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99815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1、通过对照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2、在反复朗读与想象练说中凸现文章第 3 自然段所描述的美丽画面,体会“莞尔一笑”的意味及“脊梁”的涵义,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颇耐人寻味的境界,并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 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教学重难点:从季先生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入手,抓住重点句子研读,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过程:一 导入课题1、猜一猜:提示一、他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对印度梵文有很深的研究。提示二、他享有“东方学者”

2、的盛誉,当选“感动中国 2006 年度十大人物”。提示三、年轻时留学德国十年,后著有留学回忆录留德十年。对,就是季羡林爷爷。(板书:季羡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也是选自留德十年的。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季羡林先生去领略德国那独有的民族风情吧!(板书:德国)3、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提前板书)-再自由读-你有什么感受?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惊奇?疑问?)4、今天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就用这种抓住关键词深入体会,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用朗读表现出来的方法进行学习。二 入境初读1 课文写得非常优美,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一读,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拿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还可以把自己喜欢

3、的词语多读几遍。2 检查读文:请学生看大屏幕读,(课件出示课文二,三两段,其中以下词语变为红色: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脊梁 颇耐人寻味 如入山阴道上)3 读了课文,尤其是又听了二,三段的朗读,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三 品境悟读1、过渡:大家在初读课文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收获,下面我们将细读课文,相信学习之后你的收获会更大。季老先生在三十五年后重返德国感慨万千。请你默读全文,迅速在文中找一找,哪一句话写出了季老先生由衷的感叹。2、交流后板书:奇丽 奇特(同时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抓住两个感叹号齐读,读出赞美-这句话中哪两个词最引起你的注意-奇丽和奇特是

4、什么意思,你能给它们分别找个近义词吗?-为什么作者不用美丽和特别?-说的不错,让我们再读句子,注意突出这两个词。(课件中“奇丽”和“奇特”同时变红)3、同学们,作者在德国看到了怎样的景色,你想不想看?你瞧,这是课文第三段中的一段景色描写(出示文字)。(1)请你读读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是透过哪个词语看到的?(2)重点理解: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师)通过“团”和“簇”,你仿佛看到了花儿怎样?(师)从“姹紫嫣红”这个词语中,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师)(在学生找到并谈了感受的基础上,相机出示课件)“瞧,这些花儿都簇拥在一起,这一丛,那一簇,这就叫花团锦簇。不仅花的品种多,颜色也多,有红的、有

5、黄的、有紫的真是姹紫嫣红。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师)走在这样的街上,如同行走在花海中,太美了!谁来读一读,把这种美读出来。(花的图片配以这段文字)(3)重点理解“山阴道”(师):想看山阴道吗?(生接):想看。(师):请把眼睛闭上。现在我们来到了哥廷根的一条大街上,两边楼房的窗台上都堆满了鲜花,一眼望去,全都是花朵,走着走着,看着看着,这一幢幢楼房好像变成了陡峭的山坡,陡峭的山坡上绿叶繁茂,花儿吐芳,一阵微风吹来,你好像闻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缓缓睁开眼睛,说说

6、你看到了一条条怎样的山阴道?(播放背景音乐)练读这段话。(花的图片配以这段文字)(4)重点理解“任何”(师)你真了不起,没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词却引起了你的注意。(生):品评“任何”一词去掉与否的感觉。(师)走过这条窄窄的街,(生)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走过宽阔的那条街,(生)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走过任何一条街,(生)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5)切己体悟师:此时此刻,走在这样的街上,如果你是一位疲惫的游客,你的心情会怎样?如果你是留学在外的季先生,心情又会怎样?(师):真是“人在街上走,如在画

7、中游。”带着这种享受的惬意读读这诗一样的文字。(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师)让我们将它记在心里!试着自己背一背。让我们把老师们也带入这美丽的异国风光,好吗?(齐背)(6)体会“奇特的民族”(师)为什么说德国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划出能说明“奇特”的词句。(师)抓住三个“都”来感受奇特。引导学生读读奇特。(相机理解:脊梁)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师)是呀,自己的话怎么是让别人看的?作者曾经也有疑问。(出示对话)学生自读后理解“莞尔一笑”,并谈

8、谈从这一笑一答中看出了什么。(一种习惯,一种自然)(师)作者也体会到了:正是这样,确实如此。(完成填空练习)作者认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颇”是什么意思?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朗读指导)(师)德国人爱花,有了花儿的街道成了一道奇丽的风景。但世上美好的景物,源自美好的心灵。德国人就是这样默默地行动着,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难怪季老先生发出这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四 总结提升同学们,如果现在让你再来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呢?(赞美、敬佩)师:让我们想着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奇丽景色读师:让我们想着德国人那份真切的爱花之情读师:让我们想着德国人那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读-师:这节课上,同学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深入体会,并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现出来,真了不起!五 作业设计1 假如你想对德国有进一步的了解,你可以去借阅德国印象一书。2 假如你也被德国这奇丽的景色所吸引,你可以以花的国度,奇特的民族为题写写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