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原本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99601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原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原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原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原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原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系文献综述模版原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江师范学院文献综述(小五号宋体)1内江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内江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三号宋体加粗)(三号宋体加粗)谈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与谈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与云南映象云南映象(四号宋体加粗)(四号宋体加粗)音乐系 2003 级 2 班 邓敏 指导教师:周文林(小四号宋体不加粗)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空一行)在谈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与一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对杨丽萍舞蹈人生的介绍和对云南映象的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创作过程的论述来剖析云南映象的艺术成就及杨丽萍对民族舞蹈的贡献。这样使更多的人热爱我国民族舞蹈,以达到使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的目的。此文的完成参考了大量有关杨丽萍及云南映象的文献资

2、料。如:杨丽萍所著的我与云南映象 ,金秋所著的傣族舞蹈 ,曾庆羽所著的原生态”舞与乐韵论大型原生态歌舞集艺术语言 ,慕羽所著的 “原生态”改造了原生态等等。借助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使论文的内容更为丰富。论文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有关杨丽萍的成长历程和她的贡献,第二个方面是有关云南映象的创作及成功之处。本文将着重对这两方面的文献进行论述。云南映象是舞蹈家杨丽萍的精心之作,她兼任这部歌舞集的艺术总监、总编导及主要领舞。2003 年,在云南映象大获成功之时,杨丽萍在中国民族上发表了她的文章我与云南映象。在文章中,杨丽萍说到:“小时侯我的奶奶告诉我,跳舞很简单,跳舞就是为了和天地

3、沟通,和神灵对话。每当我展开双臂起舞时,就感觉到臂膀在无限延伸,这时神会握住我的手,我能感觉到我的灵魂从我的身体里飘荡开来。这种美妙的感觉使我的灵魂得到了最清净的安抚。 ”1杨丽萍热爱民族舞蹈,她是我国民族舞蹈的标志性人物。1980 年杨丽萍在中央民族歌舞团从不参加单位例行的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她认为那不属于民族舞的训练方式。民族舞出自人的生活,是具有人性光辉的舞蹈,那样的舞蹈固有它自身的情感与能量,是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而芭蕾舞的舞姿及严格规范的手位脚位束缚了自由也禁锢了思想,更缺乏杨丽萍舞蹈的“灵”与“魂” 。它让观众赞叹的很多,感动的却很少。杨丽萍还说到:“我庆幸自己出生在云南这块土地上

4、,我想给后人留下一个活着的民俗舞蹈文化博物馆 。我是一个民间艺人,我是一个嬖摩 ,这就是我的工作”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民族舞蹈资源。杨丽萍对家乡这片沃土不仅热爱,而是以独特的艺术眼光吸吮着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 云南映象就是云南这座文艺富矿中的一些点滴和片段。杨丽萍作为一个“嬖摩”与云南映象共同将这块宝石上的灰尘拂去,让世人看到它的光彩。我与云南映象中杨丽萍的艺术理念、审美价值及趋向获得给笔者完成论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论文当中,杨丽萍创作云南映象所凭借的依据和创作目的等观点都受到了此文的影响。金秋所著的傣族舞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傣族舞蹈的概况,第二部

5、分介绍了傣族舞蹈的种类与风格,第三部分是傣族舞蹈欣赏。在第三部分的傣族舞蹈精品雀之灵一小节内江师范学院文献综述(小五号宋体)2当中,作者精略地概述了雀之灵的编导及表演杨丽萍的成长历程和她对民族舞蹈的热爱。 雀之灵是模拟动物形态的情绪舞蹈,通过对孔雀各种形态的表现,体现了傣族人民对幸福美满、和平、自由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它获得了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2。在云南映象的尾声中,杨丽萍第一次把她的独舞雀之灵和群舞有机地编制在一起,并结合新锐的舞蹈编排队形及声光效果,使整段舞蹈充满恬静的灵性及和谐的生命意义。云南映象以云南少数民族的民族性作为构思的原点,同时结合了当代舞台时空新思维,并将观众这

6、一传统的剧院基本因素包含在内 ,这些将对我国舞蹈艺术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在曾庆羽所著的原生态”舞与乐韵论大型原生态歌舞集艺术语言一文中对云南映象的舞蹈、舞美、音乐等三方面所表达的艺术语言的符号信息进行了重点性地解读3。其舞蹈是杨丽萍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蹈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创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所选的演员 70%是来自云南各个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员,杨丽萍认为专业的舞蹈演员没有民间的味道,而这些来自山寨的演员血液中本来就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其舞美使用了可移动、升降转换的装置。杨丽萍为把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原态再现在舞台上,她突破了以往舞台艺术的均衡布局,使传统的广场活动与现代舞蹈艺

7、术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其音乐是著名的音乐人三宝所作的,他的音乐空灵而深沉、愉悦而厚重的音乐融入,时而大气磅礴,时而温婉动人,心灵的回归、生命的激情,火的刚烈、水的柔美及灵魂的升腾被尽数诠释,给人们听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这篇文章给笔者完成云南映象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慕羽所著的 “原生态”改造了原生态 、平心所著的从“心理距离”看 、邢德辉所著的一个天才舞蹈家眼中的民族舞蹈给论文的完成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原生态”改造了原生态从谈及杨丽萍的大型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的演出意义入手,云南映象使民间歌舞贴近了都市普通大众4;云南映象也使民间歌舞舞台表演成功地市场化;但另一方面我们应看到,云南映象应该是

8、以原生态民间歌舞为基本素材的民间歌舞集,或者是打上了引号的“原生态”歌舞5。 云南映象的新意在于,云南映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但它强调了原生态的内涵,从歌手到舞者,从道具到服饰,从歌声到舞影都体现了这一特色,但不能说云南映象是对原生态的还原和再现,而是对原生态的超越和升华6。笔者根据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再加以自己的观点认识完成了云南映象的成功之处。 杨丽萍官方网站上的许多资料对论文的完成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此网站对杨丽萍的各个方面有较为详尽的介绍, 云南映象作为杨丽萍的最新力作也成为网站上的热点。通过在此网站上反复欣赏云南映象 ,对其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不断萌发新的审美思想,最终完成了论文

9、的第三部分即云南映象赏析。 云南映象全剧以“太阳” 、 “土地” 、 “家园” 、 “神祭” 、 “朝圣”五场歌舞加上引子“混沌初开”和尾声“雀之灵”共七场歌舞,展现云南少数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生命的热爱。来自滇山村寨的数十名舞蹈演员用他们质朴的歌声和肢体语言展现了彝族、苗族、藏族、傣族、白族、哈尼族等多种少数民族原创乡土歌舞的魅力7。杨丽萍在这些原生态歌舞的基础上又内江师范学院文献综述(小五号宋体)3融入了现代舞蹈语言,构建组合了这台强烈、古朴、真挚却又现代而震撼的民族舞蹈。笔者通过对云南映象的创作及影响剖析了杨丽萍对中国民族舞蹈的贡献。杨丽萍在云南映象中有无可替代的灵魂作用,她以自己的舞

10、蹈主张、舞蹈理念、舞蹈信仰为作品定音,引领全体参与者包括观众与她一起狂热,这体现了她为保护民族舞蹈义无返顾的求索与痴迷的舞蹈精神,这是许多舞者一直寻求的极高的境界。杨丽萍以自己的艺术造诣及其舞蹈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对当今舞坛起到了健康的引导作用。目前,社会各界对云南映象的形式讨论的比较激烈,有的认为云南映象应属于大型组舞或舞蹈诗,而不是原生态。他们对原生态的理解是原始生态的遗存,民间的舞蹈元素只要经过加工,严格地说只要用舞台的方式呈现,已经离开了它所包括环境在内的原生形态就不能算原生态。或者尽管不上舞台,只要经过了加工、改编、润色都不能算原生态。杨丽萍对此的解释是该歌舞集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走遍

11、云南个村寨进行采风,花了 15 个月精心筛选编排而成的。至于原生态,它是最自然、最接近人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演员大多是农民,农民跳舞是出于对自然万物的感情、对生命的需要。只有拥有这种感情的人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原生态的意义。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论文中谈到云南映象是一部没有故事情节与舞剧结构的大型舞蹈诗作品。它的内容是原始的、真实的,而它的表现手法是极现代的。在杨丽萍的创作中,她将最“原生”的歌舞展现民族文化,用最“现代”的舞美调动舞台效果,是精雕细琢的民族舞台艺术创作,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由此看来, 云南映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舞蹈,而是对原生态的升华和超

12、越,正如资华筠教授所说的,可以称之为“原生形态”歌舞集8。云南映象是原生态歌舞的浓缩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一部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往往凝聚着个人血与泪、情与爱,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感受。这就救助了一些珍贵而不被重视的东西,这种东西实际是人类共享的经验。杨丽萍舞蹈艺术对社会及文化的再启蒙是通过不粉饰、不造作、不媚俗的真情及升华后的真实性展示给观众,因而发掘原始情结和组合当代舞蹈语言,调动一切高原民族舞韵而溶入现代书画来构成视觉冲击,让所有了解云南映象的人都为之震撼和感动。这也昭示了我国原生态舞蹈的发展思路:原生态舞蹈发展的基础是尊重民族审美习惯,其创作的源泉是真实的最原生的乡土歌舞,其发展方向是原始艺

13、术与现代审美追求相结合。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我国原生态歌舞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空一行)(空一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五号宋体加粗)五号宋体加粗)1 杨丽萍. 我与云南映象J. 中国民族 , 2004,(05):25-28. (五号宋体不加粗)(五号宋体不加粗)2 金秋.傣族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4-81. 3 曾庆雨. “原生态”舞与乐韵论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艺术语言J. 民族艺术研究 , 2005(01):41-45.4 慕羽. “原生态”改造了原生态J.北京舞蹈学报,2004, (02):43-45.:33-38.内江师范学院文献综述(小五号宋体)45 邢

14、德辉. 云南映象一个天才舞蹈家眼中的民族舞蹈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5,(04) :31-32.6 平心. 从“心理距离”看云南映象兼谈舞蹈诗与舞蹈的心理学分类方法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 2005,(04)7 佚名.CCTV 面对面杨丽萍DB/OL,2004-06-15/2006-10-28.8 彭多意.人神之间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1-110.文献综述要求 3000 字左右,具体排版要求除在文中的标示外,还要遵循以下要求:页边距:上 2.2cm ,下 1.8cm,左 2.5cm,右 2.3cm,页眉 1.2cm,页脚 1.5cm。页眉以小五号宋体字键入“内江师范学院文献综述”,顶左侧。页脚插入页码,居中。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固定值,行间距为 22 磅(可根据页面情况在 2024 范围内适当调整),段前段后均为 0 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