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铭成差热分析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7994764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铭成差热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沈铭成差热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沈铭成差热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沈铭成差热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沈铭成差热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铭成差热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铭成差热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深 圳圳 大大 学学 实实 验验 报报 告告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项目名称: 演示实验演示实验 差热分析差热分析 学院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专业:2011 应用化学应用化学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龚晓钟龚晓钟 报告人报告人:沈铭成:沈铭成 学号学号: 2011140195 班级:班级: 2011 级级 实验温度:实验温度: 26.1 实验气压:实验气压: 102.20Pa 实验时间:实验时间: 2012/12/18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2012/12/28 教务部制教务部制一、一、 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 1.

2、用差热分析仪对苏州土进行差热分析,并定性解释所得的差热曲线; 2.掌握差热分析原理,了解定性分析处理的基本方法; 3.了解差热分析仪的构造,学会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 1概述: 差热分析(简称 DTA)是一种热分析法,可用于鉴别物质并考察物质组成 结构以及物质在一定得温度条件下的转化温度、热效应等物理化学性质,它广 泛地应用于许多科研领域及生产部门。 许多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往往会发生熔化、凝 固、晶型转变、分解、化合、吸附、脱附等物理或化学变化,并伴随有焓的改 变,因而产生热效应,其表现为该物质与外界环境之间产生温度差,差热分析 就是通过测定温度差来鉴别物

3、质,确定其结构,组成或测定其转化温度、热效 应等物理化学性质。 在测定之前,先要选择一种热中性物质作为参比物,该物质在温度变化的 整个过程中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不产生任何热效应。 将样品与参比物同时放入一个可按规定速度升温或降温的电炉中,然后分 别记录参比物的温度(也可记录样品本身或样品附近环境的温度)以及样品与 参比物的温度差,随着测定时间的延续,就可以得到一张差热图或热谱图。图 2-1 即为一张理想的差热图。在差热图中有两条曲线,其中曲线 T 为温度曲线,它表明参比物(或其它 参考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曲线 D 为差热曲线,它反映样品与参比物间 的温度差T 同时间的关系。 图 2-

4、1 中,与时间轴 t 平行的线段 ab、de 表明样品与参比物间温差为零或 恒为常数,称为基数;bc、cd 段组成差热峰。一般规定放热峰为正峰,此时 样品的焓变小于零,温度高于参比物;吸热峰则出现在基线的另一侧,称为负 峰或吸热峰。 在实际测定中,由于样品与参比物间往往存在着比热、导热系数、粒度、 装填疏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样品在测定过程中可能发生收缩或膨胀、差 热曲线就会产生漂移,其基线不再平行于时间轴,峰的前后基线也不在一条直 线上,差热峰可能比较平坦,使 b、c、d 三个转折点不明显,这时可以通过作 切线的方法来确定转折点,进而确定峰得面积。Ttabcd et TD图 2-1 理想的

5、差热曲线2.差热分析: 差热分析仪的简单装置原理如图 2-2 所示。 样品和参比物分别填在电炉内,将两只热电偶的热端分别插入样品和参比 物中,热电偶上两相同的极接在一起,组成差热电偶,将另两个相同的极接于 检流仪器上。由于这两对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大小一样而互相抵销,没有电 流通过检流仪器,反映在曲线上为一直线,一旦发生变化,产生热效应,就使 两热电偶所处的温度不相同,产生温差电流,使检流仪器指针偏离基线。 测定时,通过调压变压器,调整加热功率,使体系按所规定的速度匀速升 温,以后每隔一定时间记录 mV 数的热电流一次(实验中系统自动记录) ,这样 就可以绘制如图 2-1 那样的差热曲线图。在

6、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物质的热谱图具有特征性,因此可以通过与已知物 质的差热图相对比,来鉴定矿物。图 2-3 为苏州土的实测差热曲线。升温速率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十分明显,一般来说,速率低时,基线漂移小, 所得峰形显园缓而稍宽,可以分辨出靠得很近的变化过程,但每次测定要用较 长的时间,升温速率高时,峰形比较尖锐,测定时间较短,而基线漂移明显, 与平衡条件相距较远,误差较大,分辨能力下降。因此,实验中应严格控制升 温速率,最常用的是 812/分。图 2-2 差热仪器原理图图 2-3 苏州土的差热曲线三、仪器装置:三、仪器装置: 本实验所使用的差热分析仪装置外形 1 加热炉部分(包括管式电炉、样品支架、

7、热电偶、差热电偶、通气管等) 2 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接口单元、 A/D 转换卡、信号放大系统等) 3显示打印部分(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1.试样(CuSO45H2O)称重(约 610mg)放入一只坩埚内,另一只坩埚内 放入同样质量的参比物(-Al2O3) 。轻轻抬起炉体后,逆时针旋转炉体(900) , 露出样品托盘,分别用镊子将试样、参比物坩埚放在两只托盘上,以炉体正面 为基准,左托盘放置 CuSO45H2O 、右托盘放置 -Al2O3,顺时针转回炉体 (900) ,当炉体定位杆(7)对准定位孔时,向下轻轻放下炉体,旋紧炉体固定 螺栓(8) ,打开冷却水。 2.接通电

8、源后,TO、TS、TG 三指示灯中只有当 TG 指示灯亮时,参数设置之 功能才起作用,否则需按 TO/TS/TG 键,直至 TG 指示灯亮。 3.再按一下功能键,此时升温速率显示器十位 LED 闪烁,用 、键设定其 值为 1,然后按 移位键,显示器个位 LED 闪烁,用 、键设定其值为 2,此时显示器显示值为 10,即为升温速率为 10/min。 4.再按一下功能键,此时 TG 显示器千位 LED 闪烁,用 、键设定其值为 1, 按移位键百位 LED 闪烁,用 、键设定其值为 0,连续按二下键,此 时显示器显示值 400,即为最高炉温为 400(若此时再按一下 功能键,程序返 回 2.步骤,即

9、可循环选择参数设定) 。 5.最后按 TO/TS/TG 键选择需观察控制的温度 TS 或 TG。此时无数码管闪烁, 程序进入升温阶段。设置完毕。 6.数据记录处理:在每次定时报警时,记录下 T(uV) 、T0 显示窗口显示的 示值,或打开微机软件,点击“开始绘图”命令,此时程序进入自动绘图的工 作状态。 7.实验完毕,停止记录或停止软件绘图,关闭差热分析仪电源,关闭差热分析 炉冷却自来水。五、数据记录:五、数据记录:1、经过处理的差热分析曲线:2、数据表:第一个峰面积108.9第二个峰面积117.5第三个峰面积59.5167.5192127.266峰峰 起起 始始 温温 度度 ()3252.1

10、64六、数据处理及分析:六、数据处理及分析:在 CuSO4.5H2O 差热曲线上确定热效应发生的温度范围 1、CuSO45H2O 在加热过程中出现 3 个吸收峰即出现 3 次热效应,它们的外 延起始温度和产物分别为: 67.519 时,时,CuSO43H2O , 失去两分子水。失去两分子水。127.266 时,时,CuSO4H2O , 失去四分子水。失去四分子水。252.164 时,时,CuSO4 , 失去五分子水。失去五分子水。2、由上图可知:CuSO45H2O 发生热效应的温度范围是 67.519到2525.164。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有三个峰说明有三次变化,这三个阶段的峰面积之比大约为 2:

11、2:1。七、思考题七、思考题(1) 实验中为什么要选择适当的试样量和适当的升温速率?答:式样用量大,易使相邻两峰重叠,降低了分辨力。一般尽可能减少用量, 最多大至毫克。样品的颗粒度在 100 目到 200 目左右,颗粒少可以改善导热条 件,丹太细可能会破坏样品的结晶度。对易分解产生气体的样品,颗粒应大一 些。参比物的颗粒、装填情况及紧密程度应与式样一致,以减少基线的漂移; 升温速度的影响和选择升温速率不仅影响风温的位置,而且影响峰面积的大小, 一般来说,在较快的升温速率下峰面积变大,峰变尖锐。但是快的升温速率使 式样分解偏离平衡条件的程度也大,因而易使基线漂移。更主要的可能导致相 邻两个峰重叠

12、,分辨力下降。较慢的升温速率,基线漂移小,使体系接近平衡 条件,得到宽而浅的峰,也能使相邻两峰更好的分离,因而分辨力高。但测定 时间长,需要仪器的灵敏度高。(2) 影响差热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气分和压力的选择;升温速率的影响;式样的预处理及用量;参 比物的选择;纸速的选择。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是用差热分析仪对 CuSO4.5H2O 进行差热分析。由差热分析的图 像可以知道 CuSO4.5H2O 发生热效应的温度范围 67.519到 2525.164。在 这个温度范围内有三个峰说明有三次变化,这三个阶段的峰面积之比大约为 2:2:1。而且每个峰都是向下,说明每次变化都是吸热变化。实验过程中,升温速率不宜太快或太慢。太快会导致基线漂移,峰型比较 尖锐,但是分辨率较差,峰的位置会向高温方向漂移。指导教师批阅意见: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