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择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5112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择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择题(后附参考答案 ) 1.宋太宗淳化三年(992 年) ,朝廷昭示: “ 国家开赏举之门,广收罗之路 如工商、杂类人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这反映出宋朝的科举制度A. 取消了对应试者身份职业的限制B. 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C. 是普通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D. 选拔官员的方式不断更新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 世袭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 的演变过程。 下列描述与 “ 科举制 ” 相关的是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B.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C. 龙生龙,凤生凤D. 立嫡以长不以贤3. “ 宋沿唐制, 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

2、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 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4.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它们相似的作用是A. 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 扩大了统治基础C.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 实现了选贤任能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 ,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中涉及到的选官制度分别是A世官制和科举制B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C 察举制和科举制D科举制和八股取士制6. “ 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

3、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 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A.选拔人才存在缺陷B.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C.考试内容较为繁多D.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7.南齐书孔稚珪传云:“所奏缪允者,宜写律上,国学置律学助教,依五经例, 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由此可知南朝时期A已经不再推行九品中正制度B出现考试选官的科举制C世家大族已失去选官垄断权D可以通过学校试经入仕8.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 衙门任职 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一制度是A. 监察制度B.

4、科举制度C. 九品中正制D. 察举制9.据史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 为时豪所抑” ,升官无望,感叹 生不逢时,王沈所处时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可能是A禅让制B九品中正制C世官制D科举制10.历史学家钱穆指出“ 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 之特权阶级 ” 。他所指的这一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1.魏晋南北朝的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 征辟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12.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

5、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13. 宋元以来,南方士子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明朝洪武三十年殿试中,产生进士51 人,全部是南方人。 朱元璋大怒, 将主考官以下大小官员制罪。之后逐渐形成南北方按比例分南北榜录取的制度。南北分榜录取制度的实行A强化了文化专制 B促进了南北方经济协调发展C平衡了南北势力 D有利于科举制的公平和公正14. 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 才学出众 ) ,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 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 。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A品行、才

6、学 B家庭背景 C 个人声望 D考试成绩15. 任恒俊在晚清官场规则研究一书中这样论述:“科举制度的创立,的确是一项举世罕见的发明和创造,简单明快地解决了选拔官员的标准问题。贫寒人家的子弟只要通过苦读,可以进入官吏队伍。无疑, 科举使社会管理这方面的机制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其形式增加了一些公正的色彩。 ”作为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确立的选拔标准是A品德和才能 B 家族声望C先代功绩 D个人文化素质16. 白钢在中国政治史中说,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宋代的科举制实行“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 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

7、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下列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唐代行卷制注重考生平日作品,不易选拔人才B宋代的糊名制杜绝了请托造假等科场舞弊现象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进一步僵化D加强了对官吏选拔的控制,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17.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项目50% 以上的进士43% 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18. 某一历史时期尚书仆射刘毅说:“今之中正, 不精才实, 务依党利, 不均称尺, 务随爱憎,

8、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19. 汉书记载: “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 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0. 据研究,唐代荐举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水乳交融,难分因果。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据此可以推断当时A士族垄断仕途B科举制度形同虚设C选官方式多样D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21. 南齐书孔稚珪传云:“所奏缪允者,宜写律上,国学置律

9、学助教,依五经例,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由此可知南朝时期A已经不再推行九品中正制度B出现考试选官的科举制C世家大族已失去选官垄断权D可以通过学校试经入仕22.17 世纪西方认为: “ (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察举制D科举制23.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 “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B科举制弊端严重C户籍制度的不合理D移民制度的僵化2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表明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C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B A B C B D B B D C D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D D C D B C D D A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