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望牛墩七夕文化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1340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5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望牛墩七夕文化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莞望牛墩七夕文化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莞望牛墩七夕文化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莞望牛墩七夕文化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莞望牛墩七夕文化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望牛墩七夕文化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望牛墩七夕文化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望牛墩七夕文化节:家家拜七姐男性也乞巧 2010年 07 月 26 日 11:12 广州日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 0 条望牛墩七夕贡案(图片来源:广州日报)望牛墩镇首届“七夕风情文化节”8月 15 日开锣望牛墩镇的“七月七民俗风情节”自2004 年至今已举办四届,今年该镇被评为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镇委镇政府对这一东莞市的重头节庆进行了重新包装, 改名“七夕风情文化节”。记者昨日获悉,首届“七夕风情文化节”将于8 月 15 日开幕。文/ 记者李少威图/ 记者卢政参与无界限望牛墩镇的“七夕贡案”在广东早已闻名遐迩,现在,离七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 间,该镇的“巧女”们早已忙碌起来

2、了。因为有十分扎实的群众基础, “七夕”已经成为望牛墩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如今 每年离农历七月七日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妇女们便已经开始制作“七夕贡案”。 在著名的贡案制作传承人中,还有男性的身影。在过去,按照规模大小,望牛墩“七夕贡案”分为三种。一是家庭贡案,每户人 家自己动手制作,用谷粒、米粒、彩纸筒和彩布做成各种精巧的小摆设、小型手 工艺品,展示牛郎织女的故事场景。 二是按照“七仙女”的传说,七家姐妹联合 起来,共同制作贡案。第三种规模最大,全村采取“轮猪”形式筹集资金。每年 乞巧节过完, 家家户户便合资买猪苗, 由村里的姑娘们轮流喂养, 用于次年七夕 杀猪卖钱作为制作贡品的资金。现在的贡案

3、制作,基本上是以村委单位,各户捐资,全村姑娘们一起动手。“废物”做制作材料这是一场环保、 精巧的“手工作业”, 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是平时视为“废物”的 东西,比如用干蒜衣制作荷花,用鸡蛋壳制作灯笼,用胶片、泡沫制成香蕉、火 龙果。当贡案制作完成之后,灯光亮起来,其精美考究令人惊叹。正呼应了宋代 杨朴的诗意: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望牛墩著名的乞巧艺人,有74 岁的黄衬妍、 63岁的陈杰芳,她们的作品都获得 过省里的大奖。而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68 岁的黄文正,他是一名心灵手巧的 男性。现在,广东省博物馆、 东莞市展览馆都有永久收藏的望牛墩“七夕贡案”,其艺 术水准受到了肯定。镇委书记:文

4、化是软实力的GDP望牛墩镇党委书记胡浩举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 望牛墩已从一个典型的水乡农业 经济镇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新兴工业城镇,工业经济勃兴,更加促进了文化、 教育事业的繁荣。今年首届“七夕风情文化节”将在8 月 15 日开幕,望牛墩镇 即将出版两本专门介绍该镇七夕文化民俗的书籍。“我始终认为,文化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GDP 。”胡浩举说,经济的发展离 不开传统文化底蕴的支撑, 和谐社会的建设更需要强大的文化支撑。“可以这样 说,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文化的繁荣,而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真正的现代文 明。”他表示,文化将成为今后望牛墩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首届全国 (东莞 ? 望牛墩 )七夕

5、风情文化节将于下月15 日在 “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望牛墩镇举行。向云驹表示 ,望牛墩乞巧贡案是纯正的“ 老百姓 ” 的艺术 , “山花奖 ” 作为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 ,也更应有针对性地将老百姓的艺术上升到国家的艺术舞台。望牛墩贡案制作队伍中, “巧男 ” 并不少见。苏仕日摄首届全国 (东莞 ? 望牛墩 )七夕风情文化节将于下月15 日在 “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望牛墩镇 举行。记者昨日从首届中国(东莞 ? 望牛墩 )七夕风情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文化节将整体纳入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中。12 大项活动发掘七夕文化 内涵望牛墩老人黄文正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过七夕。因为一到七夕节,孩

6、子们可以穿新衣 ,分果品 ,在乞巧供案上偷吃烧猪肉更是“ 美妙的回忆 ” 。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8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望牛墩从一个传统农业乡镇发展成为新兴现代工业城镇。望牛墩先后获得 “ 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 广东省民间艺术乞巧之乡” 、 “ 广东省教育 强镇 ” 、“ 广东省卫生镇 ” 、“ 东莞市文化建设达标镇” 、 “ 东莞市综治维稳先进镇” 等称号。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望牛墩的乞巧文化也得到保护和发扬。黄文正儿时喜闻乐见的望牛墩 七夕乞巧 盛会 ,被打造成七月七民俗风情节,先后于 2004 年、 2006 年、 2007 年和2009 年举办了共四届规模较大的七夕风情文化节,

7、并通过此项活动成功将望牛墩打造成广东省首个 “ 民间乞巧艺术之乡” 和“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而今年 ,望牛墩将举办首届中国(东莞 ? 望牛墩 )七夕 风情 文化节。该文化节不但规格比过去大幅提高,而且紧扣 “ 浪漫、和谐、发展” 三大主线 ,设有挖掘七夕文化内涵板块、体验七夕文化风情板块、展示七夕民俗及地方风情板块共12 大项活动内容。 全国民间文艺“ 山花奖” 决赛 ,全国七夕文化论坛,全国七夕风情楹联、 诗歌征集展览等高规格的活动也首次纳入这一节庆。15 部门联办高规格文化盛会据了解 ,首届中国七夕风情文化节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文化厅、广东

8、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东莞市委宣传部、望牛墩镇委、镇政府等15 个部门联合主办,同时被列入中国民协举办的“ 我们的节日 ” 七夕节系列活动以及“ 我们的节日 ” 东莞市系列文化活动。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向云驹昨日还透露,首届全国 (东莞 ? 望牛墩 )七夕风情文化节将整体纳入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中。向云驹表示 ,他第一次见到望牛墩的七夕民俗文化便感到非常震撼。在他看来,望牛墩七夕贡案 是值得向全国人民推荐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形式非常富有想象力,是用最原生态的形式把身边的原始材料变成有文化内涵的精致艺术品。与向云驹的盛赞相比,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叶泽驹则更加看重望牛墩镇对

9、七夕文化保护和发扬的坚持。望牛墩镇镇长叶孔新透露,为弘扬和保护乞巧文化,近年来望牛墩镇按照“ 挖掘、传承、保护、发展 ” 的八字方针 ,制订了立足长远的保护措施,开展了以收集整理“ 七夕贡案 ” 资料和馆藏为主的静态保护,以举办七夕风情文化节为主轴带动“ 七夕贡案 ” 乞巧艺术不断发展的动态保护 ,建立 “ 七夕贡案 ” 制作培训基地 ,成立 “ 望牛墩镇乞巧民间艺人协会”,培育 “ 七夕贡案 ” 制作队伍;将乞巧风俗列为中小学生美术、摄影、制作的实践课堂;设立老艺人、传承人的保护基金 ,改善老艺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待遇等措施。全国 30 多代表队厉兵秣马夺“ 山花 ”在“ 上海世博会广东周”

10、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上,望牛墩用米砌成的牛、茶壶,用珠片贴成的孔雀、用胶片贴成香蕉和用开心果壳做成的梅花这5 件做工精巧、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的 “ 七夕贡案 ” 手工艺精品正与醒狮、粤剧等文化瑰宝一起,展示广东灿烂的传统文化。“ 各路豪杰厉兵秣马逐鹿望牛墩,且看 ,山花奖 ? 花落谁家。 ” 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曹利祥形象地描述此次激烈的七夕文艺比拼。在此次七夕风情文化节上,来自四川、重庆、上海、江苏、广西、甘肃、云南、江西等共30 多个自治区、省、市代表队的民间七夕文艺精品将齐赴望牛墩,与望牛墩七夕贡案同台比拼,角逐 “ 山花奖 ” 。七夕风情 文化节组委会 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

11、冲刺山花奖,望牛墩感到压力也保有信心。在望牛墩镇乞巧节七夕贡案制作传承人黄文正看来,望牛墩七夕贡案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粹的基础上 ,近年来发展很快,尤其是形象场景的打造和声光电技术的应用,让望牛墩七夕贡案越来越能 “ 以假乱真 ”,越来越具观赏性。为何山花奖选择在望牛墩镇决出?向云驹表示 ,望牛墩乞巧贡案是纯正的“ 老百姓 ” 的艺术 , “山花奖 ” 作为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也更应有针对性地将老百姓的艺术上升到国家的艺术舞台。来源:南方日报望牛墩七夕文化节升格为国家级8 月 15 日至 17 日举行全国首届七夕节12 大活动迎八方来客本报记者许依寒离乞巧节还有 80 天的时间,忙碌的不仅是准备贡

12、案的巧女,望牛墩 上上下下都忙碌起来。因为,此次举办的不仅是望牛墩镇第五届七夕节,更是全国首届七夕风情文化节。为了办好全国性的乞巧节,望牛墩也正在精心策划准备 12 大活动节目,其中包括了全国乞巧赛艺,将评出全国最高艺术奖 山花奖。全国首届暨望牛墩镇第五届七夕风情文化节举办时间定于今年8月 15 日(农历七月初六)至8 月 17 日(农历七月初八)。昨日上午,望牛墩镇就召开了动员大会。望牛墩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胡浩举表示,举办全国首届七夕风情文化节,得到了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省委宣传部、省民协和市委、市政府等上级部门的认同和支持。乞巧赛艺角逐 “ 山花奖 ”“ 目前,我们已经做好了大量的前期准

13、备工作。” 胡浩举说。据活动策划组透露,目前已经初步策划了12 项活动,其中有五大看点最引人关注。活动期间举行的全国乞巧赛艺的比赛,将产生全国最高艺术奖“ 山花奖 ” 。以前东莞长安粤剧、樟木头的麒麟舞获得过这个奖项,此次乞巧赛艺东莞也将积极争评。 除此之外,还将举办全国七夕婚俗的表演, 对婚俗感兴趣的市民一定不要错过。征集“ 乞巧文化 ” 诗歌及故事另外,七夕风情大巡游也是一大看点。届时,以七辆特色花车、七个表演方阵,另加金龙醒狮方阵和彩旗方阵组成大巡游。七个表演方阵是邀请全国最具七夕文化特色的队伍组成,尽显全国各地七夕民俗风情。望牛墩也即将启动向全国征集关于“ 乞巧文化 ” 的诗歌、对联、故事等,举行中国七夕文化论坛。活动策划组表示,目前12 大活动还在制定具体方案,一定让整个活动精彩纷呈。初步计划的 12 项活动(一)开幕式晚会(二)乞巧赛艺(三)七夕风情大巡游(四) “ 结缘在东莞,情定望牛墩” 白领情缘晚会(五)粤剧欣赏晚会(六)水乡民俗农家具及摄影作品文化长廊(七)全国七夕风情楹联、诗歌征集展览(八)中国特色美食及情侣工艺品一条街(九)浪漫鹊桥会(十)情投许愿树(十一)心写情缘墙(十二)中国七夕文化论坛暨全国七夕贡案评比颁奖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