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间隙综合征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98513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筋膜间隙综合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肌筋膜间隙综合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肌筋膜间隙综合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筋膜间隙综合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肌筋膜间隙综合征肌筋膜间隙综合征 2010 急诊 01 班 XY_川川XY_川 肌筋膜间隙综合征肌筋膜间隙综合征 Page 1 of 2筋膜间隙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系肢体创肢体创 伤后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隙内特定的筋膜间隙内的进行性进行性病变, 即由于间隙内容物的增加间隙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压力增高,致间隙内容 物主要是肌肉肌肉与神经干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进行性缺血坏死。 凡可使筋膜间隙内容物体积增加内容物体积增加、压力增高压力增高或 使筋膜间隔区的容积减小容积减小,致其内容物体积相对增内容物体积相对增 加加者,均可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常见的原因有:

2、1.肢体的挤压伤肢体的挤压伤 肢体受重物砸伤,挤压伤或重物较长时间压迫, 例如地震时建筑物倒塌压砸于肢体上 醉酒、CO 中 毒等昏迷病人肢体压于自己的躯干或肢体之下。 受压组织缺血,于压力除去后,血液再灌流 使 受伤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出血 反应性肿胀 使间隔 区内容物的体积增加,随之压力增高而发病。2.肢体血管损伤肢体血管损伤 *肢体主要血管损伤,受其供养的肌肉等组织缺 血在 4h 以上,修复血管恢复血流后,肌肉等组织反 应性肿胀,使间隙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而发生 本症。 如:1.股动脉或腘动脉损伤 在 4h 以后修复血管, 可能发生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 *肢体创伤出血,在急救时上止血带时间

3、较长, 例如 23h,肢体尚未坏死,除去止血带之后,肢体 反应性肿胀严重者,在下肢可发生小腿筋膜间隙综 合征。 *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处压迫、刺激或损伤肱动 脉,导致痉挛或血流淤滞,致前臂肌肉缺血,发生 Volkmann 挛缩,亦是筋膜间隙综合征之一种。3.肢体骨折内出血肢体骨折内出血 肢体骨折,出血流入筋膜间隙内,由于筋膜间 隙的完整结构并未受到破坏,积血无法溢出而内容 物体积增加 使压力增高而发病,可见于胫骨折及前 臂骨折等。4.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 不少文献报道,外用小夹板 或石膏夹板固定,由于固定过紧压力太大,使筋膜 间隙容积压缩,损伤组织、肿胀,亦使间隙内容物 增加,如

4、不及时放松夹板,可发生本征。见于前臂 或小腿骨折。5.髂腰肌出血髂腰肌出血 因外伤或血友病出血 受肌鞘的限制, 出血肿胀 压力增加,呈屈髋畸形,可压迫股神经致股四头肌麻痹。6. 其他其他 截石位手术时,两小腿置于托架上,小腿三头肌 受压超过 5h,也可致本征。Macintosh 报道 5 例,术 后出现小腿后筋膜间隙综合征。前臂及手部输液渗 出 也可致手筋膜间隙综合征 临床表现: 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病一般均比较迅速,严重者 大约 24h 即可形成典型的症状和体征。1.症状 疼痛疼痛及活动障碍活动障碍是主要症状。肢体损伤后一 般均诉疼痛,但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早期,其疼痛 是进行性的,该肢体不因肢

5、体固定或经处理而减轻 疼痛 肌肉因缺血而疼痛加重,直至肌肉完全坏死之 前,疼痛持续加重而不缓解。由于该肌肉损伤肿胀, 主动活动发生障碍。2.体征 肿胀肿胀、压痛压痛及肌肉被动牵拉痛牵拉痛是本病重要体 征。肢体肿胀是最早的体征,在前臂 小腿等处,由 于有较坚韧的筋膜包绕,肿胀不甚严重,但皮肤肿 胀明显,常起水疱。肌腹处明显压痛是筋膜间隙内 肌肉缺血的重要体征。 于肢体末端被动牵拉该肌,如前臂掌侧筋膜 间隙综合征时,被动牵拉伸直手指,则引起屈指肌 的严重疼痛。 4.好发部位 (记为前臂掌侧前臂掌侧和小腿)小腿) 上肢最好发生于前臂掌侧及背侧筋膜间隙; 下肢好发生于胫后深间隙及胫前间隙,其次 为胫后

6、浅间隙。 前臂桡侧肱桡肌间隙及小腿外侧、腓骨肌间 隙,虽然也位于前臂及小腿,但其间隙的骨壁仅是 单骨(桡骨或腓骨),而不是骨间膜及双骨 因而该间 隙也具有相对的可扩展性,发生在该间隙的筋膜间 隙综合征较少。手内骨间肌间隙也是可以发生筋膜 间隙综合征的部位。上臂间区及髂腰肌间隙偶有发 生。 并发症: 筋膜切开的伤口感染伤口感染。 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此种并发症在单纯 筋膜间隙综合征病例发生者并不多。 缺血性挛缩缺血性挛缩。 诊断: 病史病史:有患肢受挤压等病史 伤肢肿胀伤肢肿胀:伤肢普遍肿胀,并有剧烈疼痛肌筋膜间隙综合征肌筋膜间隙综合征 2010 急诊 01 班 XY_川川XY_川

7、 肌筋膜间隙综合征肌筋膜间隙综合征 Page 2 of 2疼痛疼痛 :筋膜间隙触之张力增高,明显压痛 肌肉活动障碍肌肉活动障碍:在前臂表现为手指伸直障碍, 小腿表现为足趾背屈或者跖屈障碍 功能障碍功能障碍:通道间隙神经干的功能障碍,感觉 障碍早于运动障碍急救处理一经确认,早期早期应立即手术切开减压切开减压。早期治疗 手术指征: 肢体明显肿胀疼痛。 筋膜间隙张力大、压痛。 该组肌肉被动牵拉痛。 有或无神经功能障碍。 筋膜间隙压在 4.0kpa 以上。具有这些体征者 应立即行筋膜间隙切开术。 手术方法包括前臂掌侧减压术、小腿筋膜切开 术、掌骨间隙减压术等。*膜间隙综合征 身是一种具有恶性循环、进行

8、性 坏死的疾患,伤后 24h 即可形成,故应按急症治疗, 不可拖延。 一般认为在发病 24h 内治疗者,可以完全恢复。 笔者报道 1 组包括 CO 及输液漏入软组织之病例, 自伤后至出现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时间,最短者为 24h,710h 者占多数 少数长达 24h。 进行手术切开筋膜减压的时间对预后至关重要: 早期即 24h 内行切开筋膜减压的病例,除合并有 神经本身损伤外,均获得完全恢复,功能正常。 晚期筋膜切开的病例 因时间早晚而预后不同, 36h 切开的病例,前臂、前臂深层肌肉尚未坏死,术 后手功能仍可恢复正常;38 天切开的病例,深层 肌肉组织已大部坏死,但浅层肌肉尚好,术后留有 轻度缺血挛缩畸形。伤后 18 天3 个月行切开的病 例,对肌肉缺血挛缩无改善。中晚期治疗 中期治疗:筋膜间隙综合征病例至伤后 3 到 4 周, 肢体肿胀开始消退,疼痛消失,可视为中期,应 尽快进行肌肉活动锻炼促使恢复,同时仔细检查 受累神经的功能,如神经功能无进一步恢复者, 应行手术探察,在显微镜下做神经松解。 晚期治疗:其目的有三,即纠正畸形、恢复肌肉 活动力量及恢复神经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