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1751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4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请回答 1415 题: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于2004 年 8 月 23 日结束了为期23 天、行程近2000 公里的科学探险考察,27 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14对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雨林土壤一般很贫瘠,养分容易遭受淋洗而很快丧失B.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在地上的植物体内C.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植物遭受破坏,土壤在高温、暴晒和暴雨淋洗下将很快出现荒漠化D.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优越,生物循环旺盛,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15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西高东低的地形,

2、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受暖流的影响大受寒流影响大纬度低,热量充足陆地面积宽广A.B.C.D.请回答 1921 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今后510 年,我国将以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山西等省区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19目前,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电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202004 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

3、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A.B.C.D.3导致区域间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差异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气候和植被B.土壤和植被C.气候和地形D.水文和地形图5地理界线P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温带季风区与亚热带季风区的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A BCD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36 题。3. 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A.库布齐沙漠 B.土默川平原C.呼和浩特市 D.阴山山脉4. 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

4、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A.地质条件稳定 B.年降水量增多C.灌溉条 件改善 D.黄河水量减少5. 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湿地破坏 B.森林锐减C.水土流失 D.土壤盐渍化6. 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 B.海拔 C.降水 D.热量我国平均每年有20 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 世纪 50 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 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1314

5、 题。13. 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上游水土流失严重蒸发和下渗引水灌溉A. B. C. D.14. 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减少15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湿地属于土地类型,不包含浅海区河流、湖泊属于陆地水体,不属于湿地C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稻田是人们引水灌溉形成的,不属于湿地16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A B C位于美国东南部的

6、田纳西河流域曾经是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后来经过该流域管理局 (TVA )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变了流域落后的面貌,并在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工业走廊。据 此回答 2628 题 26田纳西河流域以梯级开发为核心,主要是因为流域内( ) A 多山,河流落差大且水量丰富 B地形平坦,河水稳定 C自然差异大 D降水量大27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大规模的水电开发C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 16.8%、美国的 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的

7、结构(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图”,回答24-25 题。24. 甲、乙、丙、丁四种能源分别是指()A石油、煤、水电、天然气B煤、石油、水电、天然气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D煤、天然气、石油、水电25. 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A乙、 b B丁、 c C乙、 d D 丙、 d 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420 亿美元经济损失。联合国大会规定把每年的6 月 17 日定为 “世界抗击荒漠化日” 。据此回答57 题。6. 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全球变暖B气候干旱C水源短缺D人类活动8. 下列我国的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

8、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9. 要对“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卫星遥感 D.人工考察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 题4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变暖5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读我国某省区按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回答l 3 题。 1图中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最可能是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

9、多少3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形成的因素是 A久太阳辐射由南向北递减B地形南高北低C 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南多北少读图 1 “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 45 题:4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草原B苔原C硬叶林D针叶林5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固体废弃物污染C土地沙化D臭氧层破坏新华社消息: 中国科考队于2004 年 8 月 23 日结束了为期23 天、行程近 2000 公里的科学探险考察, 27 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阅读材料,回答1213 题12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

10、系统是图 1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亚马孙河 D亚马孙平原13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纬度低,热量充足A B2. 甲、乙两地 耕作制度A.海拔 B.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 B.C.冬季河流结冰 D.3.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河流流向 B.C. 纬度位置 D.4.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

11、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911 题。15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16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 “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112 题:17 “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D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防风固沙18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

12、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新浪网消息: 2010 年 8 月 1 日 5 时 30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中国“北斗”的问世和不断完善,将逐步打破美国GPS 一统天下的局面。据此回答2 3题。2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C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D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3下列不属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范畴的是()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1204030110乙甲图 1 B为行驶的汽

13、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C为飞行中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服务图 1 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读图完成5-7 题。5、关于三大自然区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纬度高,故热量条件最差B 乙区因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弱,故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C 丙区北部因降水少,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D 乙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6、三大自然区A都兼跨四个温度带 B都兼跨地势三级阶梯C都兼跨四类干湿地区 D都兼有种植业和畜牧业7、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河谷地区水源充足 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

14、力丰富 D河谷地区热量较好 来源:学科网 新华社巴西利亚2009 年 9 月 17 日电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巴西政府17 日宣布,拟立法严禁增加甘蔗种植面积,以保护亚马孙雨林免遭进一步砍伐。据此回答10 12 题。10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地势西高东低, 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平原面积广阔AB CD11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D开辟大型农牧场31 (12 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 万平方千米, 并以每年2460 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 18.51 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 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 7 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 亿亩。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