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铝合金的焊接工艺与设备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99884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工艺与设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工艺与设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工艺与设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及铝合金的焊接工艺与设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管道全位置自动焊管道全位置自动焊工艺特点 中国热加工网 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工艺采用手工下向焊和半自动焊打底,再采用自动焊施焊。 中国热加工网 1.1 STT 半自动焊接工艺特点 中国热加工网 (1)电弧燃烧稳定,飞溅极少。 (2)根焊焊道成型好,基本不需打磨。 中国热加工网 (3)焊缝接头少,焊丝熔敷率高(可达 95%)。 中国热加工网 (4)焊缝含氢量低,低温冲击韧性好。 中国热加工网 1.2 自动焊接(NOREAST)工艺特点 (1)利用“储存器”可输入和存储多组焊接参数,适应多台焊机施焊的要求。 (2)焊接工艺参数由储存器输入,可以保证工艺参数的准确性。 中国热加工网 (3)电弧燃烧稳

2、定,焊道成型好,不需要打磨,焊接缺陷少,焊丝熔敷率高。 (4)焊接质量稳定,焊工劳动强度低。 自动焊接工艺配备有自动控制系统,工艺性能稳定,受外界影响小。因为焊接作业 由机械自动完成,所以焊工的培训成本大大减少。在大口径、厚壁管道焊接中,其 速度、质量和工效都是其它方法所不能相比的。 2、X70 试验段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施工 中国热加工网 为了适应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大壁厚、高强度钢输油气管道的建设速度和质 量要求,参与国内外竞争,尽快推广应用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技术,提高我国管道 自动焊接技术水平十分必要。按照这一目标,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二工程公司 成立了管道自动焊研究试验小组,采用引

3、进的管道自动焊机进行大量的试验和研究, 并于 2000 年 11 月将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工艺成功地应用于涩宁兰输气管道的施工, 实现了国内长输管道焊接技术水平的飞跃。 中国热加工网 2.1 主要焊接工程量 试验段管道全长 4.118 千米。采用的管材为 API5L、X70,管径为 660 毫米,壁厚 10.3 毫米,设计工作压力为 10 兆帕。 2.2 焊前准备 (1)加强焊工练兵,做好焊接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前期准备工作。 (2)制定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工艺规程。 (3)配合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焊接培训中心,分别对 7 种国内外实芯焊丝和两种 螺纹 X70 钢管进行工艺试验。 (4)针对试验段地处

4、高原,海拔近 3200 米,气候寒冷、风速较大的特点,搭建防风 棚,以保证在焊后缓冷过程中保温时间不少于 1.5h。 2.3 焊接结果 (1)焊缝表面成型规则、饱满,且与母材过渡圆滑。 (2)在试验段 4.118 千米范围内 X 射线拍片 353 道焊口,一次合格率达到 96.9%。 (3)每道焊口的电弧燃烧时间为 35min,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比手工焊效率提高 3040%。 (4)焊缝内在晶体组织较好。 3 管道全位置自动焊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 通过全位置自动焊工艺在涩宁兰试验段上的使用,发现了下列问题,应在以后实践中改进。 3.1 目前国内还缺乏相应的自动焊焊接施工标准与规范,没有相应的标准

5、和规范, 自动焊工艺将很难推广使用。 3.2 坡口是焊接的一项主要技术参数,采用自动焊接工艺时,应采用坡口机现场加 工坡口。 3.3 X70 钢为高强度钢,焊后缓冷非常重要。机械性能试验表明,如果焊后保温不 好,就会使焊缝组织晶粒粗大,耐冲击性能降低。 3.4 根据国外管道自动焊接的经验,建议在大口径、大壁厚管道施工时采用复合型 坡口。 中国热加工网 3.5 多次焊接机械性能试验证实,自动焊焊接的内在晶体组织比其它焊接工艺好。 对于长距离、大口径、大壁厚管道,建议采用全自动焊接工艺。 3.6 对自动焊接设备进行配套时,应同时配备自动无损检测设备,如管道全自动超 声波检测仪等,使管道无损检测与焊接同步,确保自动焊机的工效。 3.7 人员培训问题。为了提高一次焊接合格率,保证操作人员熟练掌握焊接技艺, 必须加强人员的培训。 中国热加工网 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工艺试验和实际应用表明,目前的技术水平已达到施工要求, 国内施工单位现已基本完成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自动焊接的各项准备工作。对于存 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并不断完善各种配套装备、机具,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技术将 逐步成为管道施工的主要工艺,必将加快我国管道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