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7861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说课稿各位领导、 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鲁科版第一章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板书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展开说课。一、教材分析1、 本节教材编排在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通过对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的探究和整合VIIA 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归纳得出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体会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下简称“位、构、性”)的关系,初步学会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 “位、构

2、、性”之间的关系。确立依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位、构、性”之间的关系是元素周期表指导生产实践的依据, 所以确立其为教学重点; 由于其理论性强, 概念抽象化所以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确定本节教学的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同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规律。2、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原因。3、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钠、镁、铝失电子能力的递变”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对

3、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总结能力。2、通过“硅、磷、硫、氯得电子能力的递变”阅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和一些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2、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贡献,树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二、教法学法分析【学生分析】:高效课堂的落实,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已经具备,思维比较活跃,以此为契机主要采用小组交流研讨,分组实验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2 的主动性,并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法】 :采用启发式,分组实验法,交流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4、让学生不仅动耳听,还要动手写,动口说,动脑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 :自学教材,分组实验,组内讨论,主动思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法与学法的落实将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展开。三、教学过程(一)巧妙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元素周期表的作用总结已有物质的知识,预测未知的物质世界,多媒体展示门捷列夫预言的准确性,设问门捷列夫是怎样作出如此准确的预言的?这样克服了传统复习枯燥乏味的缺点,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引导他们关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二)新课讲解导入新课后,让学生画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教材中的交流研讨,思考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5、, 启发学生预测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板书一: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同同期:(左右)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学生通过让动手画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很好的观察到递变规律,进而达到学生上课能够动耳听,动手写,动口说,动脑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预测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让学生初步体会元素 “位、构、性”之间的关系。由于“活动探究 - 第三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是一个大的探究活动, 它承载着知识教学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双重任务。将其拆成两部分:即 “钠、镁、铝失电子能力的递变”和“硅、磷、硫、氯得电子能力的递变”,以分散难点。1、 “钠、镁、铝失

6、电子能力的递变”实验探究指导学生结合 “方法导引” 及已知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小组交流研讨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教师点评, 然后分组实验。 探究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围绕着实验目的选择有价值的实验现象,获得有针对性的结论,以突破难点。分组实验的设计让学生之间有一个交流,有一个碰撞, 有一个互助, 所以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由于该部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所以板书设计要详细具体, 并借助具有强调性的语言来集中学生的兴奋点。板书 1、失电子能力: Na Mg Al 碱性: NaOH Mg (OH)2 Al (OH)3 3 2、 “硅、磷、硫、氯得电子能力的递变”阅读

7、探究在学习该部分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 “方法导引” 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从中获取信息,验证对硅、磷、硫、氯得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的预测。通过“阅读探究”和“概括”,旨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突破:板书设计详细以前面学习的内容为生长点,运用迁移规律, 帮组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以致用,交流讨论学案上的相关练习题板书 2、得电子能力: Si Mg Al 碱性: NaOH Mg (OH)2 Al (OH)3 得电子能力: Si P S Cl 酸性: H4SiO4 H3PO4 H2SO4 HClO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SiH4 PH3 H2S HCl 同周期: ( 左右) 碱性酸性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