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检测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81798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活与哲学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活与哲学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检测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学情反馈周练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64 分) 1.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推崇“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三分本事七分胆”。现 代流行语:“爱拼才会赢”。正是靠这股劲,很多人走上了成功之路。这些话强调了( )A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 精神不是万能的C 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做工作能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D 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 2010 年,起源于动漫的“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被视为网络影响力增强 和网络词汇“转正”的象征。网络热词现象出现表明( )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 世界

2、具有导向作用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A B C D 3.“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 ) 任何真理都有其使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 无限性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 A. B. C. D. 42011 年 3 月 19 日,安徽省涡阳县举行“与先哲对话老子文化高端论坛”。处下不争,是老 子的立身处世原则。“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A B C

3、 D 5我国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监测显示,2 月 15 日,第 24 周太阳活动期爆发最大级别耀斑, 引起了我国上空的电离层突然骚扰,导致短波信号的衰减甚至中断。有关部门提醒,应尽量避免 在此期间进行对无线电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依赖性较高的活动。这说明( )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们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们能够把握事物的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A B C D 6古代的拉帕努伊人曾在复活节岛上创造过辉煌和文明,但这种辉煌是建立在森林砍伐、土地 滥用、过度渔猎基础上的。欲壑难填终于导致环境承载力的丧失。15 世纪后,岛上的大棕榈树灭 绝了,森林的消失导致水土流失

4、,文明走向了终结。这个关于人类开发与生态关系的案例体现的 哲学道理是( )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自然界的物质性要求人们在改 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应坚持实践的观点 A B C D 7虽然 2010 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 110。这一看法表 明:( ) A同一事物存在不同矛盾 B量的积累是质变的前提 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D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8.幸福是什么?恋爱中的人说,幸福像花儿一样;远行的人说,幸福是家人一条关爱的短信;快 乐的

5、人说,幸福尽管抓不住,摸不着,但实实在在。上述观点说明了( ) A.幸福的感觉多种多样,离不开物质载体 B.价值判断因时因人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 D.世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9.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里蕴 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整体对部分具有统帅作用 B.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C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0阿联酋发明“人造雨”技术,人工制造出大量负离子,自动依附尘埃,在太阳光产生的强热上 升气流作用下,携带含有负离子的尘埃

6、粒子上升到了云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水滴, 无数的水滴最终会变成云,进而化作雨滴落到地面。这一发明,表明( ) 人工制造负离子是对尘埃的辩证否定 人们通过实践可以超越和主宰自然界 人们可以改造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人们可以按照实践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A B C D 11“与风竞速,京津城际上,他创造了中国第一速;星光夺目,国庆大典上,他把铁路人的风 貌向祖国展出。”这是北京铁路局“十大领军人物”评委会授予北京动车组司机李东晓的颁奖辞。这 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高速铁路的创造、发展,给予了李东晓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这告诉 我们,实现人生价值( ) 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需要埋头实干

7、,发挥聪明才智 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 B C D 12下图是某大城市统计部门 2010 年所做的项调查统计结果。图中信息反映了( )物质决定意识,幸福感的获得离不开一定物质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幸福感越强反映人 们收入越高矛盾具有特殊性,在不同收人阶段人的幸福感不同量变会引起质变,收入的不断 增加才能提升幸福感 A B C D 132011 年 1 月 26 日,第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开幕。世界经济论坛 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介绍年会主题时说,当今世界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 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认清

8、当前复杂多样的新形势,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 则是本次大会的重心。这表明( ) 物质决定意识,使客观符合主观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矛盾具有不平衡性,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A B. C. D. 14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北部海域发生 9.0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核泄漏,损失惨重,引发 人们思考。“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 10 年至 30 年左右, 但对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普通人来说,这种模糊预测法显然远远不够。这说明:( ) 大自然的变动规律无章可循人类仍不能准确掌握地震下一次“发脾气”时间

9、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世界上还有很多神秘领域无法让人们认识 A B C D 152011 年 1 月 18 日至 21 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 问。国家主席胡锦涛 1 月 19 日出席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奥巴马引用 中国谚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祝福两国,放眼 未来。下列名言与该谚语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陈谵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为东魏檄蜀文)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10、A. B. C. D. 16针对近年来频发的恶意拖欠劳动者报酬事件,2011 年 2 月 25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了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恶意拖欠劳动者报酬行为纳入刑法,加重对此类行为的惩罚力度。从 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0105 0610 1115 16 二、非选择题(共 36 分) 17. 有关媒体曾发表短评强调,“十一”长假,尽管有各种各样的遗憾、不足、差距、矛盾,但首 先还应承认,放长假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好事不一定完美,发现了美中不足,同样也是好事, 今后可

11、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 20 分) (1)上述短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8 分)(2)这一观点在上述材料中是怎样体现(12 分)18. 材料一:粮油价格上涨对城市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最近,国家抛售按最低价收购的 “临时储备粮”,有效地引导和稳定了市场。 材料二:市场人士指出,多年来,生产资料的涨价也是粮油价格上涨的一个成本动因;另外,不 排除一些粮油购销、加工企业,利用当前市场缺口,推动粮油价格上扬。为此,有关部门要加强 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打击不法行为,规范不当得利,既保障农民从粮食涨价中得到实惠,又保 障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6 分) 参考答案DABCB ACCBD DABC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