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799492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特殊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特殊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特殊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特殊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殊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特殊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摘要摘要:特殊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行为、社会适应等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难点之一。因此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本课题试以我校为例,就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重点、原则,及由此引出的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作一些阐述和分析。关键词:特殊家庭关键词:特殊家庭,心理问题,对策研究心理问题,对策研究本文所述的特殊家庭子女,主要是指那些单亲子女、离异子女、特困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

2、的原因,在学习、行为、社会适应等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难点之一。因此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本课题试以舟山市私立开元中学为例,就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重点、原则,及由此引出的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作一些阐述和分析。一、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往往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通常,幸福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孩子既有父爱,又有母爱,形成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使离婚率、犯罪率、失业率较高,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

3、破,产生了较多的离婚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分居家庭、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我国自 1995 年以来,离婚对数突破 100 万,离婚率突破 10%。据全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 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特殊家庭子女。有关调查材料还显示,我国有 14%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其中尤以特殊家庭子女为甚。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不能象正常家庭孩子那样,同时拥有双亲的爱,造成爱的残缺,过早地承受了人间悲欢离合的滋味,其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受到压制或扭曲,影响了孩子正常健康成长。开元中学地处舟山海岛,不少学生的父亲从事捕鱼、海运等行业。由于近几年

4、海难事故、交通事故较多,一些学生的父亲遇难,再加上几年来离婚率仍旧较高,致使不少学生家庭成为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特困家庭。据调查,2003 年开元中学 713 名在校学生中,来自特殊家庭的有 86 名,占学生总数的 12%以上。其中一个班级 54 个学生中有 15 个是特殊家庭子女,占全班学生数的 27.8%。通过观察、谈话、问卷、家访等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这些特殊家庭子女在心理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消极心理人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增强,特殊家庭子女也不例外。他们一方面有争取自主独立的行动倾向,另一方面动辄想到自己家庭的不幸,情绪不稳定,忧虑,消极悲观,对前途信心不足。中学阶段正是生理和

5、心理发生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情感非常脆弱,加上特殊家庭子女特殊的情感体验,给本来就很脆弱的心理又蒙上了阴影。因此这类学生消极情绪明显,常感到自卑苦恼,怀疑自己的能力。学生蒋某因父母离异,母亲改嫁,觉得生活没意思,学习无精打采,不求上进,每天和不爱读书的同学混在一起,惹是生非,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对自己的前途抱无所谓的态度。该生高一录取时成绩在班上属中等,后来由于这些消极情绪而退到倒数几名。2、孤独心理由于特殊家庭的家长常常一个人要扮演双重角色,其权威性自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孩子认为少了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同时特殊家庭家长本身心理上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使孩子感到很委

6、屈,内心的情感不能向父母倾诉,又不愿向老师和同学诉说,久而久之形成孤独心理。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性格内向、不合群的学生中特殊家庭子女占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部分不愿意与正常家庭子女交往,而愿意和有着相同或类似经历的同学相处。他们紧紧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外界进行交流,变得越来越内向、胆怯、离群,这样就会长期处于一个压抑的状态,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学生翁某,父母离异后各自重组家庭,他感到自己成为“多余人”,故而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孤独,不仅学业成绩下降,而且把兴趣转移到看武打、怪异小说,为排遣孤独感,他经常给同学发短信恶意骚扰他人,致使一女生被气得送医院。3

7、、逆反心理特殊家庭子女经历了家庭变故的全过程,由于家庭原因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这些学生心中变得敏感,甚至压抑、焦虑,对周围产生了怀疑。他们的知已朋友很少,与老师的相处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合作,甚至反感,导致行为上的逆反,表现为“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情绪。如李某,原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后来由于第三者插足使父母感情不和闹离婚,本来开朗活泼的她变得非常敏感,象一只刺猬,心理上对父母、老师、同学产生了不信任、厌恶和消极的对抗情绪,以至于开始早恋,经常逃学、撒谎,甚至夜不归宿,最后成绩一落千丈。这与其性格孤僻,心灵压抑所导致的逆反心理密切相关。4、报复心理特殊家庭子女由于家庭变故给他们造成了心

8、理伤害,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无人关心自己的学习,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的兴趣不浓,进取心不强,而且心中往往会产生失落感,自卑、自怜、压抑、委屈、怨恨的心理交织在一起,就有可能通过对他人、对社会的报复来渲泄不满消极情绪,以求得内心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往往是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对于家长不负责任的行为,相当部分的孩子往往以厌学的方式来进行报复。这种报复行为,不仅使他们成为了学习上的失败者而且逐渐发展成为思想品德的不良者。上课不守纪律,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作业,甚至根本不做作业。有的还不听老师教育,甚至顶撞,对着干。这些特殊家庭子女心理上之所以有上述特点,是有其主客观原因造成的。一

9、是特殊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的影响力是极大的。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往往带有家庭的影子。孩子出了问题,家庭因素不可忽视,“问题孩子”往往出自“问题家庭”。由于家庭正常结构的破坏,如父母早亡、分居离异,使孩子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在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创伤,情绪不稳定,失去精神支柱和依托。父母的纠纷、离婚或缺失,使孩子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心理异常的直接原因。二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同学、亲朋好友对他们缺乏温暖、理解、关心,甚至辱骂、取笑他们,教师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使他们的心理问题“雪上加霜”。除上述两个客观原因外,学生自身

10、的心理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原因。当外在客观因素与学生个体内因相互作用时,更会引起学生的心理矛盾(如冲突、压力、挫折),导致适应不良,就更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实质性影响。如果这些心理矛盾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调适和解决,学生心理将会健康地发展,反之则会引起心理异常。从上面的分析可见: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我们对他们的 教育就要从这些特殊性出发,有的放矢。学校教育必须帮助学生积极发挥 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帮助他们改善外部条件,营造适合其健康成长的氛围。二、特殊家庭子女心理教育的重点和原则在学生群体中,特殊家庭子女往往言寡语少,性格内向,不善交往,不大引人注意。其实这些孩子也跟其他学生一样

11、盼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他们的心理常处于压抑之中,而压抑隐含着更强烈的需要。他们的性格常处于内向状态,而内向隐蔽了他们可能更为丰富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惧怕交往,但渴望交往,而实际上得不到正常交往,为此,处于经常的苦恼之中。失落离群感和心理压抑感阻滞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转化“特殊家庭子女”和关心优等生、转变“后进生”一样重要,在转化过程中,可以使我们形成一个更加和谐,朝气蓬勃,色彩绚丽的学生群体,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

12、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不断探索,寻求出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的方法,特别是应抓住的重点和应遵循的原则。特殊家庭子女个性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我们以往的做法和体会,在对他们进行教育转化过程中要抓住一个重点,遵循三条原则。一个重点即情感的投入。情感联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重要原则。特殊家庭子女不善交往,平常难以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真挚的情感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体验到交往的欢乐。教师应自觉地关心他们,积极主动地增加与他们的交往,设法让他们在集体中得到一定的地位,起一定的作用,打破其默默无闻的局面,扩大其在师生心目中的影响。真挚的爱定能给“特殊家庭子女”染上绚丽的色彩。学生沈

13、某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女孩,平时行为懒散,自觉性差,抄袭别人作业,上课思想不集中。在家访中,我们看到她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她和外婆生活在一间不足20 平方米的昏暗的房间里,生活非常艰苦。在这种环境中的她已养成了一种自卑的性格,不轻易和同学讲话。要把她从自卑的世界中释放出来,扬起生活的风帆,教师就得用真情去感化她的内心的冰冷,从细微处去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她心里激起层层浪花。针对她爱好文学的特长,在全校征文比赛时,我们就积极推荐她一显身手。在学习上,通过“一帮一”结对子互助活动,帮助她解决功课上的薄弱环节。生活上师生们经常向她

14、嘘寒问暖。在班集体里,她能感受到自己不幸之处,又特别幸运,让她也体会了生活的乐趣。一次次的关心和帮助,换回了她的点滴进步:上课能专心听讲了,学习努力了,也关心班集体了,还被同学选上了组长。三条原则是:1、转化的整体性原则。“特殊家庭子女”的特征之一是不善于交往,独处独往。教师对他们进行教育时,消除其孤僻、畏惧心理十分重要,而同时培养其勇敢坚毅的积极个性也同样重要。我们必须注意转化的整体性,加强对其心理障碍的整体治理,破和立要同步进行。朱某是一个痛失父爱的单亲家庭孩子。初一时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全班前十名,但“天有不测风云”,初二时他父亲在一次海难中丧生,从此他变得萎靡不振,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针

15、对该生的变化,教师一次又一次地找其谈话,鼓励其克服消极心理,勇敢地迎接明天的挑战。同时又发动全班同学关心他帮助他,让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教师还多次家访,希望他母亲不要再一味地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哀里。作为母亲更要用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去影响他,要学会坚强。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朱某同学终于又重新振作起来,积极地投入到班集体中,学习成绩又逐步上升了。2、转化的时机性原则。中学生身心正处于发育之中,可塑性强,是进行心理性格优化,引导其良好正常交往的最佳时机。必须注意转化的时机性,抓紧平常有利时机进行合适教育。学生陈某,父亲因刑事犯罪被法办,他变得自暴自弃,目无组织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控力差,对集

16、体漠不关心,对老师批评教育也不予理睬。这类学生之所以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生活在阴影下太久了,长期的心理压抑使他变得对一切都麻木不仁。对于这类学生的教育,教师尽量从感情上给他以照顾。在班级进行法制教育时,我们尽量避免类似他父亲的案例出现。在和他谈心时,也尽量在他面前不要提他父亲的事,要多给他关怀,多给他友情,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教育。每当他有错时,或情绪低落时,教师和同学就认真及时地帮他分析;每当他作一件好事时,都给他以鼓励。如此,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反复进行,学生进步了。3、转化的综合性原则。特殊家庭子女个性形成原因来自多方面,并非完全来自学校,家庭教育、群体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必须注意转化的综合性,力求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综合协同,合力转化。我们认为在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连接点,这三者各司其职,明确分工,坚持不懈,齐抓共管,共同哺育特殊家庭子女健康成长。学生王某父母亲都是残疾人,家中生活十分贫苦,他在学生中显得孤独、自卑,对学习缺乏信心。教师在家访中要求他父母对其进行“人穷志不穷”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