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复习---考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1384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药理学复习---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临床药理学复习---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临床药理学复习---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临床药理学复习---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临床药理学复习---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药理学复习---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理学复习---考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药理学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 临床药理学 :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是为了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的学科。2 药物效应动力学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效应以及作用机制的科学。3 药理作用 :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4 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后所寄发的各种机体变化称为药理效应5 治疗药物监测 TMD :是近 30 年来再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代动力学领域内兴起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 TMD 是药动学的方法对治疗方案及药效进行综合评价的手段,也是临床个体化用药的重要依据。6 以血浆总浓度作为药物在作用部位浓度的监测指标。7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是指最小有效浓度与最小中毒浓度之间的血药浓度,临床上常将此

2、范围称为药物治疗窗。8 不良反应 ADR:是指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在正常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对机体有害的反应,但排除治疗失败,药物过量,药物滥用,不配合治疗和药物误投。9 药物滥用 :是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反复使用能成瘾的药物,用药者采用自身给药的形式,导致发生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照成精神混乱和产生异常行为。10 药物依赖性 :是指某些精神活性物质(麻醉药或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连续使用能使机体产生依赖性。11 药物相互作用 :是指某一种药物作用于其他药物或化学物质的存在而受到干扰使该药的疗效发生变化或产生不良反应。12 相加作用 :是指联合用药时

3、,作用强度等于每种药物单独应用时作用强度之和。13 协同作用 :是指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其效应大于任何一种药物单独应用的疗效,大于两种药物的相加作用,即联合用药产生的效果超过单独用药效应的总和。14 增强作用 :指两种药物合用时,一种药物无某种生物效应,却可增强另一种药物的作用,指一种药物可是组织或受体对另一种药物的敏感性增强。15 拮抗作用 :是指一种药物部分或全部拮抗另一种药物的作用,合用时引起药效降低。16 儿童用药剂量 :应根据体重,体表棉结,发育阶段,代谢率,联合用药情况综合考虑。17 雌激素替代治疗ERT:是指给绝经后妇女适量雌激素,以缓解雌激素缺乏造成的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及生殖道,泌尿

4、道萎缩等症状。18 药物经济学PE:研究如何以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健康效果改善的学科。19 处方药 :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使用的药品。20 非处方药 :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21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22 伦理委员会 :为确保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权益,须成立独立的伦理委员会,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伦理委员会必须由从事医药相关的专业人员,非医药专业人员,法律专家及来自其他单位的成员,至

5、少五人组成,并有不同性别的委员。23 知情同意 :指向受试者一项实验和各方面的情况后,受试者自愿确认其同意参加该项临床试验的过程,须以签名和注明日期的知情同意书作为文件证明。二、问答题1 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 :包括安全性、临床药动学、临床药效学。2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机体方面:年龄、性别、精神因素、病理因素、遗传因素、昼夜节律性。药物方面: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给药间隔时间疗程、药物性互作用。其他因素:耐药性、吸烟、嗜酒、外界因素、外源性物质。3 影响需要浓度的因素 :药物本身因素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和工艺、药物相互作用等;机体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等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还包括遗传、

6、各种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4 实施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应该符合以下条件:血药浓度变化可以反映作用部位药物浓度变化。 药效与药物浓度的相关性超过与剂量的相关性。药理效应不能用临床间接指标评价。 已知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血药浓度监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精确性高,简洁快速。5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TDM :一、治疗指数低、毒性大、安全范围较窄的药物。二、体内消除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的药物。三、患有肝、肾、心脏等疾病。四、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五、合并药物。六、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七、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具有遗传差异的药物。八、其他。6 需要进行 TDM 的药物 :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毒苷。抗心

7、律失常药:普鲁卡因胺,丙吡胺,利多卡因,奎尼丁,胺碘酮。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扑米酮、乙琥胺。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阿米替林,丙米嗪,地昔帕明。抗躁狂药:碳酸锂。抗哮喘药:茶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其他抗生素:氯霉素,万古霉素。抗肿瘤药物:甲氨蝶呤,氟胞嘧啶。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抗风湿药:水杨酸。7.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给药个体化,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确定合理的给药的间隔时间,药物遗传学监测,判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8.根据药物

8、不良反应与药物制剂有无关系分类:A型不良反应, B型不良反应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性质分类: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依赖性,特异性反应,变态反应9.依赖性药物的分类 :麻醉药品 1 阿片类 2 可卡因类 3 大妈类;精神药物: 1 镇静催眠药及抗焦虑药2 精神兴奋剂 3 致幻剂;其他类:酒,烟草。10.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影响药物的分布,影响药物的代谢,影响药物的排泄11.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 影响药物对靶位的作用,改变电解质平衡,作用同一生理系统或生化代谢系统。12.类固醇激素避孕药的作用机制;1 抑制排卵 2 影响宫颈粘液 3 改变子宫内膜的功能和形态 4 改变输卵管

9、的功能13.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单用雌激素,适用于子宫切除不需要保护子宫内膜的妇女单用孕激素, 适用于绝经后症状重、 需用激素替代治疗但存在雌激素禁忌症的妇女雌、 孕激素联合应用, 适用于子宫完整的妇女; a.雌孕激素序贯应用,雌激素水平低导致性腺功能减退者;b 雌孕激素连续联合应用,适用于年龄大、不愿有周期性阴道出血的妇女。14.终止妊娠药物和治疗早产药物?终止妊娠药物子宫收缩药物主要有缩宫素、麦角新碱和一沙吖啶前列腺素,米索前列醇和地诺前列酮米非司酮治疗早产药物 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和利托君硫酸镁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15.临床四期主要任务?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

10、临床药理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托为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提供依据;临床试验: 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是对新药临床评价中最关键的一期试验,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依据;期临床试验: 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是新药得到主管部门批准试生产之后进行的扩大的临床试验,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

11、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16.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理作用:左旋多巴为DA 的前体,吸收入血后, 95左旋多巴在外周芳香族氨基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转化为DA,小部分 DA 可进一步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不良反应:胃肠反应,单用左旋多巴约80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心血管反应,用药初期约30的患者可出现轻度直立性低血压,少数患者可出现眩晕甚至昏厥,继续服药这些症状会减轻或消失;运动障碍,治疗2 至 4个月约 50、治疗 1 年时间约 80患者可出现傻笑、咀嚼、转动舌头等非自主异常动作;精神异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出现抑郁、激动不安、失眠、焦虑、幻觉、过度自信等症状;药效

12、波动,常表现为耗损现象和开关现象;蛋氨酸缺乏, 长期用药可导致蛋氨酸缺乏,故用药期间应当适当补充蛋氨酸;其他,左旋多巴可加重思维障碍,故精神病患者禁用。17.各类癫痫首选药物,以及苯妥因纳主治哪一类及不良反应?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复杂部分性发作,卡马西平全身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苯妥因钠、苯巴比妥、扑米酮、卡马西平;失神发作,丙戊酸钠、乙琥胺;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劳拉地西泮难治性癫痫,联合用药 .主治:临床上作为大发作的首选药,也作用于精神运动及部分性发作。不良反应:一般刺激症状,对局部刺激性较大,口服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和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症状, 饭后可减轻;

13、剂量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慢性毒性反应, a 牙龈增生, b 低钙血症、佝偻病、骨软化和骨质疏松,c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女性多毛症,过敏反应1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有哪些药物?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 噻嗪匹定、双嘧达莫和阿魏酸钠。 短暂性缺血发作时, 抗凝药物不作为常规治疗药物,但频繁发作时可用肝素或香豆素衍生物等抗凝药物治疗,以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率和预防脑梗死发作。19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 抑制药)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A受体阻断药)有坎地沙坦,缬沙坦,氯沙坦3.受体阻断药 :有比索洛尔,卡维地洛,

14、美托洛尔 4.醛固酮受体拮抗药 :螺內酯,依普利酮 5.利尿药 :氢氯噻嗪,呋塞米 6.强心苷 :地高辛 7.血管扩张药 :硝酸酯类,肼屈嗪,钙拮抗药,哌唑嗪,硝普钠8.其他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多巴酚丁胺,氨力农。20 高血压药物分类及举例 :1.利尿药 :氢氯噻嗪,呋塞米2.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 :可乐定,利美尼定( 2)神经节阻断药 :樟磺咪芬(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利舍平,胍乙啶(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1)ACE 抑制药 :卡托普利( 2)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氯沙坦( 3)肾素抑制药 :瑞米吉仑 4.钙拮抗药

15、 :硝苯地平 5.血管扩张药 :肼屈嗪,硝普钠。21 缺血性心脏病药物治疗原则: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选用降血脂药及抗血小板2.心绞痛的治疗主要考虑预防心肌梗塞和死亡,选用经典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硝酸酯类、受体阻断药及钙通道阻滞药;其次是缓解症状 ,减轻缺血及改善生活质量,选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血脂药物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3.心肌梗死包括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前者主要在于即刻缓解缺血症状和避免严重不良后果, 可选用硝酸酯类 受体阻断药及钙通道阻滞药对抗心肌缺血;后者主要在于保持和维持心脏功能,在血压正常情况下选用吗啡和哌替啶硝酸酯类,及 受体拮抗药缓解疼痛,用阿司

16、匹林合成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用普通肝素抗凝血治疗, 再无脑出血及内脏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用尿激酶,链激酶溶栓再灌治疗。22 动脉粥样硬化成用调脂药物举例:1.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洛伐他汀,美伐他汀。2.苯氧酸类 :吉非贝齐,非诺贝特, 苯扎贝特 3.胆汁酸结合树脂 4.烟酸及其衍生物 :阿西莫司 5.抗氧化剂 :普罗布考 6.多烯脂肪酸类 7.其他药物 :肝素,三酰甘油。23 糖尿病的分型,治疗原则,常用治疗药物分类:a.糖尿病的分型 :1.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其他类型 :包括营养不良性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糖耐量损害,妊娠糖尿病 b.糖尿病药物治疗原则( 1)控制血糖( 2)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治疗( 3)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治疗(4)口服降血糖药治疗实效的对策c.常用治疗药物分类:(一)口服降糖药物1.磺脲类降糖药物,如甲苯磺丁脲,格列齐特2.促胰岛素分泌药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二)胰岛素24 甲亢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特点以及不良反应:1.硫脲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