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段落教学的策略尝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91821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段落教学的策略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段落教学的策略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段落教学的策略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段落教学的策略尝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段落教学的策略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段落教学的策略尝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段落教学的策略尝试语文段落教学的策略尝试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五中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五中 何玉玲何玉玲摘要摘要: : 阅读文章,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段落内容,就不能进而弄懂全文意思。语文教学“段”的训练,要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进行。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论述了语文段落教学的策略。关键词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段落Abstract:Abstract: The article read, if it can not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of paragraphs, it should not then understand the m

2、eaning of the full tex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discusses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eaching Chinese paragraphs strategy. KeyKey words:words: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reading teaching, paragraphs1 引言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3、,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充分说明多读的好处。多读书有好处, 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 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也是不行的。阅读文章,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段落内容,就不能进而弄懂全文意思。从考查上看,依据段落来分析,理解语文知识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根据段落内容,按照段落要求来写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段落在语文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不能等闲视之。2 语文段落教学的策略段落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自然段、懂得自然段的分层、学会划分意义段、懂得概括段落大意。语文教学“段”的训练,要注意阅读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

4、在词句教学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规律进行。主要策略如下:2.1 掌握划段的依据。分段,是把一篇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是由整体到部分地理解全文内容的环节,它是在认识自然段,学会分层,归纳层意的基础上的提高阶段。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需要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依据给课文分段,这个段叫意义段。划段的依据如下:依据一:把握内在规律。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体现在形式上则是结构形式。例如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写人的不外乎写人的活动,人的经历、事迹,或人的品质、成就;这些记叙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不开具体的事件和材料。因此,可以把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或事件及材料的性质作为依据来划分段落。记事的不外乎事件

5、的发展和事件的性质两种情况。说明文的段落安排无非是两种情况:按照方位布局展开段落说明具体事物,按照事理逻辑关系说明抽象事理。议论文不外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依据二:识别外部标志。划分段落除了从意义上区分外,还要注意那些起联结作用的过渡句、过渡段、领起句、总括句以及文章所使用的引号、空行、标题等。依据三:参照相关标准。这些标准是:时间的顺序、地点的转换、出场人物的变换、事情发生过程、总分关系、并递关系。这些标准是互相联系的,划分一篇文章的段落,往往要根据几种标准来考虑,而不能机械地只考虑某一个方面。2.2 了解分段产生分歧的原因。给课文分段,应该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为根

6、据。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功能。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划分结果。事实上,几种语文教参的课文分段常“打架” 。从理论上说,划分段落是个分类问题。分类问题最难解决的是标准问题与内容交叉现象。同一篇文章,可以用不同标准或从不同角度去划分,划分结果也就不同。也有粗分细分的问题。粗略一些,自然划分的数量少一些;细一些,则分得的段数多一些。还有过渡段的处置问题。有些文章的过渡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时间上跨越不同的时空、空间上涉及不同的方位,它的归属也是产生分段不一的原因之一。其实,过渡段除明显与上下文的某一自然段联系紧密者外,归上归下都是可以的。因

7、此,划分段落,只要标准明确,持之有故,基本结构分得正确,小小出入或段数不同是充许的。2.3 教会学生概括段意。段落大意是一段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不是所有内容的浓缩。概括段落大意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由部分到整体的训练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手段。概括段落大意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掌握了这一规律,就可以提高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总的来说,概括段落大意,就是要抓住每段的重点词句,用一两句话把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学生掌握了划分段落的基础知识,再加强 “读段”训练,就能为高年级进行篇章训练做好准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如果文章有提示语、小结语、过渡

8、段能全部或部分揭示出段落大意,则可以借用或部分借用文章中的语句作为段意。但许多文章无现成的语句可用,这就要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了。概括段意要求以最简练的文字提示全段的内容,揭示全段的思想意义。概括段意在形式上尽可能是一句完整句,在内容上尽可能包容全段的意思。概括段意前后角度、方法应一致。2.4 充分掌握分段的技巧技巧一:熟悉课文。只有熟悉了课文,才能从整体出发去考察各个部分,从而正确地划出课文的段落。随着理解的深入,还应引导学生明确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认识文章结构安排的特点及其在表现思想内容上所起的作用。技巧二:基于内容。而不能单从形式出发。开头、经过、结尾三大段或开端、发展、高潮

9、、结局、尾声五大段的分段方法,如果不能体现课文内容的特点,用了就不合适。每篇课文有每篇课文的特点,只有从课文的内容出发,把内容一部分一部分地划分开来,才能起到分段训练的作用,才能收到培养阅读能力的效果。技巧三:结合段意。分段,主要是由整体到部分的分析;概括段意,是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相比较,后者难些。但二者不可截然分开。技巧四:培养能力。深入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内容,而不在于机械地记忆某篇分成几段。在划分段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不能以个人的劳动代替学生的思考,不能只长于分析而不善于归纳;应注意把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3 结束语给文章划分段落,是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准确迅速地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培养提高他

10、们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把“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定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怎样思考”,即思维能力又是构成智力的核心。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达到“发展学生的智力”的教学目的,必须重视分段训练。教学中一定要从理解内容的角度去指导学生概括段意。这一点正是前段段落教学的弱点,也是义务大纲要纠正的段落教学的偏向。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张必隐著阅读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2) 钱梦龙著导读的艺术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3) 王继坤主编现代阅读学教程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4) 阎国利、吕勇著阅读策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作者情况:何玉玲(手机 13132943200),女,1972 年 10 月生,本科学历。1995 年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收件通讯地址:广西贺州市新兴南路 102 号 邮编:542800贺州市八步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谢庆通收(手机:131004419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