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方法结构总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9236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知识方法结构总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知识方法结构总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知识方法结构总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知识方法结构总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知识方法结构总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知识方法结构总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重力与引力的关系公式: F= 引力恒量 G=6.6710- 11Nm2/kg2r 为两物体(球心)间的距离G Mm r2卫星上的物重:G重= 卫星上的物体完全失重N=0 G Mm r2极地上的物重:G重= G Mm R2各式中 R 为地球半径天体人造卫星双星系统:角速度 相等周期 T 相同特别要小心引力中的r 和轨道半径r 的区别宇宙速度: v1=7.9km/s v2=11.2km/s v3=16.7km/s 都是地球上所需最小发射速度重要结论:越高的卫星运转越慢(r 越大则 小 v 小 T 大)但所需发射速度越大同步卫星:赤道平面r=6R, T=24h 地表卫星 r=R

2、,T=83min 地上物体 T=24h 解题思路:= =m2r= 联合替代式=mg 列方程解m v2r G Mm r2G Mm R2m 42T2r 赤道上的物重:- G重=m2 R 为地球自转角速度G Mm R2直线运动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分类:平动和转动理想模型:质点描述机械运动的物理量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速度加速度: a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变化率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vtv0 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自由落体运动: vt= gt h= gt21 2 竖直上抛运动: vt=v0gt h= v0t gt2用全段位移法(规定正方向)或分段

3、求解法1 2 运动图象st 图象 截距表示初位移,斜率表示速度,面积没有意义,正负表示方向vt 图象 截距表示初速度,斜率表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正负表示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基本公式: vt=v0+ at s=v0t+ at2推论式: vt2-v02=2as 实验中纸带分析公式:s=aT2v中= s1+s2 v 2T = V0=0 时,从 t=0 时刻开始,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1 2 v = v0+ vt 2 s= v t 会从一般情况导出此二式力力的概念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力的本质及其作用效果: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产生形变和产生加速度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大小、方向、

4、作用点力的矢量性和作用的相互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才叫矢量力的分类:重力(G=mg) 、弹力( F=kx)和摩擦力( f滑=N,f静N)力的等效作用合力力的合成分力力的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隔离法把整体或个体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以后分析受力分析顺序: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弹力摩擦力其它作用力曲线运动运动合成分解研究曲线运动的有效方法判断两个分运动合成后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的方法看两个分运动:a合与 v合共线时合运动为直线a合与 v合不共线时合运动为曲线平抛运动水平运动:匀速直线vx=v0x=v0t 竖直运动:自由落体vy=gt y= gt21 2 v = vx2+v

5、y2 s = x2+y2 偏转角: tan=vy vxy x 基本思路:“先分后合化曲为直” :F合 v0沿 v0和 F合方向建 xy 坐标分解后按分运动求解典型技巧:速度始终与轨迹相切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x,0)会证1 2 周期 T:转一周的时间转速(转数) n:一秒内转的圈数T= 1 n 角速度 :每秒钟转的圆心角= = 线速度 v:每秒钟转的弧长v= = t2 TS t2r T关系: v=r 同一转动体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皮带(齿轮)传动两轮缘线速度相等向心力:可以是合力也可以是分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匀速圆周运动F合=F向取对象画受力图确定轨道圆心和半径沿指圆

6、心的方向建立xy 坐标系求出合力 F合的表达式代入公式列方程解F合=ma=m =m2r=v2 r42 T2r m 向心加速度 a= =2r=vv2 r向心力 F=ma=m =m2r= =mvv2 r42 T2r m 匀速圆周运动解题思路高中物理知识方法结构总览概念公式熟记于心,方法技巧运用自如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共点力平衡类的解题方法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两种情况物体所受合力为零:F=0 Fx=0 Fy=0 取对象画受力图整体法+个体法 定解法画解法图三力平衡用平行四边形法,三力以上用直角坐标法 找关系列方程解解直角三角形,解相似三角形,以及建坐标

7、系求解 看变化作图法解作平行四边形再变形,看力三角形各边变化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它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惯性定律: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 F=0 时, a=0 牛顿第二定律 F=ma a 与运动学公式相联系a 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a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 质量和重力: G=mg g 叫重力加速度从赤道到两极g 值逐渐变大超重和失重:由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决定(a 向上超重, a向下失重)本质不是重力变大变小平衡力: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性质可能不同、可以不同时出现或消失牛顿第三定律F1=F2(作用力和反作用

8、力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性质相同、同生同亡、同增同减动力学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分析运动过程画出运动过程图关键分段选取对象画出受力分析图重点建立直角坐标由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公式列方程求解 核心联接体类问题先取整体求a,再取个体求有关的力等 技巧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机械振动机 械 波定义:物体绕某一平衡位置往复运动条件:物体受回复力作用阻力足够小回复力:不是单独的力可以是合力也可以是分力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平衡位置:不振动时合力为零的位置振动时此处回复力为零但合力未必为零位移 x:从平衡位置指向该处的线段长路程 s:振动的实际路线长一个T 内 s=4A 描述振动的物理量

9、:振幅A=最大位移大小周期 T=一次全振动时间频率 f=1/ T 条件: F回=- kx 回复力(加速度)始终与位移正比反向但与速度可同向可反向平衡位置:位移为零回复力(加速度)为零势能为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振幅位置:位移最大回复力(加速度)最大势能最大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振动过程:机械能守恒振动图象:正弦(余弦)表示一个质点不同时刻的位移实例:单摆T=2L/g 弹簧振子 T=2m /k 受迫振动: T振=T策共振: T策=T固简谐运动定义:机械振动形式和能量的传播质点并不随波逐流条件:振源 +介质缺一不可描述波的物理量:频率 f(周期 T)只由振源决定波速 v 只由介质决定波长 =vT=v/f 由

10、振源和介质共同决定同一声波在不同介质中频率相同不同声波在同一介质中速度相同图象:正(余)弦线表示同一时刻不同质点的位移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形和传播方向有关分类:横波和纵波现象:干涉( f1=f2) 衍射( L 或略 ) 直射反射折射共鸣功和能能动能: EK= mv2(只有正)重力势能:EP=mgh(有正有负)弹性势能:E弹= kx2(只有正)1 2 1 2 机械能: E=EK+EP= mgh + mv2 + E弹是标量有正负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1 2 功能关系合力做功 =物体动能的增量即 W合= mvt2mv02动能定理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导出1 2 1 2 除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的合力做的功=

11、 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机械能守恒定律:除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的合力做功为零时,系统总机械能不变功能原理: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总能量守恒定律:系统所有增加的能等于所有减少的能研究对象:一般取系统动量能量方法比较动量守恒条件: F=0 机械能守恒条件:不是 F=0,也不是 W合=0 而是 W除重力外其它牙力=0 系统动量守恒的,机械能可以不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动量也可以不守恒动量守恒的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机械能守恒的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研究对象一般选系统动量不守恒的一般用动量定理解,机械能不守恒的一般用动能定理解,研究对象一般选个体对碰撞、反冲、子弹打木块、重叠滑

12、块模型等,一般用:动量守恒定律+总能量守恒定律求解求对地的位移一般用动能定理求相对滑行位移一般用总能量守恒求时间一般用动量定理功功: W=FScos 是标量但有正负功率: P= W t 是标量但有正负 瞬时功率P= F v cos 汽车恒功率启动时力要变平均功率P= 汽车恒力启动时功率要变W t 动量动量定理冲量: I=Ft 动量: p=mv 都是矢量动量定理: F合t = mvtmv0矢量公式解题思路取对象画受力图(一般取个体) 选过程确定初末状态动量方向规定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列式求解动量守恒定律条件:系统合外力为零适用范围:宏观微观高速低速均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结论:系统总动量不变m1v1

13、+m2v2=m1v1/+m2v2/矢量公式会用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导出应用:碰撞反冲 解题思路:取系统合力为零时定初末各动量方向规定正方向列式分子运动论热和功气态参量分子运动论1、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NA=6.021023/mol 分子模型:球体模型立方体模型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1?1nm=10-9m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单分子油膜分子质量 m= = 分子体积 v= = 分子间距 L:对于固、液体而言L=d 分子个数 N=mol 数 nNA=总体积 V/ 对气体而言分子大小不计有L3N A=mol 体积标准状态: 1mol 气体体积为22.4L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4、扩散(直接反应分子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剧烈布朗运动(间接反应分子运动)本质是固体颗粒机械运动由周围液体分子撞击引起不是固体内部分子运动引起颗粒越小温度越高时撞击力越不平衡布朗运动就越显著3、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r=r0时 F引=F斥分子力 F=0 rr0时 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r 减少时 F引和 F斥都增大r 增大时 F引和 F斥都减少F斥比 F引增减都快分子力 F是指 F引与 F斥的合力rr0时 r 增大分子力先增后减理想气体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为零实际气体则都不为零mol 质量 M NA mol 体积 V NA mol 体积 V NA mol 质量 M NA 4 3 (d/2)3r

15、 r0 0F热 和 功1、内能 =总分子动能 +总分子势能 =分子总数(平均分子动能+平均分子势能)宏观表现:分子总数由物质的量n(mol 数)决定平均分子动能通常只由温度T 决定平均分子势能与体积V 有关T 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但 V 越大分子平均势能不一定大平均分子势能由分子种类和分子间距决定类比为弹簧: r=r0时 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r10r0时 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从 r=r0处开始 r 增 r 减都将克服分子力做功势能增大2、内能改变:做功+热传递外对内做功内能增内对外做功内能减吸热内能增放热内能减热力学第一定律(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E=W+Q 增加的内能 =外对内做的功 +

16、吸收的热符号法则: E 增“ +”减“ -” W 外对内做功“ +”内对外做功“ -” Q 吸热“ +”放热“ -”理想气体:内能增减只看温度T T 增则增 T 减则减做功只看体积V V 增则内对外做功V 减则外对内做功吸热放热由公式E=W+Q 代入 E 和 W 的符号决定Q 若绝热则Q=0 气态参量温度 T:物体的冷热程度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T= t+273 绝对零度( T=0)实不现体积 V:气体所能到达的空间=容器容积标准状态下( 1art 00c)1mol 任何气体体积均22.4L 压强 P:气体分子碰撞器壁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产生不是气体的重力产生在完全失重下也有气压这和固液体不同在完全失重情况下液压为零气压却不为零气体压强的计算不能用公式 P=gh 只能取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