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学(复习)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82096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资源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植物资源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植物资源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植物资源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植物资源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资源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资源学(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植物学习内容概述 一、植物资源的概念 二、我国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概况 4.开发研究动态:药用野生植物: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收集区,对主要资源进行药理和疗效试验;防癌抗 癌植物资源筛选;治疗疑难疾病获得显著效果。 保健品开发:苦丁茶、青草药制品、 野生果用资源方面:探明其含有特殊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食疗效果 植物农药: 杀虫植物:苦参、毛茛等植物所含的生物碱盐、 皂甙,黄酮及挥发性物质; 杀菌植物:菊科、松科等植物中提取挥发性油,亦可直接用于病害防治。 食用植物色素:越桔红、玫瑰茄红、栀子的多种制品,紫胶色素等也研制成功。 5.我国植物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源破坏严重:砍树、砍枝、摘果、

2、采叶,甚至、挖根、剥皮等杀鸡取卵的采集办法。 未完善加工工艺技术:多为半成品或低品位的产品,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缺乏应有的竞争力。盲目开发:在未探明社会需要量、社会购买力水平和资源生产量的情况下,一哄而起。 忽视综合开发与利用:忽视植物多功能综合利用,许多植物含有几种特殊的有效成分,只 利用其中的 1、2 种,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野生植物资源普查:评价资源利用价值,制定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野生植物产品的深、精加工:加工工艺,要提高测试手段和有效成分的分析技术。 良种选育、配套的生产技术。 开发重点: 地方特色的名、特、优野生药用、果用。 植物

3、农药的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蔬菜栽培与开发利用。 三、国外对植物资源研究的概况 1.基础研究 欧洲:对芳香植物的研究较深入。 日本:野生植物的染色体、化学成分研究较多,特别对抗癌植物的筛选研究。 美国:筛选出与地中海地区野生的长角豆中所含半乳甘露聚糖胶相同成分的瓜尔豆, 保证了美国在二战期间造纸工业的正常生产,促进了美国石油工业和糖业工业的发展。 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在食用菌研究上成果突出。第一章 植物资源的分类六、参考华东师范大学马炜梁的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的分类,将野生植物资源分 为: 食用植物; 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饲料植物;有毒及毒品植物.后面我将按照这一分 类系统介绍野生植物资源。 第二

4、章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第一节、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1. 再生性: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植物具有不断的自 然更新和人为繁殖的能力,它是植物资源的基本属性。 2.可解体性:植物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而导致某些植物减少,以至绝灭的特性。 3.分布区域性:地球上不同区域地理、气候、土壤等特性的差异,决定了植物资源分 布的区域性。 4.用途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植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是 我们对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重要依据。 5. 近缘种化学成分的相似性:其理论依据进化论和遗传学理论。 6.分散性:植物资源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具有分散于其他种群的特性。 7.复杂性:也就

5、是前面提到的“植物资源的相对性” 。 8.采收利用的时间性:植物资源的采收,主要依据其个体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决 定资源植物采收的时间。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 。说的是茵陈蒿只有在早春 采收才有药用价值。 不同的资源植物,采收时间不同,起决定作用的指标即“有效成分的含量” 。 9.可栽培性。 第三节、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1.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 永续利用:发挥野生植物资源优势,有计划而合理的采收、挖掘、砍伐和剥取,使野 生植物资源永远保持其资源优势,以利永续利用。 人工栽培:利用农业和生物技术先进手段,进行引种驯化、人工栽培、组织培养及采 用遗传工程技术,使一些稀少、

6、珍贵的植物资源迅速增加其数量、提高质量,为植物资源 的开发利用扩大或建立原料基地。 产品:通过提取、加工、精制等工业途径,使植物资源按市场需要形成名优新产品。 综合开发:采取一物多用综合开发途径。如山楂果在加工食品的同时,还可生产活性炭。 2.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在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基础上,维持最高产量的原则。局部利用与整体利益统一的原则。 生态利益大于其他一切利益。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不断 开发新资源的原则。3.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步骤与方法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内容: 野生植物资源名录:以科为序,有学名、中名、俗名、生境、分布规律、经济利用部 位。 主要野生资源植物

7、储量(三个方面): 经济储量:指某种资源植物可利用部位,符合有关质量标准的重量。 总储量:指调查地区内某种资源植物现存经济储量之总和。 经营储量:指总储量中,可能采收利用的部分。 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图:把野外工作业务底图的调查要素绘到地形图上。 制定开发利用 规划。 确定生产工艺流程。 开展引种驯化与栽培工作几个原则: 气候相似原则; 北种南引比南各北引容易成功;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容易引种成功,其中一年生草本 植物比多年生草本植物更容易引种成功。 第三章 食 用 植 物第一节、淀粉与糖料植物一、概述 糖类: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可以直接用作能量和生长。淀粉:植物细胞中不溶性碳水化合

8、物,是能量的贮藏形式,也是人类主要的粮食资源。 淀粉用途:利用淀粉的糊化温度、膨胀度、粘度稳定性、糊的稳定性等特性,在食品、 粘接剂、造纸、纤维等领域广为利用;在医药、印染、铸造(砂型)、印刷油墨的干燥 剂等方面。据统计其用途已达 200 种二、淀粉植物主要有: 1.禾谷类植物:“五谷”是世界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中尤以小麦、水稻和玉米最为重要。粟(小 米或谷子)、燕麦、大麦、高粱、青稞等也是很重要的粮食。 2.薯类植物:甘薯(Ipomoea batatas 属旋花科):食用、酿酒和饲料资源。并富含 抗坏血酸。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属茄科) 。木薯(Manihot esc

9、ulenta 属大戟科) 。3.芋类植物:主要指天南星科芋(Colocasia esculenta)和魔芋芋:球茎供食用,叶柄 可作蔬菜。 魔芋:块茎可制作魔芋豆腐,供蔬食,亦可入药。 4.其他淀粉和糖料植物:常见约 50 余种。 板栗、枣、柿为我国特产的三大“木本粮食植物” 。 另外,蕨、芡实、莲睡莲、野葛、百合、粉菝葜、等是常见的淀粉类资源植物。(10) 菱角 Trapa bispinosa Roxb. 菱科植物,水生, 第二节、蔬菜植物一.栽培蔬菜植物:二.野菜植物资源:野菜植物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如荠菜、蕨(拳菜)、藜等。有一些是野生状态驯 化的,如落葵(木耳菜,落葵科)、荠菜等。 1

10、、蕨:属蕨类植物门蕨科。幼叶称蕨菜,又称拳菜。可鲜食或做干菜食用。 2、鱼腥草:三白草科。 3、杜鹃: 4、荠菜: 5、落葵:落葵科, 第三节、果树植物 2.果树植物资源的分类 按用途分:鲜食类、加工原料、砧木和种质资源。通用分法: 据果实形态结构分类: 仁果类:核果类:坚果类: 浆果类:食用部分肉质多汁,种子小而数多。 柑果类 热带及亚热带果树类: 二、 主要果树资源植物 1.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 2. 2.核桃: 3.火棘(Pyracantha foutuneana):又称火把果,救兵粮,蔷薇科。可直接食用,也可酿酒。4.山楂(Crataegus p

11、innatifida Bunge):5.荔枝(Litchi chinensis):无患子科。果皮外具瘤状突起,食用部分为假种皮。6.龙眼(Dimocarpus longan):无患子科。果皮外瘤状突起在成熟时消失。食用部分为假种 皮。 7.中华猕猴桃:猕猴桃科。果实为浆果,可直接食用,也呆制果酱、饮料等。 8.花红(Malus asiatica):蔷薇科。与苹果一类。 9.东方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蔷薇科,聚合果。 10.高梁泡(Rubus lambertianus):蔷薇科,聚合果可酿酒,并具多种开发价值。 11.杨桃(Averrhoa carambola):酢浆草

12、科。南方水果之一。常有老茎生花现象。 第四节、饮料植物 我们今天最常用的茶、咖啡和可可,已成为世界 3 大饮料植物。 第五节、调料和油料植物 调料植物:葱、姜、蒜、花椒、茴香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植物。 油料植物:我国北方,大豆、芝麻、花生、棉子是主要的油料植物,东北的向日葵也已 逐渐成为重要的油料植物。南方的油橄榄、油棕。 添加剂:月见草等植物油已成为食品特殊风味的添加剂。 工业油植物:油桐、蓖麻等是主要的工业用油料植物,也放在此处介绍。 食品调味:芝麻油,又称香油,这种从胡麻科植物芝麻(胡麻)的种子榨取油。 植物油成分: 第四章 药用植物第一节 概述 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范围 调查种类、分

13、布和蕴藏量,更新、消长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最佳收获期、合理采收、多层次利用。 最佳收获期:有效成分含量,药用部位产量,加工生产率等综合指标高的生育阶段。 多方面的开发:如保健品、饮料、添加剂、甜味剂、花粉蜜源、香料、化妆品、鞣料、淀 粉、树脂、树胶、观赏、农药、驱避剂及饮料等。 多层次开发利用:紧缺、贵重、稀有植物,引种驯化与人工栽培;或需求量大的植物进行 制药工艺研究开发;药用价值与经济效益较高的植物寻找新药源与开发新品种。 研究药用器官形成与更新; 种群与群落的生境及演替规律; 有效成分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地产药材的特点及其形成因素等的动态规律, 保护与发展种质资源,提出科

14、学经营与管理方法。 从古本草学、近缘植物和民族植物药中寻找与开发植物性药材的新品种与新资源。 2.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概况 我国自北到南可分为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明显的地带性植被。药用植物资源 具有地区性的特点。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 华东地区: 华南和华中部分地区: 西南地区: 3.国内外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近况及发展趋势 (1)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和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2)历史 我国是开发利用药用资源最早、最完善的国家。我国古代的本草书籍,代表性有东汉的神农本草经 、唐代的新修本草 、宋代的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明代的本草纲目 、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 、 植物名实图考 等。 以

15、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拾遗 、 植物名实图考最具代表性。 李时珍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 800 多部书籍,完成近 200 万字的本草纲目 是我国 16 世纪以前药学知识的全面总结。 现状:建国后取得了很大成就。 第一、扩大了药用部位,向综合方面发展。 如人参的传统部位为地下部分,研究发生地上部分的有效成分也可开发利用。 除传统药用价值外,因具多种活性成分,通过研究,扩大了使用范围。 第二、药用原料有了新的进展。 生产激素的甾体原料植物的野生资源进行了分布、生态、蕴藏量、资源的保护与更新等 研究。如从国产 80 种薯蓣中,盾叶薯蓣和穿龙薯蓣是较理想的原料。 第三、进口药代用品有了突破。 通过植

16、物学、化学、药理学及临床等的研究,已成功在我国植物区系中找到一批进 口药的国产资源,且大部分已投入生产,如: (2)国外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近况 目前世界上对药用植物比较重视的国家有日本、印度泰国、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及 一些东欧国家。 美国:一个肿癌治疗中心,在 1964 年至 1970 年,从世界各地收集高等植物 289 科进行 研究,分离出 48000 个提取物;收集低等植物 99 个科,分离出约 1000 个提取物。有的活 性物质已应用于肿瘤治疗,如春花碱、喜树碱等。 发达国家大量淘汰西药。仅 1972 年美国就宣布废止 369 种西药。 日本:把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的成就与药用植物学研究结合起来,学习和吸收中医 中药的传统经验和理论,开展汉药复方的研究。 对中药材如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