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普查调查方案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125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风病普查调查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麻风病普查调查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麻风病普查调查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麻风病普查调查方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麻风病普查调查方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风病普查调查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风病普查调查方案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乐乡麻风病普查实施方案根据贵州省麻风病普查实施方案及赫章县消除麻风病危害五年行动计划( 2011-2015 年) 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的促进社会人群广泛参与,最大限度发现病人,及时治疗,消除传染源。二、实施范围全乡 19 个村。三、实施时间2011 年 12 月至 2012 年 3 月。四、工作指标1、乡、村级启动工作会议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完成率100% ;2、参加乡工作会议和培训的医生、村卫生室医生达100% ;3、村医走访和皮肤科检查自然村现有常驻村民率达90% 以上;4、调查中学和 4-6 年级小学生麻风病知晓率达到90% ;5、上报麻风可疑线索的村卫生室数达到100% (

2、零报告制度);6、卫生院复核村上报可疑线索数达到100% ;7、村上报可疑线索符合麻风病“十大可疑线索”率达到90% ;8. 乡级医生麻风可疑病例追访率100% ;9、疑似病例麻风组织液检查率达到100% ;10、公众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 以上。五、项目实施(一)召开工作会议2011 年 12 月,成立乡麻风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成员单位参加的“可乐乡消除麻风病危害项目”启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项目的有关背景和行动计划,使与会者了解开展麻风病普查的目的、意义、目标和要求,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安排落实项目的各项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二)培训:(详见附表 1

3、)12 月下旬完成,由卫生院组织,培训对象为乡卫生院医生、所有行政村村干和村卫生室医生。培训内容以培训麻风病十大可疑线索、包括麻风病临床表现、麻风病普查现场工作安排、线索筛查上报程序为重点等。(三)宣传发动以政府为主导,依靠各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在项目实施期间,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宣传麻风病早期症状、防治知识、报病奖励制度和报病方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群众积极参与发现病人,减轻群众对麻风的歧视。1、宣传的核心内容:包括麻风病可治、不可怕,国家实施麻风病免费治疗, 麻风病十大可疑线索, 麻风病早治疗可减少畸残发生,麻风病早治疗可有效减少传染,麻风病实行报病奖励制度,正确认识麻风病、减少对麻风

4、病人的歧视等。(1)大众传播:采取多种宣传方法,在公众媒体和公共场所集中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和可疑线索报告方法,将麻风病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纳入日常公共卫生宣传内容。(2)学生健康教育:由乡中心校负责实施,麻风病专业人员或乡卫生院医生协助,在全乡4-6 年级小学生和中学生开展一节皮肤病防治知识主题班会课,介绍麻风病基本知识,展示麻风病典型图片,提高学生对麻风病的认知率;同时向学生发放宣传单,通过学生宣读宣传单并签字的方法,向其周围的人群进行麻风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可疑线索报告方法。(3)各村寨的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画、板报、标语、宣传单等方式,依托片区办事处、村居委会、村卫生室对居民/ 村民进行麻风病相

5、关健康教育等。(四)麻风线索调查1、线索收集(1)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提供麻风病可疑线索,可将线索报告给村医或乡卫生院或县疾控中心。同时鼓励病人“自报” 、 “互报” ,促使可疑病人及时主动到县疾控中心就诊;所有可疑病人要求转到县疾控中心确诊。(2) 村卫生室医生要求必须走访自然村村民小组组长和村内有威信的老人两名,共走访三人,向其展示麻风病典型临床图片,了解村内有无麻风病可疑病人;同时,对村民进行逐家走访,要将走访结果记录在“贵州省县乡镇自然村皮肤病调查登记表” (附表2) ,同时请被访谈的村民小组组长、有威信的老人和户主在访谈表上签名备查。在访谈中如有麻风病可疑线索,经初步排查,填写“贵州

6、省县疑似麻风线索报告卡” (附表 3) ,并请线索报告人签名。可疑线索报告卡上报乡卫生院,由乡卫生院经过培训的医生对线索进行初步筛查后,将可疑病例线索报县疾控中心进行体检复核。(3)对中小学学生的检查:对近10 年发现有新病人的村所在地的中小学学生进行皮肤检查。由教育站协助安排,学校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检查。中学学生检查由乡卫生院医生完成;村级小学学生检查由村医完成。医务人员将在学校开展皮肤检查结果填入“贵州省县中小学生麻风健康教育与皮肤检查情况登记表”(附表4) ,并要求班主任老师签名备查。(4)家属体检和疫点调查:对近10 年内发现的新病人家属、现症病人居住地周围5-7 户邻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

7、医学检查。家属体检由县麻风防治专业人员完成;疫点调查由县麻风防治专业人员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完成。将调查结果登记于“贵州省县病人家属及疫点医学检查登记表” (附表 5) 。(5)在上述检查中如有麻风病可疑线索,立即填写“贵州省疑似麻风线索报告卡”上报乡卫生院,由乡卫生院经过培训的医生对线索进行初步筛查, 并填写“贵州省县疑似麻风线索登记表”(附表 6) ;乡卫生院医生初步筛查后不能排除的疑似病例线索报告卡上报县疾控中心进行体检复核。在麻风病线索调查阶段工作质量的好坏是整个运动取得成功的关键,要求乡村医务人员认真负责,层层督促,千方百计发现麻风可疑线索并上报,同时认真做好复核工作。2、麻

8、风病筛查和确诊工作(1)麻风可疑线索初筛: 各行政村卫生室首先将可疑线索表上报乡卫生院,由卫生院医生进行初步筛查,初筛后的可疑线索病例上报县疾控中心。(2) 病例确认:县疾控中心(将乡上报的可疑线索收集填写 “贵州省县疑似麻风线索登记表” (附表6) ,县疾控中心麻风病防治专业人员根据“疑似麻风线索登记表”上报的可疑线索病例进行体检和查菌复核,并填写复核结果于表中,对确诊麻风病人进行规则治疗和管理。3、麻风病线索调查工作结束后, 县疾控中心将对各项调查工作量和结果进行统计。六、督导与评估(一)实行督导制度2011 年 12 月至 2012 年 3 月,在全乡开展麻风病普查期间,麻风病防治工作领

9、导小组应在开展前和实施中要对辖区内19 个村麻风病的普查工作至少督导2 次,进行抽查、评估。督导结果要及时反馈,对发现的错误要立即纠正,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二)督导内容督导组要通过督导,了解和督促检查各村各级麻风病普查实施情况。重点是村民普查、学生体检、家属和疫点的密切接触者医学检查、可疑线索收集及初筛、线索复核及病人确诊的工作质量。七、保障措施(一)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省级配套经费及各年度中央资金,不足经费由乡财政负责。(二)对调查中确诊的麻风病新、复发病例,给予每例1000 元报病奖,调查工作结束后由省级进行资料审核、通过审核后由省级下拨。报病奖金的分配方式如下:1、线索最初提供者:其所

10、提供的线索最后被确诊为麻风病,给予 600元/ 例的奖励。2、乡、村医生初筛并上报的线索最终被确诊麻风病,各给予100元/ 例的奖励。3、县级专业人员:经过体检、查菌或组织病理检查最终被确诊麻风病,给予 200元/ 例的奖励。八、开展进度及时间安排从 2011年 12 月至 2012 年 3 月。(一) 2011 年 12 月下旬召开项目启动会,签定目标责任书,开展宣传活动。(二) 2011 年 12 月对乡麻风防治人员及卫生院人员和乡村干部、村医等进行培训。(三) 2011 年 12 月-2012 年 3 月,开展麻风病普查相关活动。包括:麻风可疑病人线索报告、病例筛查(登记);家属体检和疫

11、点调查;县麻风病专家小组检查和确诊病人。(四) 2011 年 12 月-2012 年 3 月开展项目实施期间分级督导。(五) 2012 年 3 月 10 日前上报工作总结和相关资料至县疾控中心。(六) 2012 年 4 月 1-10 日,县对乡开展评估工作。(七) 2012 年 4 月 11-20 日,地区对项目县开展评估工作。(八)2012 年 4 月 21-30 日,省级组织专家组对地区排查疑难病例并进行督导评估。九、资料管理(一)在项目实施的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图表、照片、录音(像)带、光盘、电子文档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原始记录均应纳入到档案管理。(二)

12、归档的文件和材料要求齐全、完整和准确。资料要分类、存档管理,有卷宗、卷内目录,内容要与名称相符。(三)资料填写不能用圆珠笔及铅笔(麻风统一联合化疗病历按相关规定执行),字迹要工整、易于辨认,需要修改处(数据、文字)划两道改正后,签名认可。(四)原始调查表格要据实填写,符合逻辑,有调查者签名、单位盖章,妥善保存。(五)麻风病普查结束后,由各级麻风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资料的统计汇总及工作总结,按上级要求将相关资料上报至上级麻风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资料管理员签名,办公室主任签字。(六)所有上报资料要求同时报电子版。附表(另附):1. 贵州省麻风病普查培训计划2. 贵州省县乡镇自然村皮肤病调

13、查登记表3. 贵州省县疑似麻风线索报告卡4. 贵州省县中小学生麻风健康教育与皮肤检查情况登记表5. 贵州省县病人家属及疫点医学检查登记表6. 贵州省县疑似麻风线索登记表7. 贵州省县麻风家属体检统计表8. 贵州省县疫点调查统计表9. 贵州省县疑似麻风线索统计表10. 贵州省麻风病普查督导评估表可乐乡关于2011 年麻风病重点人群调查实施方案按照贵州省部省联动消除麻风病危害五年行动计划(20112015 年) 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目的1、掌握麻风病流行情况。2、最大限度发现病人,及时治疗,消除传染源。3、了解存活麻风病人生存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二、范围全乡 19 个村。三、时间2011 年

14、 12 月至 2012 年 3 月。四、工作指标1、12 月下旬召开启动工作会议;2、 参加工作会议和培训的乡卫生院医生、 村卫生室医生达 100% ;3、既往麻风病人调查率达100% (既往病人: 2008年调查的登记在册的存活病人及2008年至此次调查启动日间的新复发病人);4、乡级医生疑似麻风病人追访率100% ;5、疑似麻风病人组织液检查率达到100% 。五、项目实施1、重点人群调查启动会:2011 年 12 月下旬,乡召开重点人群调查启动会,并对调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培训:(1)乡重点人群调查培训班。(A)培训时间: 2011 年 12月。(B)培训师资:乡卫生院医生作为师资。(

15、C)培训对象:各村卫生室人员(D) 培训内容:麻风病重点人群调查方案; 麻风病的基本知识;麻风不良反应的诊断及处理、督导方法等。(E)培训方法:采用成人参与式教学方法、病人实习等。(F)质量控制:培训前后测试,对于考试不合格人员应要求其接受再培训。(2)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班。(A)培训时间: 2011 年 12月。(B)培训师资:经过培训的乡医院医生。(C)培训对象:所辖区内政府人员、村级卫生人员、村干部。(D)培训内容:麻风病重点人群调查方案;麻风病十大线索;麻风病转诊程序;麻风病防治基本知识(麻风病可治愈,早发现早治疗可预防畸残)。(E)质量控制:培训前后测试,对于考试不合格人员应要求

16、其接受再培训。3、宣传发动(1)宣传的核心信息:麻风病可治不可怕;国家实施麻风病免费治疗;麻风十大可疑线索;麻风病早治疗可减少畸残发生;麻风病早治疗可有效减少传染;麻风报病奖励制度。(2)宣传资料的开发及制作: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作宣传资料。(3)宣传对象及方式 : (A)大众传播: 采取多种宣传方法在公共场所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将麻风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纳入日常公共卫生宣传内容,同时在每年“国际麻风病防治日”采用重点宣传形式,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知晓率。(B)学生健康教育: 对当地 4-6 年级小学生和中学生开展皮肤病防治课,介绍麻风病基本知识,展示麻风典型图片,提高学生对麻风病的认知率,通过学生向其周围的人群进行麻风病相关知识的宣传。(C)村寨的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画、板报、标语、宣传单等方式,依托片区办事处、村居委会、村卫生室对居民/ 村民进行麻风病相关健康教育等。4、重点人群调查(1)生存现状调查:(A)调查对象:以2008 年全省存活病人调查为基础,对登记在册的存活病人, 以及 2008 年至此次调查启动日间新、 复发病人进行生存现状调查;(B) 调查人员:由乡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