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9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79620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9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9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9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9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9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县六中高2012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0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泸县六中高 2012 级理科应届班选修教材配套练习第五章 第一、二节 微生物的类群、营养、代谢及生长 一、选择题 1关于炭疽杆菌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等结构 B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C核衣壳外还有多糖、蛋白质和脂质构成的囊膜 D同化类型是异养型 2下列培养基配方中,能作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的依次是 原料 蛋白胨10 g10 g10 g10 g 乳糖5 g5 g5 g5 g 蔗糖5 g5 g5 g5 g K2HPO42 g2 g2 g2 g 伊红0.4 g 美蓝0.065 g 琼脂10 g20 g NaCl20 g 蒸馏水1000 mL1000 mL100

2、0 mL1000 mL A. B C. D 3.关于病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能力 B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C病毒通常进行无氧呼吸 D衣壳决定病毒的抗原特异性 4下面的资料表明在各种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状况(S、C、M 为简单培养基; U、V、X、Y、Z 代表加入培养基的不同物质),据表推测细菌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是(注: “”表示能正常生长, “”表示不能生长) 培养基生长状态 S、C、M S、C、M,VZ S、C、M,UY S、C、M,ZX S、C、M,VY S、C、M,UX S、C、M,YZ A.U BV C.Y DZ 5通过配制特殊的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

3、出所需的微生物。下列哪项操作 最终不能达到分离出相应微生物的目的 A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可从多种细菌中分离得到自生固氮菌如圆褐固氮菌 B在缺乏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上可从多种细菌中分离得到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 C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从混杂的酵母菌和霉菌等真菌中分离得到酵母菌 D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可从多种细菌中分离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6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硝化细菌时 CO2可作为碳源、氨可作为氮源 B加入琼脂的鸡汤灭菌后可直接用于培养禽流感病毒 C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分离出细菌和放线菌 D连续培养发酵罐的冷却水装置是为了降低酶的活性 7将高温灭活的有荚膜的肺炎

4、双球菌与未经灭活处理的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接2种于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出现了有荚膜和无荚膜两种菌落;注射给小白鼠,结果 小白鼠患败血症死亡,体内仅有有荚膜菌。与做对照,结果不同,这里的小白鼠的作用相 当于是 A液体培养基 B天然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8下列有关微生物碳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糖类是微生物培养中最常用的碳源 B配制培养基时都应该加糖类作为碳源 C有些碳源可以充当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D碳源主要用于合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及代谢产物 9控制大肠杆菌抗药性的基因,控制根霉菌主要性状的基因,控制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基因 依次位于( ) 拟核 DNA 上线粒体 D

5、NA 上细胞核染色体上 质粒上蛋白质衣壳内的核酸上 A B C D 10科研人员发现,在乙肝病人血液中,除了有乙肝病毒颗粒(HBV)外,还有大量的空心乙 肝病毒,即病毒外壳。这一重要发现为乙肝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道路。下列关于这种“空心 乙肝病毒颗粒”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HBV 中核酸分子侵入肝细胞后留在外面的空壳 在 HBV 增殖过程中未组装的 HBV 外 壳 由基因突变而来 由人体肝细胞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外壳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11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 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 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

6、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12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 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碳源的需要情况差别不大 B无机氮源不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 D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13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 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生长因子 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

7、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增殖越有利 D生长因子一般是酶或核酸的组成成分,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生长因子的能力往往不足 14某同学将必修与选修教材中细菌部分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系列结论,其中全 部正确的一组是 拟核由一条大型环状 DNA 折叠组成,不构成染色体 含多个质粒,每个含几个到几 百个基因 细胞质中含有许多核糖体,但无其他细胞器 细胞壁坚固,主要成分是糖与 蛋白质结合的化合物,不含纤维素 使用 CaCl2可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利于重组质粒进入 单个或少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可形成菌落,可作为菌种鉴定依据 表面积与 体积比很大,物质交换迅速,代谢异常旺盛,分解的原料和形成的产物可为自

8、身千倍 A B C D 15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 丙都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 I 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中正常生长 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粉状硫K2HPO4FeSO4蔗糖(NH4)2SO4H2OMgSO4CaCl2310 g4 g05 g10 g04 g100 mL925 g05 g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16下列关于微生物的代谢叙述合理的是 A维生素是微生物生长到一

9、定阶段才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B只有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才能实现对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C一般情况下,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可解除代谢产物对酶活性的抑制 D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时,微生物才能合成分解此物质的酶,则该酶一定是组成酶 17观察右面真菌细胞内有关代谢过程图,选出提高氨基酸 B 产量的最佳措施 A利用 CaCl2增大该真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B大量投放丙酶 C加大接种量和投料量 D诱变处理该真菌,选育出不能合成乙酶的菌种作为生产菌 种 18右图中 A、B、C、D 分别代表某一微生物不同的生存环境(均能 生长良好),1,2,3,4,5,6,7 表示不同的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2,3 号酶

10、都是该微生物的组成酶 A 中 4 号酶的形成属于酶活性的调节 4,5,6,7 是诱导酶,它们的合成与 ABCD 中存在诱导物有关 生活在 B 中的该微生 物存在合成 5 的基因,不存在合成 6 的基因 A B C D 19如图中 A、B、C 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种群“J”型增长曲线, “S”型增长曲线和微生物 生长曲线,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A 曲线在 a 点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BB 曲线在 b 点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CC 曲线在 c 点后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是由营养物质减少、有害代 谢废物积累等原因导致 Dd 点时微生物种内斗争最激烈 20某种微生物的甲、乙、丙三种

11、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各有一个基 因发生了突变,在其某种氨基酸的合成过程中,三种营养缺陷型菌株因 各缺乏一种酶而导致此过程无法完成,a、b、c、d 是此过程中的四种代谢产物。甲可以在加有 a 或 c 或 d 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乙可以在加有 a 或 c 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丙只能在加有 c 的 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则这四种代谢产物的形成顺序为 Adbac Bbcda Ccadb Dbda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二、非选择题 21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结 合显微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硝化

12、细菌、乳酸菌、酵母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 写空格中的内容。 首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灭菌。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分别接 种到各种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1)用无氮培养基可以筛选出_。(2)用不含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出_。(3)酵母菌的筛选需要在常规培养基中另加入_。(4)用加入了较高浓度的 NaCl 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出_,或者根据菌落的颜色呈现_色,将其挑取单独培养。(5)利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培养混合菌,菌落成_色并带有金属光泽的是_,挑取单个菌落培养。结合显微镜检和进一步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培养

13、来确定。(6)在无氧条件下培养混合菌,_可以生长,加入一定浓度的乳酸,使培养基 pH 充分降低,可抑制_菌的生长,利用菌落特征,结合显微镜检,选取生长优势的菌落,即可分离出_ _。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分别称取 2 g 的蛋白胨、1 g 的 NaCl、1 g 的牛 肉膏和 4 g 的琼脂。将蛋白胨、NaCl 和牛肉膏放入烧杯内,加 200 mL 蒸馏水,用玻璃棒搅匀后, 在酒精灯上加热。当蛋白胨、牛肉膏溶化后,加入琼脂,用微火继续加热至琼脂溶化,补充水 至 200 mL。用 0.1 mol/L 的 NaOH 或 0.1 mol/L 的 HCl 将 pH 调至 7.07.2。

14、分别对培养基和培 养皿进行高压蒸气灭菌。当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 50 时,将其分装在 5 套培养皿中。当培养基 冷却至室温,按下表分别进行处理: 第 1 套开盖,在空气中暴露 10 s 第 2 套用手指接触培养基约 10 s 第 3 套用硬币接触培养基约 10 s 第 4 套用滤纸擦一下课桌,再接触培养基约 10 s 第 5 套对照(不打开盖)将处理完毕的培养基置于 35 的温度下培养 23 d,观察每个培养基中的细菌生长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其实验过程来推测其实验目的,你给本实验的课题名称是_。(2)本实验用的培养基中,含有被培养对象所需的_这几大营养物质。(3)从培养基的物理性质来看,上述培养基是_培养基,该种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_等。5(4)实验中,分别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气灭菌的目的是_。(5)实验中,有三处特别强调的温度控制,请扼要说明其控制温度的科学道理。“高压蒸气灭菌后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 50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