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精品导学:第3课《宋明理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8118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精品导学:第3课《宋明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精品导学:第3课《宋明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精品导学:第3课《宋明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精品导学:第3课《宋明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精品导学:第3课《宋明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精品导学:第3课《宋明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精品导学:第3课《宋明理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 3 课宋明理学导学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学法指导】1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获取信息。2要注意准确把握朱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重点放在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影响方面。解释清楚基本概念:如“理”,“格物致知”,“心学”等。比较归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并综合其本质作用。【学习过程】一、三教合一1背景(1) 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2)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_也广为传播。2表现(1) 魏晋南北朝:儒学、佛教、道教相互影响。(2)

2、隋朝:儒学家提出“ _ ”的主张,又称“ _ ”。(3)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_提出复兴儒学。细节点拨学习宋明理学之前,要注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当时佛、道兴盛的表现。二、程朱理学1形成:北宋时,_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2“二程” ( 程颐、程颢) (1) 核心: 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2) 把天理和 _直接联系起来。(3) 提出“ _ ”的认识论。(4) 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3朱熹(1)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即_,是人性的最高境界。(2) 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_ ”。(3)

3、 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4影响(1)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 朱熹的 _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 朱熹的学术思想传至国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细节点拨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后期的儒学主流,在评价其历史影响时,应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从肯定积极作用和指明消极作用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三、陆王心学1主张(1) 陆九渊:把 _,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 王阳明:宣扬“_ ”、“ _ ”的命题;提出“ _”和“_ ”的学说。2传播: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四、宋明理学

4、的影响: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_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细节点拨认识历史现象要采取辩证的观点,全面客观、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理解理学的内容及其影响尤其要注意这一点。【问题思考】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冲击的原因有哪些?2程朱理学为什么能被官方化?3我们如何认识宋明理学所起的作用?探究一程朱理学1问题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问题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有何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探究二陆王心学1问题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典型例题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

5、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思维流程本题通过对程朱理学的认识,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由以上可见,宋明理学服务于封建统治,为封建统治构筑了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理学以达到服务于封建统治的目的。解答此类问题需注意分析其阶级本质。变式训练“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大于孔子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解题技巧推理选择题的一般解法(1) 特点: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

6、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2) 解题思路: 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理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3) 启示:学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参考答案】一、 1.(2)道教2.(2) 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3) 韩愈二、 1. 儒2.(1)天理(2) 伦理道德(3) 格物致知3.(1) 三纲五常(2) 存天理,灭人欲4.(2) 四书章句集注三、1.(1) “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2)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

7、合一四、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问题思考1(1) 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2)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 其教义迎合了百姓的精神追求和寄托。(3)道教形成,并且在民间广泛传播,这样,儒学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2(1) 五代的长期分裂与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社会需要新的适应封建统治的思想出现。(2) 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秩序。3(1) 积极作用: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励志图

8、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 消极影响: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探究一1新发展: “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2问题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有何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答案(1) 可取之处: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

9、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义利观: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2) 不可取之处: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探究二1.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本体论“理”是世界本原, 理在心外“心即理也”,理在心中同体验方法“格物致知”体验“天理”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点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相同点代表

10、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 ( “存天理,灭人欲”)影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影响解题方法探究典型例题B 变式训练D 材料中“眼珠( 朱)子”暗指朱熹,“鼻孔子”暗指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的意思就是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 【知识链接】一、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

11、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中国本土思想道家和儒家的发展。其中,道家借鉴佛教的宗教内容和形式,反应更为敏捷而迅速。相对而言,儒学的应变能力则要差得多。有唐一代,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尤其是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例如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孟子与中庸中关于“性”与“天”的内容。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如周敦颐的“无极”、邵雍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二程

12、和朱子的“天理”、王荆公和二苏的“道”、王阳明的“心”等。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批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虚实之别,就在于是否讲求义理。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

13、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14、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1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2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魏晋南

15、北朝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包括( ) 受佛教、道教冲击而失去正统地位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所接受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A B C D 2下列哪位人物不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 ) 3下图所示是宋代福建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 ) A救国治国之术 B “天理”C “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4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5在朱熹看来,要把握“理”,就要通过“格物致知”,通过接触世界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格物致知”中“格”的含义是( ) A研究 B 规格C人格 D 格子6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 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