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倾情提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998721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类文本阅读倾情提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倾情提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倾情提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倾情提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倾情提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类文本阅读倾情提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类文本阅读倾情提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学类文本阅读倾情提示考点一:筛选与整合文中的信息此考点并没有出现在“2010 年江苏省考试说明” ,但从现代文阅读的规律来看,此 考点为学生读懂现代文的必要前提,这是不可绕过的一个能力点,要读懂一篇文章,应圈 点勾画,概括每段的段意,再思考段与段间的联系、材料的安排特点,从而概括、领悟作 品主题。从命题人的出题特点来看(2010 年现代文阅读出题人刘祥安之前命过两篇现代文 阅读波兹曼的诅咒及侯银匠 ) ,他非常注重概括、归纳能力的考查,以 05 年波兹 曼的诅咒为例。例题 1: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 (不超过 40 个字) (4 分)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

2、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 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 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 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 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 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 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 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答案:媒介影响认

3、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 思考。 (4 分)例题 2:09 年江苏卷上善若水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 分)参考答案:因为都江堰的建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方 法科学:“低作堰、深淘滩” “分四六、平涝早” ;功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 的作用;体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评分建议: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得 6 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从全文去筛选、整合相关信息的能力。如要求“概括” ,一般 不能照抄原文, “概括”要求靠船下篙,答案尽量选用文中词语,重新组织,加以回答,如 果文

4、中实在没有现成词语可供提炼,应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注意找最为妥贴的词语来表 述。例题 3:07 年江苏卷麦天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 分) 命题思路: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要抓住“变化”一 词在文中进行筛选;第二问则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 ,要联系全 文主旨作答。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要抓住“变化”一词 在全文中进行筛选。文章集中在第二、三段叙写如今关中“麦天”的情景。第二段“如今 有骑自行车、摩托车的”与先前形成了对比,表明交通工具的变化。第三段“如今,麦客 少了” “一路上都

5、是鲜红的收割机” “收麦的时间由此大大缩短” ,这些句子中可以知道。答案: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变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割机了;收麦子的时间缩短 了。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或表现了农村的进步) 。评分细则:答对意思即可。比如“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 ,只要答到农村生活越 来越好了,即可得 2 分。【实战演练】04 年江苏卷草堂诗魂见考试说明P25,认真完成 45、46 两题!然后和参考答案对照一下,检测自己 的概括能力。45. 【解析】答案很好找,只是题目多了“文化”二字,增加了一些难度。【答案及评分要点】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 象台。 (1 点 1 分,3 点

6、 4 分,每超过 4 个字扣 1 分)46. 【解析】如果学生能够抓住“细雨迷蒙,黄叶铺地”来考虑,就会联想到草堂所 昭示的内容:多事的年代、苦寒的人生、人才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答案及评分要点】 (1)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 (2)杜甫的苦寒人生 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 (1 点 1 分,3 点 4 分。 (1)答成“表现出时代” 、 “人生坎坷”也对;(3)答成“文章憎命达”或“用世之志与 命运悲剧”亦可。同一得分点不重复给分。 )考点二:分析作品结构 阐述: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 联与安排。【知识梳理】对文章结构特点的考查

7、这两年出题较多,主要的设题有:梳理、分析文章结构,分 析文章开磁浮、结尾、过渡、照应的作用,分析材料使用特点,语句、段落在文章结构中 的作用等。结构特点考查的热点是对开篇作用的理解、过渡作用、材料使用的特点的理解 等。结构方面的作用:引起下文(总领全文) 、承上启下(过渡) 、首尾呼应、照应文题、 线索(一线贯之) 、结构严谨内容主旨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 、点 明中心(揭示主旨) 、升华主题(深化主旨) 、点题、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情节方面的作用:设置悬念、作铺垫、埋伏笔、构成反差、推动情节发展技法方面的特点:欲扬先抑、象征、虚实结合注意:不可笼统作答,

8、而应结合内容具体说明,比如“引起下文的” 、 “为下文 的作铺垫”(一) 分析开头的作用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文章的开篇一般要描写一件事、一个场面、一种经历、一个 人物、一种景物或营造一种气氛、确定一种情感等。这些内容大多是为了铺垫蓄势、烘托 气氛、渲染情感、抑扬对比等,从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相应的叙述、描写。 提问的词语有“作用” 、 “好处” 、 “特点” 、 “关系”等。思考这类问题要认真阅读原文中相 关的内容,从全篇的角度分析开头的内容在文章结构上、内容上的作用,不能就题论题, 只分析开头部分的内容。回答问题可以由下面几句话组成:开头表述的内容,有何特点,与下文的关系等。例题

9、4:(09 年江苏卷上善若水 )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 分) 总领全文(2 分) ,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2 分) ,激发读者的思考(1 分) 。例题 5:(08 年江苏卷侯银匠 )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 说明。 参考答案: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 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例题 6: 07 年广东卷壶口的黄河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 ,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

10、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 ,凸显主 题,总领全文。 (答出对比或层递,给 1 分;答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或“凸显主题, 总领全文” ,给 2 分。 ) 例题 7: 07 年宁夏/海南卷林冲见差拨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 要分析。 (6 分)参考答案: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 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例题 8:2009 苏锡常镇二模故乡啊,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从全文看,文章开头“如果不是母亲,我就不会有故乡”一句有哪些作用?请具体 说明。 (6 分)参考答案:(1)总领全

11、文(1 分) ,叙说母亲怎样养育作者(1 分) ;(2)照应题目 (1 分) ,揭示母亲与故乡的关系(1 分) ;(3)表现主题(1 分) ,抒发作者对母亲的热爱 (1 分) 。(二)理解中间语段的作用中间语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照应上文,为下文作铺垫, 与下文呼应。分析过渡的作用时要学会概括文段的意义,从文段使用的材料入手分析是如 何过渡的。答题时可以这样表述:上文的内容概括、下文的内容概括、过渡句段的作用。例题 9. 07 年江苏卷麦天“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 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

12、。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 子。 ”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 分) 答案: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 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 应。评分细则:第一点,得分点为铺垫;第二点,得分点为照应;第三点,得分点为呼 应。第二、第三点结合在一起,说成承上启下,亦可,得 4 分。第二或第三点,答成过渡,亦可,得 2 分。(三)理解材料使用的特点对材料使用特点的分析要从理解全文入手,分析不同的段落在表达作者情感、文章 主题上的作用。答题时要分析这些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材料在表达作者情感和文章中心 上的作用。例题 10:

13、07 年重庆卷告别三峡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参考答案:全文以“告别”为中心,先写游人再写自己最后写游民,由表及里,层 层推进。(四)理解结尾段的作用结尾部分的作用一般有:照应题目、开头,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卒章 显志考点三: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阐述: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 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知识梳理】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表达方式(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擳叙、补叙3.抒情手段(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

14、景生情)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咏怀) 、借古讽今 4、 描写方法(特点)写景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A 结合:动静、虚实、正侧、点面对比:明与暗、昔与今、衬托或渲染 :以动衬静、乐景写哀、哀景衬乐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精雕细刻)描写人物的手法技巧: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细节描写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这七种为考试说 明规定的)设问、反问、双关6.章法、技法:开篇点题、卒章显志、前后呼应、一线贯穿、过渡照应、作铺垫、 埋伏笔、详略得当等7.句式表达:多用短句、长短句结合、整句散句结合8.语言风

15、格:多用口语,质朴自然;多用叠词,富有音韵;多用修辞,语言诗化, 富有意蕴等。9.人称运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增强真实感;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第三 人称,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10.其它:场面描写、群体描写与个体描写、比兴、象征、对比、类比、联想、想象、 用典、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渲染(一)分析表达特色例题 11:09 年江苏卷上善若水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 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1 分)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 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2 分)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2 分) 虚实

16、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1 分)评分补充细则:(1)答出“议论”的手法得 1 分,答出“抒情”的手法得 1 分,答出 “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得 3 分;(2)答出“托物言志”(借物言志)得 1 分,答出“借 古喻今”(托古喻今,借古讽今)得 1 分,答出“虚实结合”得 1 分。例题 12:07 年江苏卷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 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 分) 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1 分) ;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2 分) ;运 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1 分) 。评分细则:意思对即可。第一点,如果直接用代表性的事物,如收割机等,亦可; 第二点,直接用色彩、声音等来表现礼觉、听觉,描述出两种以上,并概括出一种,亦可; 第三点,强调用比拟(拟人、拟物均可)的修辞手法。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