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那些忘却的记忆而作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1678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了纪念那些忘却的记忆而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为了纪念那些忘却的记忆而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为了纪念那些忘却的记忆而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为了纪念那些忘却的记忆而作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为了纪念那些忘却的记忆而作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了纪念那些忘却的记忆而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了纪念那些忘却的记忆而作(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纪念那些忘却的记忆而作如今,几十年的清朝电视剧的盛行,人们只记得满清的伟大、康乾盛世等等,溢 美之词无以言表, 而提起明朝时, 人们都想到的是黑暗恐怖的词汇,也许许多人 不曾去了解真相, 也不愿去找寻, 而我想要知道电视剧中描绘的满清盛世是否真 的存在,明朝又是否真的如此恐怖呢?关于明朝的资料并不是很多, 不少在满清文字狱的时候都抽毁、 销毁, 而消失了, 不过,也曾有外国人游历过中国, 从他们的记载中可以得知真相, 只是, 在今天, 这些资料依然是不完整的, 那么我们就从能找到的资料中看看当时的明朝和清朝 吧!曾德昭是耶稣会士, 1613年到达中国南京, 1636 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

2、成了 大中国志。他在中国呆了22 年之多,跨越了万历,天启,崇祯三个时代, 基本已经属于明朝灭亡的前夜, 但他所记载的中国绝不是清朝御用文人笔下,在 明廷极端黑暗腐败的高压统治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极端痛苦的场景。相反, 那时候的明朝依然是相当的富裕繁荣,在各方面都令人赞叹。“他们的住房因设计良好而便于住宿,整洁舒适”“他们种植许多蔬菜,供百姓常年食用”“他们在各地,即使小村镇,都有充足的肉食,全年最常食用的是猪肉,牛肉去 骨售卖,他们的鹿肉很少,也不怎么爱吃它”“中国大部分最好的商品都由此处(引者注:这里指的是广州)运往各地,因为 它是中国最开放和自由的交易地点。 且不说 6 个邻国的土著和

3、异邦人运走的各种 货物,仅葡萄牙运往印度、日本和马尼拉的货物,每年约有5300 箱各类丝绸, 每箱装有 100 匹真丝,天鹅绒花缎和缎子、轻料如半花缎、彩色单层线段,还有 250 块金子,及每块重 12 盎司的 2200块金锭,此外的货物还有瓷盘, 镀金器皿, 糖,中国木,大黄,麝香,, 即使长篇开列也不能尽举其名” “(浙江)论富庶它超过许多其他省,可以称作中国商品潮流的最佳源头。它的 特产是丝绸,无论生丝还是成品,也不管是茧还是原料,都运往各地。总之,中 国输出的丝绸,都产自该省”“南方九省的最后一省是南京,, 是中国最好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的精 华。, 其西部地区最富庶,盛产棉纱,, 仅

4、在常州城(Xanuchi)城及附属 广大地区,就有 20 万台织布机。 , 由于织布机小巧,一间屋子内常常安放许 多台,差不多所有的妇女都从事这种行业”“南京城 , 我认为它是全国最大最好的城市,优良的建筑, 宽大的街道, 风度 优雅的百姓, 以及丰富优良的种种物品。 它有令人惊羡的游乐场所, 境内人口众 多,, 各处能遇到拥挤的人群,街道难以通行。此外,无数的宫殿、庙宇、楼 塔以及桥梁,使城市显得非常壮丽。”“中国人天生好经商, 不仅从一省到另一省做买卖,获得大利, 甚至也在同一城 市做生意。商店里有的东西,街上几乎都有售卖。, 富有的商人信用良好,很 守时(葡人多年的经验证明了这点)”“中

5、国人爽快的赞颂邻国的任何德行,勇敢的自承不如,而其他国家的人,除 了自己国家的东西以外, 不喜欢别的东西。 中国人看见来自欧洲的产品,即使并 不精巧,仍然发出一声赞叹。 , 这种谦逊态度真值得称羡,特别表现在一个才 能超越他人的民族上, 对于那些有眼无珠、 故意贬低所见东西的人物, 这是一个 羞辱。”16、17 世纪时,中国与西方国家是各有所长,一方对另一方并没有形成一种优 势。而 18世纪,当欧洲已经走出“ 17 世纪危机”的低谷,经济全面复苏,海外 殖民扩张取得辉煌的“战绩”时,中国却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大倒退。尽管在18 世纪的欧洲一度掀起“中国热”,但同时对中国的批评已经开始。后来,在中国

6、 社会“停滞”论的一片喧嚣,什么原因使得中国遭受了大倒退呢?这是因为明朝灭亡后,满清殖民者成为了中 华大地上的统治者, 可是,满人害怕被汉化, 就像中国历史上那些异族被汉人同 化一样,所以,他们采取了手段保护自己,这就是“剃发易服”,这是针对汉人 而进行的惨绝人寰的屠齤杀,使得汉人成为唯一因为衣冠而被屠齤杀的民族!剃发易服的部分资料:公元 1636 年,也就是皇太极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翔凤楼召集诸王、贝勒、固山 额真、都察院官等重要官员, 让弘文院大臣宣读了金世宗完颜雍的历史,并借金 熙宗及金主亮废弃女真冠服,改服汉人冠,至金世宗始复女真旧制之事训告说: “先时儒臣巴克什达海库尔缠(即博士)屡劝

7、朕改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制 度,.朕试为此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宽衣大袖,左佩矢,右挟(jia ,xi e)弓,忽遇硕翁科罗巴图鲁劳萨(指雄鹰一般的勇士)挺身突入,我等能御 之乎?若废骑射,宽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后食,与尚左手之人何以异耶!朕发 此言.恐后世子孙忘旧制,废骑射以效汉人俗,故常切此虑耳。” 公元 16 38 年,也就是崇德三年,皇太极又下令;“有效他国(指汉族)衣冠束发裹足 者,重治其罪。”(东华录崇德三)“凡汉人官民男女, 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 男人不许穿大领大袖, 女人不许梳头 缠足。”(清太宗实录稿本卷十四)“传旨叫官民尽皆剃头”“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8、; 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多尔衮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江宁巡抚土国宝宣布:“剃发、改装是新朝第一严令,通行天下,法在必 行者,不论绅士军民人等, 留头不留发, 留发不留头! 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动!”屠齤杀汉人的部分资料:顺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宣大巡按金志远题本明清档案第十一册,A11- 20 中,更是由于“城破尽屠” ,只好请求释放剩下的5 个“无凭究拟” 的犯人。朔 州志也承认:“城破,悉遭屠戮”。昆山大屠齤杀, “总计城中人被屠戮者十之四,沉河堕井投缳者十之二,被俘者 十之二,以逸者十之一,藏匿幸免者十之一。”(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五一 兵纪), “杀戮一空,其逃出城门

9、践溺死者, 妇女、婴孩无算。昆山顶上僧寮中, 匿妇女千人,小儿一声,搜戮殆尽,血流奔泻,如涧水暴下”!(研堂见闻杂 记罚?lt;/FONT 南昌大屠齤杀, “妇女各旗分取之,同营者迭嬲无昼夜。三伏溽炎,或旬月 不得一盥拭。除所杀及道死、水死、自经死,而在营者亦十余万,所食牛豕皆沸 汤微?集而已。饱食湿卧,自愿在营而死者,亦十七八。而先至之兵已各私载卤 获连轲而下,所掠男女一并斤卖。其初有不愿死者,望城破或胜,庶几生还;至 是知见掠转卖,长与乡里辞也,莫不悲号动天,奋身决赴。浮尸蔽江,天为厉霾。” (徐世溥江变纪略)广州大屠齤杀,“甲申更姓, 七年讨殛。何辜生民 , 再遭六极。血溅天街 , 蝼蚁

10、聚食。饥鸟啄肠 , 飞上城北。北风牛溲 , 堆积髑髅。或如宝塔 , 或如山邱。 五行共尽 , 无智无愚 , 无贵无贱 , 同为一区。”(祭共冢文王鸣雷),“可喜 屠广州 , 孑遗无留 ; 逸出城者 , 挤之海中。”(倪在田续明纪事本末)屠齤杀很多,其余略。顺治二年( 1645)5 月 9 日,南京失陷时,当涂孙陶氏被清兵所掠,“缚其手, 介刃于两指之间,曰:从我则完,不从则裂。陶曰:义不以身辱,速尽为惠。兵 稍创其指,血流竟手。曰:从乎?曰:不从。卒怒,裂其手而下,且剜其胸,寸 磔死。”(明史卷303)满清统治者为了制止逃往,强化其1626 年颁布的逃人法,顺治皇帝,“有 隐匿逃人者斩,其邻佑

11、及十家长、百家长不行举首,地方官不能觉察者,俱为连 坐”。顺治六年又改为“隐匿逃人者免死,流徙”、“再行申饬,自此谕颁发之 日为始,凡章奏中再有干涉逃人者,定置重罪,决不轻恕”(清世祖实录) 文字狱方面的部分资料:清代始祖本系女真族, 世居东北宁古塔鄂多伦城。 于明初设建州卫。 到努尔哈赤 时曾受明朝封号, 为“龙虎将军” 。后逐渐强大, 改号“后金”。到皇太极继位, 为防汉族因金朝侵宋而对其持仇视态度,故又改国号为清。 入主中原统一华夏之 后,对前朝明人著作中称其为“建州奴酋”和“建州夷”深感不快,更对过去曾 称臣于明和曾受明封号这一事实耻于称认。于是便想尽各种办法来消灭明人著作 中的有关记

12、载。这就意味着要消毁大量有关图书和大设文字狱、编纂 四库全书 措施,镇齤压和消除汉族人民强烈的反清复明意识,以维护其独齤裁统治。 遂于 康、雍、干年间大兴文字狱,对汉族人民大行杀戮。譬如最骇人听闻的康熙时的 “明史案”,因庄氏明史案而被祸的有700家,被处死的有千余人,被发配的不 知多少,乾隆期发现有此书的仍被处斩; “戴名世案”: 戴名世本为清康熙进士, 官职编修,因其留心于明代史事, 访得明代遗老, 考求明代故事, 所著南山集 用了明代永历年号,为左都御史赵甲乔所弹劾。事下刑部,竟坐大逆伏法,株连 获遣者数十人。仅此二例,足见清代文化统治之严厉。且类似文字狱案,屡见不 鲜。犯者残遭杀戮,株

13、连九族;参与修订、作序,甚至刻印、售卖之人,也牵连 在内,残遭杀害。致使中国的文化事业倍受摧残。知识分子人人自危,写书刻书 小心翼翼。甚至书中“胡”、“虎”、“夷”、“狱”之类的字也不敢刻印, 以空白或黑钉代之。乾隆年间,弘历当政,为消除上述隐患,更是费尽心机,终于想出一条“以编纂 四库全书为名,搜尽全国图书,以消灭一切违碍文字,搞一个寓禁于征 的妙计”。从乾隆三十七年(1773 年) 起,一再发出访求遗书的诏旨,其求书目 的也在逐次诏旨中逐渐暴露无遗。首发诏旨中说: “今内府藏书不为不富,然古今来著作之手,无虑数千百家,或 逸在名山,未登柱史,正宜及时采集,汇送京师,以彰千古同文之盛”。第二

14、年再下诏旨云: “民间藏书,无论刻本、写本,都要借抄,抄后仍将原本还 给,岂可独抱密文不欲公之同好。既或字义偶有触碍,亦是前人偏见,与近时无 涉,何必过于畏首畏尾 “ 。并一再声明: “ 书中即有忌讳字面,并无妨碍,或有妄 诞字句,亦不过将书毁弃,传谕其家不必收存。”再后诏旨,真像毕露,说:“明季末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 必有抵触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并威胁说:“若此次传谕之后,复有隐匿 存留,则是有意藏匿伪妄之书,日后别经发觉,其罪转不能逭,承办之督抚等亦 难辞咎。”在清廷严辞恐吓之下,全国各地到处张贴黄榜,晓谕搜集,甚至明查暗访,唯恐 搜罗未尽、遣漏受责。乾隆一朝,半个

15、世纪有余,搜罗群书,全力以赴,意在把 全国图书一网打尽。各地搜获之书,陆续进呈,计得一万二千一百七十六种。这 一万余种古籍,最后焚毁约八千种。另有各地呈作四库全书底本者,由四库 馆审定,其中应焚毁者,由四库馆奏准销毁。二者相加,焚毁图书约万余种。加 之,民间为避祸自毁者更是不计其数。如此浩劫,世所罕见,让人痛心疾首。毫 无疑义,这势必禁锢人们的思想, 给出版印刷乃至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无形的 阻滞和桎梏。 仔细分析, 中国古代历代禁书、 焚书和文字狱给出版印刷乃至文化事业造成的危害远不止此。 中国自唐迄清一千多年居世领先的出版印刷业,何以 未能从新闻出版方面得以扩展?而今,满清这段对汉人而言,

16、 最野蛮最黑暗最残忍的时代已然过去,可是却是这 段历史对汉人的精神、 衣冠、文化等一切破坏力最大的时代,在今天却被人们忘 记了,成为了人人都向往、羡慕、称颂的盛世、美好的时代!这最屈辱的时代俨 然已是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为什么!这样的满清时代如何引得众人如此痴狂呢?看看所谓的“康乾盛世”吧,引用1 793 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一句话一目了然:“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 . 人们衣衫褴褛甚至luo 体.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诗人唐甄在山西做过知县, 亲眼目睹了清朝统治之下的痛苦生活, 他著有 潜书, 里面提到:“清兴五十年来, 四海之内, 日益困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 他亲眼看到山西妇女多无裤可穿,而“吴中之民多鬻子女于北方”。想要清穿的人儿啊, 你们想要穿越去做什么呢?做满人,去欺压汉人吗?还是做 汉人,被人欺压?!我的祖先啊, 为了汉家衣冠而死去, 而今天你的子孙后代却认贼作父,当满人的 奴隶不亦乐乎!满清的时代真的那么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