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中考满分作文-常见的病句类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78902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岗市中考满分作文-常见的病句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鹤岗市中考满分作文-常见的病句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鹤岗市中考满分作文-常见的病句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鹤岗市中考满分作文-常见的病句类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鹤岗市中考满分作文-常见的病句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鹤岗市中考满分作文-常见的病句类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的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1、定语位置不当。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定语“ 无比” 错放在状 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 无比” 放至“ 热情” 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 作用。(状语 “ 充分” 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 发挥” 之前。)3、虚词位置不当 副词“ 不” 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 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 句字否定副词

2、应该在 “ 把” 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 应移至“ 趁” 字前)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 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 他” 应移至 “ 不但” 前)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 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 同学们 ” 不能用 “ 驰骋” ,可改为 “ 跑” 。)(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 在呼啸。( “ 热血” 只能“ 沸腾” ,不能 “ 呼啸” )(9)他那崇

3、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 现在我的脑海中。( “ 品质” 不能“ 浮现” ,可改为 “ 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 。) 2、动宾搭配不当。如: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闪烁” 的应该是 “ 光芒”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 的生活。( “ 养活” 的只能是人,不能是 “ 生活” 。) (12) 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 化队伍。( “ 聚集” 的应该是 “ 专业化人才 ” 。) 3、主宾搭配不当。如:(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 有意义的一天。( “ 劳动” 是“ 一天” 不当

4、,删去 “ 劳动” 即可。) (14)政治稳定、 团结的局面,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 件。( “ 局面” 是“ 条件” 不妥,可删去 “ 的局面 ”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 很大” 应改为 “ 很多”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 聪 明能干 ” 应改为 “ 灵巧” 。) (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应 改为“ 广泛地交换了 ”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 力。( “ 提高成绩 ” 是一面性的, “ 是否努力 ” 是

5、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 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 否努力。)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 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 就在这白眼与青睐 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 白眼” 和“ 青睐” 指两面,但“ 温暖” 只对应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如:(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 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 又有否定 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 意即“ 谁都想象不出 ” , 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6、。 ) 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例如:(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 培 养” 与“ 水平” 搭配不当) 三、成绩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 缺主语。如:( 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说 明” 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 从中” 。)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 关于” ,使句子主 语出现。) 缺谓语。如:( 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 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 ” 缺谓语,应该 补上“

7、属于” 就通顺了。)( 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 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 ” 是哪个动词的 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 建立” 前补充上谓语 “ 完成” 才通顺。)缺宾语。如: (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 推广” 什么?缺 宾语“ 的经验 ” 。) (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的道路 ” 才合适。)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 课堂纪律。(主语多

8、余。) (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 语多余) (31)纪念 “ 三?八” 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 无声” 的潜台词啊。(定语多余) (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补语多余。) 四、结构混乱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 例如: (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 深受群众喜爱 ” ,或说 “ 深为群众所喜爱 ” ) (36) 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

9、人们也觉悟起来。 (“ 曾被束缚” 与“ 在 束缚下 ” 混用,任选一种即可。)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 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 (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 的主语是 “ 话” ,后一分句的主语是 “ 小邱的心 ” ,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 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例如: (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 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强起了强烈的反应。(“ 引起强烈的反应 ” 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

10、于科学成就,应先说“ 科 学界人士 ” 的反应,再说 “ 广大读者 ” 的反应)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如: (39)这部影片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 舞台剧 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 集 体的力量 ” 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 领导”“协助” 等等都当作 “ 归功于 ” 的宾 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 都是” 的主语, “ 力量” 之后必须用句号)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 费解” ,一是 “ 歧义” 。“ 费解” 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 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 歧义” 即一句

11、话有两种理解。不管“ 费解” 还是“ 歧义” 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例如: (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 怎么会 是“ 归途” ?作者意思是说 “ 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 (41) 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 极性。( “ 两个工人 ” 还是“ 两个建议 ” ?理解产生歧义。) (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 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 日/前去汇 报” )也可理解为 “15 日前/去汇报 ” ) (43)买苹果的时候, 小个儿的孩子都不

12、要。 (可以理解为 “ 小个人的苹果 ” 和“ 小 个儿的孩子 ” 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例如: (44)她想了半天, 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 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 二婶陪她 ” 。) (45) 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 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 (谁给谁点烟? 无法猜出。)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 “ 不合逻辑 ” 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例如: (46)他是众多死难中的幸免的一个。(“ 死难者 ” 与“ 幸免” 矛盾。) (47) 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 情况下,经

13、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 凡是” 与“ 不少” 矛盾)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 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 棉花” 属“ 经济作物 ” ,二 者不能并列。) (49)游泳券分管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 参观券 ” 不属“ 游戏券 ” , 不能与 “ 普通票 ” 等并列。) 3、强拉因果。例如: (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 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后者是前者的具体 表现,而不是结果。) (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

14、有因果关系)4、主客颠倒。例如:(52)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应该是“ 学生对爱迪生 这个名字 ” 。) (53)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 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 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 ) 5、否定不当。例如: (54)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有三重否定,全 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55)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 消极影响呢?(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 本意。)6、不合事理。例如: (56)下午,一

15、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出 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57)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 好好学习 ” 不是“ 考上好大学 ” 的充分 条件。) (1)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2)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5)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6)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洽谈会的展 品。 (7)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8

16、)从世界杯上的表现来看,我国的足球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9)许多下海经商的人成了高薪阶层,相比之下,大多数政府官员却成了“ 清水衙 门” (10)如果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 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 (11)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1)去掉“ 渐渐” 或“ 突然” (2)去掉“ 不” ,把“ 经验 ” 改为“ 教训 ” (3)删去“ 能否 ” (4)删去“ 通过” 或者 “ 使” (5). “提高” 改为“ 加强” (6) “丰富多彩的洽谈会的展品” 改为“ 洽谈会上丰富多 彩的展品 ” (7) 删除“ 很高的 ” (8) 搭配不当,把“ 改善” 改为“ 提高” 活在“ 水平” 后加上 “ 不高的状况 ” (9)官员成了清水衙门,搭配不当,可把“ 官员” 改为 “ 部门 ”(10)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如果 也” 改为“ 即使 也” (11).“提高” 改为 “ 加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