车装配基本集中在底特律地区,而且

6、零部件开发与生产基本集中在邻近地区。这使美国工业布局更加合理,对带动中西部地区更大范围的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开拓出口生产,构建出口型经济格局。这是锈带复兴的关键。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1993 年以后,锈带老区的出口开始高于全国平均数,2000 年美国出口名列前 10 州,锈带老区所在的州占了 3 个,其主要特点是提前打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顺应经济产业发展需要。这是锈带复兴的重大举措。在美国制造业生产率日益提高、用工人数急剧减少的情况下,4大力发展金融、通讯、旅游、医疗等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运用高

7、新技术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基点。如抓住东北部地区高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在波士顿地区建立了美国的第二个硅谷,发展了数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计算机、新材料、光导通讯、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给传统老工业基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5)制定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关政策。政府向老工业基地提供低息贷款,用于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拨专款改造老工业基地的公共设施,以改善老工业基地的投资环境。2.2 矿山到公园德国模式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历经曲折,从政府的过渡支持到恢复市场机制的作用,最终也实现了复兴,它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

8、)在整顿传统产业的同时,致力于发展新的工业及服务行业。新的工业企业如化学、汽车、机械制造、信息通信以及环保工业等纷纷建立。零售业、旅游、法律咨询、广告、多媒体等各种新兴服务产业百花齐放。目前,在鲁尔区有 15 万个规模不等的企业,大部分都是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 140 万,占所有就业人口的 65%。 (2)致力于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这里建成了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为了适应产业转型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从 1961 年开始,鲁尔区的城市如波鸿、多特蒙德等陆续建立起大学。鲁尔区现在是欧洲境内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除了高校之外,许多研究所为产业结构的转型输送技术成果。几乎所有的鲁尔区

9、城市都建有技术开发中心,5全区有 30 个技术中心,600 个致力于发展新技术的公司。 (3)加强技术转化应用。这里的所有大学和研究所都有“技术转化中心”,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4)鲁尔区为在这里落户的企业提供支持,新成立的公司能得到低息贷款或部分无偿援助等优惠,中小型公司尤其能得到关照。 (5)在进一步发掘原有产业潜力的同时,鲁尔区还努力开发新的产业。该区把 12 个产业作为今后开发的重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医药技术、环保等,同时鼓励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以发挥“群体效应”。在这种合作下进行开发的项目将得到政府的资金补助。此外,鲁尔区还鼓励各个城市与地区之间建立

10、更紧密的合作。2.3 调整创生机英国模式最近几十年,英国老工业区的改造着重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整个经济从以工业为基础向以服务业为基础转变。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一些“夕阳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创新和经营改革,使其获得生机。英国的钢铁制造业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从 1967 年起,英国政府开始投入巨额资金实施老区钢铁业的现代化改造,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冶炼与轧制、设计与生产、管理与营销等方面。从业人数由 1967 年的 26.8 万人减少到 2003 年的 2.5 万人,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极大提高,钢材品种大大丰富。 (2)依靠市场力量、宏观环境和政策措施为结构调整铺路。部分老

11、工业企业关闭或转型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新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新产业的崛起和社会的进步,服务业因此不断加强,自然吸引了大量资本投入。在这方面,英国政府从6宏观上予以投资政策引导和鼓励,并设立“城市规划援助”,专门用于治理区域产业衰落和城市衰败问题,促进曼彻斯特等传统工业衰落地区的工业改造和区域振兴;把发展高科技经济与改造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一套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 (3)在不同行业间引进业绩竞争制度,发挥行业监管机构的作用,通过对业绩优劣企业的奖惩对企业行为施加影响。同时,行业监管机构将激励机制纳入业绩制度之中也可以提

12、高这些机构的服务水平。从美国、德国、英国的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可以看出,尽管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改造模式各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一些共性的东西:(1)传统工业的改造与新兴工业建立并举。他们在改善产业结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地淘汰传统工业,也不是单纯地致力于发展新兴工业。而是对现有的一些还有比较优势产业进行改造与改组,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挖掘原有产业潜力,使其继续发挥优势。 (2)以地区经济的发展为目的,大力发展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提高就业,同时加快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他们都充分利用老工业区的雄厚教育潜力,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的运用转化。 (3)制定支持老工

13、业基地振兴的有关政策。主要是向老工业基地提供低息贷款和政策优惠,用于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老工业基地公共设施的资金来源于政府专款,并加强改善老工业基地的投资环境。3.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对我国的启示7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调整,经济结构获得了很大的改善,但结构性矛盾仍然没有根本消除,重工业、传统工业比重较大,资源性产业已进入衰退期。多数企业装备水平落后,技术层次较低,技术改造投入不足,而且许多企业背负沉重的债务,资本金严重不足,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低。另外,东北地区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社会负担较重。就东北现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和世界老工业基地衰退时存在的问题

14、有相似之处。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使我们获得的启示是:3.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必须的,也是必然能成功的 纵观世界老工业基地衰退和改造历史,无一不是一部辛酸的工业基地兴衰史。从美国的锈带复兴到德国的矿山演变,尽管历经阵痛,但却能重现辉煌。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任务是正确的,是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式发展的正确判断,也是新时期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当前虽然有难处,但还是具有发展优势。如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产,雄厚的科技实力和较好的人力资源。再者其产业基础比较好,区位优越,交通、通讯比较便利,这都是振兴东北基地的强有力的基础,

15、也是成功的保障。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互动世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并不是单纯地淘汰传统工业,也不是单纯地发展新兴工业,而是根据比较优势,加强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生产的现代化。如美国的老工业基地对汽车,钢铁工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8产品质量,增强传统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以传统产业为主,未来也将是东北工业的一个重要特色。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另外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形成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互动的局面,也只有这样有层次的产业结构才是合

16、理的。当然对一些衰退产业地退出,实行援助政策,这也值得我们借鉴。3.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是地区经济的振兴,而不是企业的解困,创新是突破世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经验表明,改造的重心是致力于整个地区经济,明确地说,就是创造一个有效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交通、通讯、教育等基础设施,也包括金融、保险服务行业。今后老工业基地的调整与改造,应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地区经济振兴作为根本目标,把着重点放在扩大就业、调整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上。要充分发挥东北地区高等院校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作用,加大技术创新,并着力做好技术的转化工作,大力开发先进适用型技术,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在制度创新方面,针对老工业基地的特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要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为标准,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9我们不能把新型工业化理解为单纯的发展工业。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其实质就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故而在振兴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