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操作步骤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94542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纬仪操作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经纬仪操作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经纬仪操作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经纬仪操作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纬仪操作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纬仪操作步骤(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纬仪的基本操作为: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经纬仪的基本操作为: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 (一)对中 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度盘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操作步骤为: 张开脚架,调节脚架腿,使其高度适宜,并通过目估使架头水平、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 点。 从箱中取出经纬仪安置于架头上,旋紧连接螺旋,并挂上锤球。如锤球尖偏离测站点较远, 则需移动三脚架,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然后将脚架尖踩实。 略微松开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仪器,直至锤球尖准确对准测站点,最后再旋紧连接螺 旋。 (二)整平 整平的目的是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从而使经纬仪的竖轴竖直,水平度盘处于水 平位置。其操作步骤

2、如下: 1旋转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一对脚螺旋如图 3-7A 。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水准 管气泡居中。 2将照准部旋转 90,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如图 3-7B 图 3-7 整平 3按以上步骤重复操作,直至水准管在这两个位置上气泡都居中为止。使用光学对中器进 行对中、整平时,首先通过目估初步对中(也可利用锤球),旋转对中器目镜看清分划板 上的刻划圆圈,再拉伸对中器的目镜筒,使地面标志点成像清晰。转动脚螺旋使标志点的 影像移至刻划圆圈中心。然后,通过伸缩三脚架腿,调节三脚架的长度,使经纬仪圆水准 器气泡居中,再调节脚螺旋精确整平仪器。接着通过对中器观察地面标志点,如偏刻划圆 圈中

3、心,可稍微松开连接螺旋,在架头移动仪器,使其精确对中,此时,如水准管气泡偏 移,则再整平仪器,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对中、整平同时完成。 瞄准 瞄准目标的步骤如下: 1目镜对光:将望远镜对向明亮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成像清晰。 2粗略瞄准: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与望远镜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与望远镜,通过望远镜 上的瞄准器对准目标,然后旋紧制动螺旋。 3物镜对光:转动位于镜筒上的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并检查有无视差存在,如 果发现有视差存在,应重新进行对光,直至消除视差。 4精确瞄准:旋转微动螺旋,使十字丝准确对准目标。观测水平角时,应尽量瞄准目标的 基部,当目标宽于十字丝双丝距时,宜用

4、单丝平分;目标窄于双丝距时,宜用双丝夹住; 观测竖直角时,用十字丝横丝的中心部分对准目标位,读数 读数前应调整反光镜的位置与开合角度,使读数显微镜视场内亮度适当,然后转动读数显 微镜目镜进行对光,使读数窗成像清晰,再按上节所述方法进行读数。经纬仪的基本操作经纬仪的应用很多1、测量角度,包括水平角和竖直角2、在已知一点和一条直线的情况下,放出已知角度的另一条直线3、方便的时候也可以代替水准仪使用4、实际使用最所的是极坐标法和交汇法下面是几种基本方法,不过遗憾,贴不上图表,努力理解下吧放出一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及分布、放线的精度要求及施工现场的条件来选用。4-1-4-1 直角

5、坐标法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网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如图4-5 所示,G1、G2、G3、G4 为方格网点,现在要在地面上测出一点 A。为此,沿 G2-G3边量取 G2A,使 G2A等于 A 与 G2 横坐标之差 x,然后在 A设置经纬仪测设 G2-G3 边的垂线,在垂线上量取 AA,使 AA 等于 A 与 G2 纵坐标之差 y,则 A 点即为所求。图 4-5 直角坐标放线图从上述可见,用直角坐标法测定一已知点的位置时,只须要按其坐标差数量取距离和测设直角,用加减法计算即可,工作方便,并便于检查,测量精度亦较高。4-1-4-2 极坐标法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

6、便于量距的地方。用极坐标法测定一点的平面位置时,系在一个控制点上进行,但该点必须与另一控制点通视。根据测定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夹角(极角 )与距离(极距 S),按 与 S 之值即可将给定的点位定出。如图 4-6 中,M、N 为控制点,即已知 M、N 之坐标和 MN 边的坐标方位角 MN。现在要求根据控制点 M 测定尸点。首先进行内业计算,按坐标反算方法,求出 M 到 P 的坐标方位角 MP 和距离 S。计算公式如下:MN-MP (4-20)图 4-6 极坐标放线图在实地测定 P 点的步骤:将经纬仪安置于 M 点上,以 MN 为起始边,测设极角 ,定出MP 之方向,然后在 MP 上

7、量取 S,即得所求点 P。当不计控制点 M 的误差,用极坐标法测定 P 之点位中误差 mP,可按下式进行计算:(4-21)式中 m测设 角度的中误差;S控制点至测定点的距离;ms测定距离 S 的中误差。【例 4】在图 4-6 中,已知控制点 M、N 的坐标值和 MN 边的坐标方位角为:xM107566.60,yM96395.09:xN107734.26,yN96396.90;MN03707“。待测点 P 的坐标为:xP107620.12,yP96242.57。计算 MP 及 、S 之值。为了使计算过程条理清楚,采用表 4-9、表 4-10 进行计算。表 4-9 是使用计算机和三角函数表进行计算

8、的表格形式;表 4-10 是用对数计算的表格。表中(1)、(2)、(3)表示计算次序。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种计算方法其结果完全相同:S161.638m,MP2892010“。而MNMP03707“36002892010“711657“。应用三角函数计算 表 4-9应用对数计算 表 4-10注:(n)表示其真数为负值。4-1-4-3 角度前方交会法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如图 4-7 所示,用前方交会法测定点 P 时,先要根据 P 点的坐标与控制点 M、N 的坐标,按式(4-18)求出控制点至测定点的坐标方位角 MP、N

9、P,然后再按式(4-20)求出夹角 及 。实地测设 P 点的步骤:在控制点 M、N 设站,分别测设 及 两角,方向线 MP 和 NP 的交点即为所求的 P 点。当不计控制点本身的误差,测设点 P 的精度可按下式计算:(4-22)式中 MPP 点位置的测定中误差;、交会角;m测设 、 的测角中误差;SMP、SNP交会边的长度。 图 4-7 角度前方交会法例 5 设图 4-7 中,控制点 M、N 及待测定点 P 之坐标值仍同前例,计算交会角 、 和点 P 的中误差 MP。MP、SMP 和 之值在前例中已经求出,现按表 4-9 的形式计算 NP、SNP 得:NP2333050“,SNP191.952

10、m。而 NPNMNP(MN180)2333050“(03707“180)525343“。设测定 、 的测角中误差 m10“,将 m、 及 SMP、SNP 之值代入(4-22)式,则得 表 4-94-1-4-4 方向线交会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方向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也可以用细线绳。如图 4-8 所示,根据厂房矩形控制网上相对应的柱中心线端点,以经纬仪定向,用方向线交会法测设柱基中心或柱基定位桩。在施工过程中,各柱基中心线则可以随时将相应的定位桩拉上线绳,恢复其位置。此外,在施工放线时,定向点往往投设在龙门板上(图 4-9),在龙门板上标出墙、

11、柱的中心线,可以将龙门板上相对应的方向点拉上白线绳,用以表示墙、柱的中心线。图 4-8 方向线交会图1-柱中心线端点;2-柱基定位桩;3-厂房控制网 图 4-9 龙门板定点法1-龙门板;2-龙门桩;3-细线绳4-1-4-5 距离交会法从控制点至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如图 4-10所示,A、B 为控制点,P 为待测点。为了在实地测定 P,先应按式(4-19)计算出 a、b的长度。a、b 之值也可以直接从图上量取。测设时分别以 A、B 为中心,a、b 为半径,在场地上作弧线,两弧的交点即为 P。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点位,不需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 图 4-10

12、距离交会法4-1-4-6 正倒镜投点法1适用条件及优点在进行直线投点时,一般是把仪器安置在直线的一端,照准相应的另一端点,进行放线投点。若直线两端点之间不能直接通视时,则可将仪器置于两端点之间的高处位置,运用正倒镜法进行投点。此外,在远距离投点时,亦可将仪器置于直线两端点的中间,进行投点。正倒镜投点法不受地形地物的限制,能解决通视的困难;同时由于使视线缩短,减少了照准误差和可以不考虑对中误差的影响,因而使投点精度得到提高。2测设方法在图 4-11 中,设 A、C 两点不通视,在 A、C 两点之间任意选定一点 B,使能与 A、C 通视。B应尽量靠近 AC 线。然后在 B安置经纬仪,分别以正倒镜照

13、准 A,倒转望远镜前视C。由于仪器误差的影响,十字丝之交点不落于 O 点,而分别落于 O、O“。为了将仪器移置于 AC 线上,取合OO“定出 O 点,若 O 在 C 之左,则将仪器自 B向右移动 BB 距离,反之亦然。BB 按下式计算。 (4-23)如此重复操作,直到 O和 O“点落于 C 点的两侧,且 CO=CO“的时候,仪器就恰好位于AC 直线上了。 图 4-11 正倒镜投点法3注意事项(1)按式(4-23)计算 BB 时,式中各距离值可用目估,经逐次移动,多次观测,使仪器逐渐趋近 AC 线而最后正好位于 AC 线上;(2)在 B点初次安置仪器时应先试看,使 A、C 点均落在望远镜十字丝的左右,这样在逐次趋近移动时,只需在脚架上移动仪器即可;(3)所使用的经纬仪必须经过检验校正,以尽量减小或消除正倒镜的误差。但仪器一般很难校正完善,因此投点时一定要用正倒镜取中定点,以消除仪器误差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