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双基训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81666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双基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琵琶行双基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琵琶行双基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琵琶行双基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琵琶行双基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琵琶行双基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双基训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琵琶行双基训练 一、选择题1加粗的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湓(p6n)浦口 琵琶(p2)行B贾(ji3)人 遂(su)命酒C悯(m!n)然 转徙(x!)D恬(ti2n)然 迁谪(zh6)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暂”字相同,两个“始”字不同。B两个“暂”字相同,两个“始”字也相同。C两个“暂”字不同,两个“始”字相同。D两个“暂”字不同,两个“始”字也不同。3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粗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相同。B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不同。C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不同。D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

2、两个“命”意思相同。4下列各句中不具备“互文”特点的一句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B主人忘归客不发C秦时明月汉时关D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5下面描写乐曲演奏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B“大弦”“小弦”两句既用“嘈嘈”“切切”这样的叠词摹声,又用“如急雨”“如私语”比喻,使乐曲旋律形象化。C“间关”之声,婉转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短时休止时,另外传达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更胜过

3、有声之乐。6从下面选出一个从侧面描写琵琶弹奏精彩的句子。 A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D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二、填空回答7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明年秋_铮铮然有京都声_穆、曹二善才_年长色衰_委身为贾人妇_、_使快弹数曲_曲罢悯然_因为长句_、_凡六百一十六言_、_寻声暗问弹者谁_(11)低眉信手续续弹_(12)整顿衣裳起敛容_(13)秋月春风等闲度_(14)老大嫁作商人妇_(15)去来江口守空船_(16)又闻此语重唧唧_、_(17)凄凄不似向前声_8默写_,犹抱琵琶半遮面。嘈嘈切切错杂弹,_。别有幽愁暗恨生,_。东船

4、西舫悄无言,_。同是天涯沦落人,_,形容音乐忽然爆发、激越雄壮的两句诗是:_,_。9诗中有些环境描写的句子很好地烘托了气氛,试分析其作用。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_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_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_10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到五烈士遇害时,有一段这样的话:“原来如此!”这里的感叹号和省略号有着特殊的表达效果。白居易琵琶行中能揭示出这种表达效果的两句诗是“_,_。”11怎样评价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_1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3“别有幽愁暗恨生”中“幽”能否换成“忧”?为什么?_14“今夜闻君琵琶语”

5、中“语”如果换成“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_三、阅读训练15下面是一首白居易写的另一首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试与琵琶行作比较: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思想内容相同点:_不同点:_表现手法相同点:_不同点:_参考答案1B 2C 3B 4B 5A 6B7第二年 铿锵脆亮 乐师 容颜 托身,这里指出嫁 商人 畅快 忧郁的样子 于是作了 七言诗总共 字 轻声地 (11)随手 (12)整理 (13)随随便便地、轻易 (14)

6、年纪大了 (15)走了以后。来,助词,无义 (16)更加叹息声 (17)刚才8千呼万唤始出来 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无声胜有声 唯见江心秋月白相逢何必曾相识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9渲染诗人送客时落寞伤感的情绪侧面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音乐魅力烘托了琵琶女所处的孤独寂寞的环境10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11琵琶女这一女主人公形象塑造得非常生动真实,并且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们的悲惨命运。12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反映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贬谪九江后的苦闷与凄凉的心境。13不能。诗中“愁”即忧愁,不须再用“忧”

7、;“幽”是深的意思,用“幽愁”突出了演奏者郁积在胸的痛苦和乐曲强大的表现力。14“语”既指曲声,也含有琵琶女通过音乐所表露出的心曲,比“曲”的含义更深广。15思想内容,相同点:都写了乐伎歌女的悲惨命运,也都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同情。不同点:夜闻歌者只是较客观的叙述描绘,也没有交代歌女的身世。琵琶行写了琵琶女的身世,也有诗人自身遭遇的深切感受,反映的社会现实更为深广。表现手法,相同点:都用秋月来渲染气氛,都压入声韵,显示了两诗的基调的凄凉压抑。不同点:琵琶行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难以言状的音乐;夜闻歌者只概括地写出歌者声调的“愁绝、凄切”。另外,琵琶行对琵琶女的外貌描写只作概括,而夜闻歌者对歌女的外貌描写却很细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