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工程力学 电子教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91816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农林大学:工程力学  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福建农林大学:工程力学  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福建农林大学:工程力学  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福建农林大学:工程力学  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福建农林大学:工程力学  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农林大学:工程力学 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农林大学:工程力学 电子教案(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力学电子教案教案编写说明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可以按每堂课(指同一主题连续 14 节课)设计编写。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标明序号。2、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 。3、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4、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必要时标以“*” 、“#” “?”符号分别表示重点、难点或疑点。5、教学

2、方式、手段既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6、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7、参考书目: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8、日期的填写系指本堂课授课的时间。其它说明1 本教案按 76 学时教学大纲编写,讲课 70 学时,实验课 6 学时,一个学期讲完,适 用于相应学时要求的专业2 大纲中所列内容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表示教学的范围及其深度,至于其讲授顺序 则可根据不同情况作适当变动 3 分析讨论课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3、的教 学环节,通过分析讨论和适当的习题演算,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4 主要参考文献(以后不再全部重复出现以后不再全部重复出现)(1) 干光瑜,秦惠民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理论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郝桐生理论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范钦珊,施燮琴工程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 上海化工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工程力学 (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Beer FP, Johnston ER b 改善压杆的约束条件; c 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d 合理选择材料讨论、

4、思考题、作业: 习题 12.1 12.8 12.10 12.13教师姓名:冯辉荣 职称:副教授 年 月 日福福 建建 农农 林林 大大 学学 教教 案案编号: 032 课时安排: 2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第 1212 章章 交变应力交变应力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熟悉: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构件作匀速转动的应力计算。 2 了解:动荷载,动荷应力,动荷变形的概念。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 1 动荷载,动荷应力,动荷变形的概念。 2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应力和变形的计算。

5、3构件作匀速转动的应力计算。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附以习题指导,教科书、板书等。板书设计:主板书 (知识点、公式推导过程、解题过 程等)受力图等副板书 (小结、注意事项等)讨论、思考题、作业: 习题 13.1 13.2 13.3教师姓名:冯辉荣 职称:副教授 年 月 日福福 建建 农农 林林 大大 学学 教教 案案编号: 033 课时安排:2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实验一 拉伸、压缩实验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熟悉: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设备的操作。 2

6、掌握:材料拉伸、压缩时两类典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应力特征值。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 1、*测定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及截面收缩率, 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 2、*观察这两种材料的拉伸过程和破坏现象、绘制拉伸时的力-变形曲线。 3、测定低碳钢压缩时的屈服极限,铸铁压缩强度极限。 4、观察断口特征,分析破坏原因。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实验内容讲授,操作方法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等。板书设计:主板书 (知识点)受力图等副板书 (注意事项等)讨论、思考题、作业: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参考书目: 1、本校自编的材料力学实验指

7、导书 2、金保森等编,材料力学实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王杏根等主编,工程力学实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刘鸿文等编,材料力学实验(第 2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教师姓名:冯辉荣 职称:副教授 年 月 日福福 建建 农农 林林 大大 学学 教教 案案编号:034 课时安排:2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的测定,扭转实验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 熟悉:扭转试验机等仪器设备的操作。 2 掌握:电测法。 3 了解:剪切屈服极限、剪切强度极限。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

8、点): 1、测定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剪切强度极限。以及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 2、分析比较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受扭转时的变形和破坏特征。 3、*用电测法测定弹簧钢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教学方式、手段、媒介:实验内容讲授,操作方法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等。板书设计:主板书 (知识点)受力图等副板书 (注意事项等)讨论、思考题、作业: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参考书目: 1、本校自编的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2、金保森等编,材料力学实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王杏根等主编,工程力学实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刘鸿文等编,材料力学实验(第 2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教师姓名:冯辉荣 职称:副教授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