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常见疾病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5431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鳝常见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鳝常见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鳝常见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黄鳝常见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鳝常见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鳝常见疾病(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疾病黄鳝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种类有:出血病、赤皮病、肠炎病、烂尾病、打印病、发烧病、梅花斑疹、水霉病、白皮病、萎瘪病等。1、发热病1.1 病因和病症此病主要发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度大,运输时间长,体表粘膜被水中微生物分解, 大量耗氧,放出热量,造成水温剧增 (可高达 50),使底层黄鳝缠绕成团致死,死亡率有时可达90。1 2 防治方法在运输前先经蓄养, 勤换水,使黄鳝体表泥沙及肠内容物除净,气温 2330情况下,每隔68 小时彻底换水 1 次,或每隔 24小时,在水平施放一定量的青霉素,用量为每25 升水放 30 万单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2 肠炎病2.1 病因和病症投喂腐烂变质食物、饥饱不

2、均、免疫下降、养殖密度高和水质恶化均可引起此病。病鳝行动迟缓,全身发黑,尤以头部明显,腹部膨大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变紫, 轻压腹部有黄水或脓血流出, 病鳝食欲下降, 肠内无食,局部或全部肠管充血发炎,短期内死亡。2.2 防治措施:用 10g/m3生石灰或 1g/m3漂白粉交叉消毒水体, 每半月使用 1 次;加强饲养管理。投喂饲料做到“四定”,不投喂腐烂变质饲料,及时清除粪便残饵,防止水质恶化;饲料内加抗菌素,按饲料重量计算,交叉使用下列物品: 0.2%-0.5%土霉素、 0.1%-0.2%呋喃唑酮、 0.1%氟哌酸,连喂 3-5d;对病鳝应内服与外用药同时使用, 也可用 0.2 0.3g/m3

3、禽用红霉素全池泼洒;每 50kg 鳝鱼用大蒜 100g、食盐 200g,分别捣烂溶解拌饵投喂,连喂3-5d。3 细菌性皮肤病(赤皮病)31 病原和病症赤皮病一年四季都要发生,59 月份为流行季节。是目前发生较严重的疾病, 大小鳝均患, 多为捕捞或运输造成外伤, 细菌侵入皮肤而引起。病鳝体表发炎充血,尤以腹部和两侧最明显,呈块状,食欲下降,活动减少,严重时毛细血管破裂,全身发红,粘液脱落,肛门红肿渐以紫。以病后短期内死亡。3.2 防治方法用 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应保持水位 10cm左右; 用 2g/m3五倍子煎水全池泼洒,连续2-3d,或用生石灰和“鱼康泰”洒池,效果较好;饲料内拌药物,如

4、三黄片、磺胺药、红霉素,池内浸沤枫树蓖麻叶。用1千克鱼康乐 1 号添加于 100 千克黄鳝饲料中掺拌投喂,每天1 次,37 天为 1个疗程。4 烂尾病4.1 病原和病症是鱼尾部感染产气单孢菌而引起的。在密集养殖池和运输途中容易发生,病鳝尾部充血发炎,继而肌肉坏死腐烂,以致尾部骨肉烂掉,尾脊椎骨外露。严重影响黄鳝的生长,烂尾病不易致死,但易并发其它细菌性疾病。病鱼反应迟钝,头伸出水面,严重时尾部烂掉,尾椎骨外露,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4.2 防治方法运输过程中,防止机械损伤。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改善水质与环境卫生条件,避免细菌繁殖。病鳝单独处理,用土霉素、磺胺药拌饲料投喂, 0.2g/m2 呋喃唑酮

5、全池泼洒,或 0.25 单位/mL 的金霉素,连续使用 3-5d。金霉素药液浸洗鱼体,浓度为每毫升025 单位。5 水霉病5.1 病原和病症在放养初期,由于操作不慎,体表受伤而感染,肉眼可见到伤处长霉丝。5.2 防治方法一方面立即加注新水,一方面用食盐和小苏打(前者每百升水加 2 5 千克, 后者每立方米水体用量20 克) , 全池泼洒,同时每立方水体用0 203 毫升的杀菌红全池泼洒直到病愈。6 打印病(腐皮病)6.1 病原和病症该病是成鳝阶段的主要疾病,多发生在在土养殖,好发于高温季节。初期鳝体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黄豆大小的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肌肉腐烂,直至露出骨胳和内脏。6.2 防治方

6、法全池泼洒 10g/m3生石灰或 1g/m3 漂白粉,每半月交叉使用1 次;病烂处涂高锰酸钾粉或用毛笔沾1% 高锰酸钾溶液; 用 0.2g/m3 呋喃酮或 0.3g/m3“鱼安”或红霉素25 万单位 /m3(片剂需研碎 ) 全池泼洒,连洒 3-5d,同时内服磺胺或土霉素;将蟾蜍剥皮放入鳝池,或泼洒蟾酥。7 白皮病7.1 病原和病症本病也是一种皮肤病,病原是白皮极毛杆菌。白毛病与烂尾病一样,发生在黄鳝尾部,只不过该病多发生于幼鳝期间。表现为尾部发白,病灶处无黏液,病鳝行动较慢,人们只要用手抓它便一抓即着。流行季节为58月之间,死亡率可达60% 以上。7.2 防治方法 (1)每 50 千克黄鳝口服

7、土霉素5 克,连续 3 天为 1 个疗程,连续 3 个疗程。(2)中药合剂泼洒艾叶 1000 克、地虞子 100 克、苍术 150克、并头草 250 克、百合 50 克、大黄 30 克,另加苯甲酸 20 克混合后以 70温水浸泡 48 小时,均匀地挤药汁于 30 平方米的黄鳝池中, 并注意观察, 如黄鳝无反应, 23天后换水、换药,一般2 次可可愈(该方可挤汁35次) 。8 梅花斑状病8.1 病因和病症此病病因不明。在长江流域一带常发生在7 月中旬,病状为黄鳝背部出现黄豆大小的黄色圆斑。8.2 防治方法在饲养池里放养几只蟾蜍 (俗称癞哈蟆) 。已发病者, 可用 12 只蟾蜍(池面积大,可多用几

8、只),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反复拖几次,12 天后即可痊愈。9 萎瘪病9.1 病症和病因又称消瘦病病因放养密度太大,规则参差不齐,争食太强,饵料不足,营养不够所致。患病鳝鱼独游,体色发黑,消瘦、头大、身细。9.2 防治方法同一鳝鱼池规格整齐,防止争食。放养密度适宜,密度过大,应及时分池。饲料要求营养全面、丰富,投均匀,满足鳝鱼摄食生长。10 出血病的防治10.1 病原和病症江苏宝应县科委凌天慧以及南京农业大学徐福南等,于1990年发现了国内外均未报道过的黄鳝败血型疾病,暂称黄鳝出血病。通过解剖和显微镜观察, 证实该病是由“气单孢菌”引起的出血病, 对黄鳝人工接种 “气单孢菌”毒株,发病症状与原发症状完全相同,接种后91小时,黄鳝全部死亡。剖检可看到病鱼皮肤及内部各器官出血,肝的损坏较严重, 血管壁变薄, 甚至破裂。从病理学来分析,这是由于“气单孢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102 防治方法每 100 千克饲料添加汉宝出血停250克,每日 2 次,连用37 天。病鳝用 0.25g/m3 的金霉素或呋喃唑0.8g/m3 全池泼洒,或将大黄片1% 3% 拌入饲料投喂,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