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文言文答案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3897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文言文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文言文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文言文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文言文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文言文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 桃花源记 1、陶渊明东晋(或晋或晋代) 2、类交错相通通“邀”, 邀请愉快的样子 3、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 之类。 (重点考查“俨然”“属”的理解,语言表达1 分) 村中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重点 考查“语”“足”的理解,语言表达) 4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豁然开朗、世外桃源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社会风尚”回答。或围绕“美丽富 饶,和平安宁,自由快乐,尊

2、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等回答也可。 8、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 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9、B(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 二、短文两篇 1、 (1)博学的人( 2)亲近而不庄重 2、C 3、 (1)没有(嘈杂)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的公文劳累身心。 (2)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托物言志;(正面)赞美莲的形象。 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洁身自好正直品德 5、示例 l :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 具

3、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 2:梅花, “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 困难的精神。示例3: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 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 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三、 大道之行也 1、C 2、D 3、 (每句中的加点字翻译正确1 分;句意翻译正确 1 分。 ) 因此人们不单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单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译成“因此 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 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也可。 ) 对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是自己要私藏。 4、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

4、安居乐业。 全社会货尽其用, 人尽其力。 5、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四、 核舟记 1、 (1)上下 (2)类似 (3)同“屈”,弯曲(4)分明可数的样子 2、 (1)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2)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 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3张潮虞初新志奇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用料体积小;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 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2 五、 三峡 (一) 1、郦道元 2、(1) 真(或实在 )(2) 寂静(3) 连续(4) 快( 5)逆流而上( 6)通“缺”空缺,中 断 3、 (1)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

5、之间,常有悬泉 瀑布飞流冲荡。 (2) (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3)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 或“也没有这 样”) 快 (4)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5、A 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7、 “睛初霜旦 , 哀转久绝”三峡秋天凄清肃的气氛 8、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9、B 10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李白。 1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吴均。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 12、 (1)描写对

6、象和写法相同: 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 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13、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 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 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 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二)三峡与答谢中书书对比欣赏阅读 1(1) 有时。 (2) 飞奔的马。 (3) 消失。 (4) 全,都。

7、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是欲界之仙都 3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 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4(1) 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大叫,身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六、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 1、陶弘景;华阳隐居;信 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 2、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1) 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4、(1) 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3) 月光照在庭院

8、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 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4)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5)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5 、(1) 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3 (2)山川月色( 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七、观潮 一、选段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写出了 海潮的雄奇壮观、突出了潮水雄伟壮观的特点 、用杨诚斋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的概括,既呼应了第一句, 又为下文做了铺 垫 4、比喻: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声如雷霆。夸张:际天而来,吞天沃日。 二、既而尽奔腾分合

9、五阵之势水兵作战技艺娴熟 、弄潮健儿的英姿勇猛矫健灵活旗尾略不沾湿。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前者生动地表现了水兵作战的英勇和技艺的娴熟,后者突出战斗的激烈 三、1、m ng ch ng、g、 qi 2 、(1)方:当 , 时。 (2) 仅:几乎,将近。 (3) 弄:舞动。标:树立、举。 3、 (1)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 (2) 、突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4、观潮人数众多,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从侧面映衬了江潮和水 上表演之精彩。 八、 湖心亭看雪 1、 陶庵梦忆张岱陶

10、庵明末清初 2、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描 3、( (1)通“桡”,撑,划( 2)焉得:哪能( 3)等到( 4)完了,结束 4、(1)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皮衣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去看雪。 (2) 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空与云朵、山峰、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 一片。 5、运用白描手法,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抓住事物的特征,颇有韵味。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 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和神。 6、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7、 (1)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 俗的生活态度。 (2)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8、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 寒冬静默图。 9、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 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10、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11、不多余。这是辟出另一境界,让人有一种喜逢知己的感觉。属侧面烘托,突 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