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栽培纯雌性华南型黄瓜新品种选育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81890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室栽培纯雌性华南型黄瓜新品种选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温室栽培纯雌性华南型黄瓜新品种选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温室栽培纯雌性华南型黄瓜新品种选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温室栽培纯雌性华南型黄瓜新品种选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温室栽培纯雌性华南型黄瓜新品种选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室栽培纯雌性华南型黄瓜新品种选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室栽培纯雌性华南型黄瓜新品种选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瓜是主要的设施栽培蔬菜品种。目前我国黄瓜设施栽培主要在单栋大棚、 日光温室及其它小型设施中进行,由于单栋大棚空间小,环境条件难以控制, 使蔬菜反季节生产仍然受到很大限制。加之现有单栋大棚顶高仅 25m,限制 了黄瓜、番茄植株的持续生长。为更好地改善生产条件,我国园艺设施正由小 型单栋向大型多连栋的方向发展。与大型温室设施的发展速度相比,大型设施专用品种的研究相对滞后。我 国现有的设施栽培黄瓜品种大多强调早熟性,未注重长周期持续结果特性的利 用。而且,现有黄瓜品种耐低温弱光性及耐热性大多数较差,不适合大型设 施条件下作长周期栽培。荷兰等发达国家的温室中均种植设施栽培专用的黄瓜 杂一代,生长势

2、旺盛,年产量达 50kgm2。目前,大型温室基本采用国外品种,种子价格昂贵。因此,随着大型连栋 温室的发展,迫切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专用品种。本文报道适于温室栽培的纯 雌性华南型黄瓜杂交组合 C96-06C96-03 的选育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从日本、荷兰引进了部分育种材料,同时利用本课题地方品种资源,通过 试种,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1 2 方法2 121 选育过程1998 年开始利用本所原有的黄瓜资源,又引进国内外黄瓜材料 50 多份,对 已有及引进资源共 160 余份材料进行了综合性状的评价,根据其性状进行单株 选择,通过杂交、回交、后代分离等手段获得一批纯

3、合自交系,其中母本材料 C96-06 是从本地华南型黄瓜材料与荷兰黄瓜杂交后代中经多代连续自交获得的 稳定自交系,该自交系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瓜 条绿色,无瓜把,全雌株率达 984,雌花节率达 999。父本材料 096- 03 是利用日本黄瓜材料,通过连续多代自交、分离获得的稳定自交系,生长势 强,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瓜条亮绿色,寡刺瘤,无瓜把,口感脆嫩。122 抗病性鉴定1221 黄瓜苗期霜霉病人工接种鉴定:感病对照为长春密刺,抗病对 照为津春 4 号。供试霜霉病菌源新鲜纯净无其它杂菌。接种方法:以采回病叶 经保湿重新长出新鲜孢子供接种用,用无菌水配制成孢子悬液,

4、浓度为 30005000 个孢子mL。接种前用载玻片萌芽法测定孢子活力,孢子萌芽率 75以上为有效。供试黄瓜品种播于消毒蛭石内,出苗后移苗于珍珠岩:泥炭(2:1)基质中。 3 次重复,每重复 10 株。待子叶展平采用点滴接种法接种,接种后黑暗保湿 12h,置室温(1825*(2)培养(接种后培养温度太高,子叶烧伤,故没有点滴接 种结果)。待到 2 片真叶期采用喷雾接种法接种,接种后黑暗保湿 12h,置室温 (1825)培养。霜霉病鉴定采用离体叶点滴接种法:取叶龄为 lOd 左右的健 康真叶,用定点法接种,每品种接种 3 片叶,每叶接种 3 点。接种后放入培养 皿内保湿,置室温(24-28)培养

5、。7lOd 后调查接种结果。1222 黄瓜苗期白粉病人工接种鉴定:供试材料有 C96-03、C96- 06、(C96-06C96-03)F1、宝杂 2 号,感病对照为长春密刺,抗病对照为津春 4 号、津研 2 号。供试白粉病菌源采集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采 标样新鲜纯净无其它杂菌。接种方法:从采回病叶经保湿重新长出新鲜孢子供 接种用,用无菌水配制成孢子悬液,浓度为 30005000 个孢子mL。接种前用 载玻片萌芽法测定孢子活力,孢子萌芽率 75以上为有效。供试黄瓜品种播于消毒蛭石内,出苗后移苗于珍珠岩:泥炭(2:1)的基质中, 待子叶展平采用喷雾接种法接种,接种后黑暗保湿 12h,

6、置室温(18-25“C)培养, 待大部分品种发病后进行第一次调查,以后隔天调查,以感病对照 5 级发病 50以上的那次为准。试验设 3 次重复,每重复 10 株。1223 不同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测定:在连栋温室内取相同部位的叶片用 L6400 光合测定仪进行,以比较品种间的光合特性差异。123 小区试验与生产示范2000。年开始将配制的 80 余份杂交组合作比较筛选,并同时选择优良组合进 行郊区小区试验和生产示范,通过 3 年的试验示范,最终选育出杂交组合 C96- 06C96-03。2 结果与分析21 植物学性状(表 14)(C96-06C96-03)Fl 连续 2 年春季栽培雌花节率达 10

7、0,表现为纯雌特性, 即使秋季高温季节种植,雌花节率仍可达 919,而宝杂 2 号雌花节率较低, 为 404(2002 年春季)(表 5),群体内花性分离较大,雌花节率低于 35的 植株比例达 418。同时,宝杂 2 号的开花习性随季节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 如春季雌花节率分别为 644(2000 年)、816(2001 年)及 404(2002 年),而秋季雌花节率分别为 309(2000 年)、93(2001 年)(表 5),一方 面说明不同年份花性差别较大,另一方面说明宝杂 2 号的花性对温光极为敏感, 即高温长日照易产生雄花,这是该品种不宜秋种的原因之一。表 5 不同年份及不同季节(C6

8、-06C96-03)F1 与对照宝杂 2 号花性特征Table 5 Flowering traits 0f(C96-06C96-03)F1and Baoza No2 in different seasolls of different years(C96-06C96-03)F。盛花期比宝杂 2 号提早 4d,因而具有早期产量高的潜 力。与对照相比,(C96-06C96-03)F。节间较长、茎较细。整个生长季节, (C96-06C96-03)F。植株长达 6m,总节数达 66 节,按每节一瓜,每瓜 140g 计,单株最大产量可达 92 妇,即春季一茬最大产量可达 23kgm2,目前该 组合春季产

9、量为 lOkg/m2 左右,因此,(C96-06C96-03)F1。仍有很大的增产 潜力,需要有相应的肥水管理等措施予以配套。同样生长环境下,宝杂 2 号植 株长度达 7m 多,主要是由于其雌花节率低,致使营养生长相对旺盛。22 抗病性鉴定苗期抗白粉病性鉴定结果表明,(C96-06C96-03)F。抗白粉病性极显著高于长春密刺,显著高于宝杂 2 号(表 6)。连续三年田间病害调查结果显示,(C96-06C96-03)FJ 均表现出抗白粉病,对照 宝杂 2 号 2002 年春季表现出感白粉病,其它年份田间表现抗或中抗白粉病(表 8)。由于连 栋温室地面铺满地膜,温室内湿较低,除 2002 年春季

10、有霜霉病发生以外,其它年份均极少 发生霜霉病,故 20002001 年未进行田间霜霉病的调查。*HR20,206023(C96-06C96-03)F1 光合特性由图可以看出,与对照品种 X-6 相比,品种 X-2 和 X-7 的光补偿点较低,说 明其比对照耐弱光。但随着光照的增强,品种 X-2 的净光合速率缓慢增长,高 于对照。而品种 X-7 和对照在 1500wnolm-2s-1 已达到饱和,以后则下降, 对照下降更明显。X-2 在 1500molm-2s-1 光强下净光合速率仍维持高水 平,说明 X-2 耐强光。24 产量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表 9),虽然不同年份及不同试验点产量有较大差

11、异, 但不同年份及不同试验点(C96-06C96-03)Fl 前期产量及总产量均明显高于对 照宝杂 2 号,产量增幅可达 50或更高,(C96-06C96-03)F1 年产量可达 1661kg/m2。25 杂交组合及亲本的特征特性(C96-06C96-03)Fl 品种特性:纯雌性 Fl,单瓜重 140g,瓜长 19cm,果 型指数 57,种子腔小于 12(内径外径 044),无瓜把,刺瘤少,白刺, 瓜棱少,瓜色绿,无空洞,无苦味,质地较脆,风味较浓(表 2表 4)。高抗白 粉病(表 8),中抗霜霉病(表 7)。亲本材料 096-06 的特征特性:为第一雌花着生节位第 2 节左右,雌花节率 达

12、999,其中纯雌株率达 984,单瓜重 167g,瓜长 20cm,果型指数58,内径外径 040,无瓜把,瘤小、刺少,白刺,无瓜棱,瓜色绿偏黄, 无空洞,无苦味,质地脆(表 2表 4)。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表 7、表 8)。亲本材料 096-03 的特征特性:第一雌花着生节位第 4 节左右,雌花节率达 846,其中纯雌株率达 750,单瓜重 200g 左右,瓜长 23cm,果型指数 65,内径外径 037,无瓜把,瘤小、刺少,白刺,无瓜棱,瓜色绿,无 空洞,无苦味,质地脆,风味浓(表 2表 4)。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表 7、 表 8)。3 结论31 育成的纯雌 f 生华南型黄瓜杂交组合(C

13、96-06C96-03)Fl 适于温室栽 培,单瓜重 140g,瓜长 19cm,果型指数 57,种子腔小于 12(内径外径 044),无瓜把,刺瘤少,白刺,瓜棱少,瓜色绿,无空洞,无苦味,质地较 脆,风味较浓。高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C96-06C96-03)Fl 前期产量及总 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宝杂 2 号,产量增幅可达 50以上,春秋两季栽培的年产 量可达 1661kg/m2。该组合适于秋季温室栽培,高温季节的雌花节率可达 91以上。32 净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C96-06C96-03)FI 的光补偿点比 宝杂 2 号低,说明其比宝杂 2 号耐弱光。但随着光照的增强,品种 X-2 的净光 合速率缓慢增长,高于对照。宝杂 2 号的光合作用在 1500molm-2s-1 的 有效光辐射下达到饱和,此后净光合速率下降明显。(C96-06096-03)Fl 在 1500tamlms-1 光强下净光合速率仍维持高水平,说明其较耐强光,可用 于夏秋高温季节栽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