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源流贯通古今_潘允中先生_汉语语法史概要_读后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77650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源流贯通古今_潘允中先生_汉语语法史概要_读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索源流贯通古今_潘允中先生_汉语语法史概要_读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索源流贯通古今_潘允中先生_汉语语法史概要_读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探索源流贯通古今_潘允中先生_汉语语法史概要_读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源流贯通古今_潘允中先生_汉语语法史概要_读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源流贯通古今_潘允中先生_汉语语法史概要_读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宁师 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一九八 五年第三期探索源流贯通古今潘允中先生汉语语法史概要读后谢 有园)潘 允中先生的汉语语 法史概 要(以下简称概要)问世近三年了,我最近才得到。毕 读以后深有“恨晚”之情,我得告诉 我 的同行:概 要是一本值得一读 的好书。概要全书分四部分:第一、二章是绪论,简述 汉语 的形成过程,扼要指出汉 语历史语 法 的特点。这一部分很有必要,先让 读者对汉语历史语法有个概括的 了解。第二部分 词法和第三部分句法是全书的主体,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因为这是一本“语 法史”,书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要在源 流 上作探索疏掘,要把 汉语漫长历史阶段中出现过的语 法形式及其规律加以揭

2、示和解释。作者在“前言”中讲到他修订这本书的原则之一是:“注意到一个史,字,力求做到上联甲骨、金文和尚书的语法材料,下系近代乃至现代作品。”从现在来看,这个原则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读完概要,觉得本书在探索源流、贯通古今方而有如下四点值得肯定和 取法:(一)对各种语法现象的出现,都尽可能找到它的 源头。要做到这点是 很不 容易的。祖 国的典册浩如 烟海,书证茫茫,取舍难决,而且历史上 又经 过多次厄运,大量典籍相 继化为尘土,要从现存的文献中整理出语言发展的连续性,材料本身的失缺 就会给我们造成极大的 困难。然而对事物热衷于“寻根”,这是人类 的天性。因为“寻根”的结果,不仅能从历史的起点

3、出发,更准确地探讨出这种现象的发展的规律,而且从中有可能 激发灵感,借助旧文明的“中子”去撞击和 引发新文明的滋生。潘先生用二十年的光阴,出入 于书林,孜孜吃吃,为寻求众多的语法现象的源头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收获丰硕。请看下列数例、关于形容词,名词 的意动用法和动词的使动用法,学者们多认为这种现象出现于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概要引用殷商文献,认为在上古的前期就有这种现象。如 卜辞“王吉兹 卜”(商承柞殷 契佚存)。吉,是形容词,这里是意动用 法。又如“余弗其子妇侄子”(殷 契佚存),第一个子 是名词,作为意 动 用 法。尚 书盘庚上:“重我民”,其中“重”也是形容词意动用法。动词 的使动用 法也见

4、 于卜辞和尚书,如“丁归在川 人”的“归”,“不其来象”的“来”都是使动 用法(均见殷契佚存)。关于指示代词“其”字作第三人称,当今学 者多认为先秦只 用领格,汉魏之后才用于非领格。但概要引韩非子外储说两例,史记扁鹊列传一例,证明“其”字从晚周至西汉已经用为主格了(见概要第83页)。关于 判断句使用系词“是”的 时间问题,学者的意见历来有分歧。王力先生认为始于西汉末或东汉 初(见汉语史稿中册第35 3页)。其实,史记里面已有五个典型例子(据洪诚先生说),但王力先生认为“史记有经 后人改 动 的地方,这类例子又少,为谨慎处理材料起见,未敢拿来作为证据”。(见汉语史稿中册 第35 4 页注文)(

5、(概要认为判断句使用系词“是”萌芽于先秦,完成和普遍 于西 汉(本书19 9页)。概要除引用史记的书证外,又引用 了西 汉其他人的作品,如韩 诗外传一例,汉高祖手救太子 文一例,褚少孙补史记两例。特别是引用一九七八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的彗星图的例证,更能说明 问题。彗星 图中有这些句子:“是是帚彗,有 内兵,年大孰(熟)”“是是竹彗,人 主有死者”“是 是篙纤,军起,兵几,(饥)”“是 是苫龚熟天下兵 起,若在 外 归”“是是苦发姚,军起,兵几(饥)”(见本书19 8页)。这五个例子,句式相同,都是典型的判断句。各句的第一个“是”是近指代词,作主语,第二个“是”即系词。帛书是在公元前

6、16 8年(汉文帝刘恒前元十二年)埋入地下的,这个材料不可 能 经后人改动。一个彗星 图一连用 了五个系词“是”,可见在西 汉 初判断句使用系词“是”已习以为常。概要对系词“是”的发展变化的论述,具有相当说服力,原因之一是材料丰富,靠材料(即事实)说话,原因之二是对语言的发展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这个理论运用得比较好。(二)概要在源流的叙述上,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每一种语法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在时间上尽量不出现“陡坡”,注意, I尚界点”的细微变化,使读者感到语法的稳固性与变动性都是不可避免的。读概要有松快之感,如果把语法史比作一座山,则汉语 语法史是一座高山,但概要让读者爬的是慢坡,虽花费

7、力气但不觉得吃力。例如,关于动补结构的产生与发展,概要的论述,衔接有序,先讲先秦,而后是魏晋南北朝,接着是隋唐,直至近代。中间不出现过长的跳跃。从内容上,先讲先秦时期流行的是使动法,因而结果补语 用例极少,但已有萌芽。概要举尚书国策左传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籍中的例子加以说明。结果补语在西汉开始流行,其变化过程,概要概括为:使动 用法一、 动十“而”十补一*动补例如:远之一*推而远之一*推远这个规律是符合实际的。概要在这里又 是运用渐变的理论来处理和解释这 些现象。自汉至 隋唐,结 果补语 应用范围日趋扩大,情况开始复杂起来,概要根据动词和自动词、形容词结合的状况,把结果补语分为四种类型,并细研其

8、中的变化差别。(见第二百三十二页)比如,自唐宋以后,在动词 和结果补语中间插 上结构助词“得”,使结果补语的用法扩大,使得汉语 的表现力大为增强。这种现象同样不是 短时期内所能形成的。概要又将这个“得”字从何而来,从何而去慢慢说 与读 者听。象下面句子 里的“得”,我们有可 能 一古脑把 它们 看作结 构助词:太公钓得巨鱼,夸l J鱼得书(论衡记妖)平子 饶力,争(挣)得脱,逾墙而走(世 说新 语夫裁)(珍众僧闻像叫声,遂来捉得贼”(洛阳伽蓝记)凡种小麦地 至春能锄得两遍,最好。”(齐民要术杂说)秋耕不堪下种,无问耕得多少,皆须旋盖磨如 法”,(同上)。概要告诉读者,例的“得”和前面动 词结合

9、得很紧,仍有实义。例的“得”,带一个动词“脱”作补语,这是一种新的结构,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这个就是“得”字从实词虚化为结构助词的t I庙界点”。例的“得”,后边的补语是数量词,也是前所未有的,是真正 的补语。概要指出,自唐宋至近代,带“得”字的补语结构逐渐发展起来,已出现六种类型(详见该书第二 百三十五 页)。而一部分动补结构的发展则走向词化,如“扩充”, I中破”“矫正”等都成了复合词。至此,对动补结构的历史叙述就算告一段落,读者得到的知 识是系统的、完整的而且感到一切都循序渐进,顺理成章。概要在谈到一种语法现 象变化的时候不会给人突然的感觉,当谈到 继承 的时候”又不会因时间隔得久远而有

10、陌生 之 感。例如人们对现代汉语“一锅饭能吃十个人”“一张凳 子能坐四个人”一类句子的主 语、宾语 问题,常常争论不休。概要指出,古代一部分自动词的使动用法,一直保留在历代的文学语言里。庄子人间世:“鼓黄播精(指卖 卜 为生),足以食十人”,“食十人”即使动用法,意思 是能使十人吃得饱,这正是今天“一锅饭能吃十个人”一类句法的来源。(见本书第22 5页)经( (概要这么一点,真使人有古今如旦暮的感觉。(三)续续开垦从汉以后至近代的“语法荒田”。中国第一部语法专 著马氏文通是不朽的开创之作。但是马氏文通所采用的材料,主要来自先秦典籍,汉以后只引用了韩愈一个人的作品。杨树达先生的高等国文法研究的对

11、象基本和马氏文通相同,汉以后 的材料绝少 引 用。台湾省周 法高先生灼古代汉语语 法研究的对象是从殷代到魏晋南北朝。因而从汉代以后至近代形成一大片“语法荒田”。一九八O年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册出版,吹响了开拓这片荒田的进军号。而潘 先生的概要则以它材料丰富、时间顺 序衔接紧凑等特点,继续向这片荒田作了垦殖。概要大量引用百喻经、( (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敦煌变文集、大宋宣 和遗事、各种禅师语 录、元 明杂剧戏曲、明清小说等里 面 的浅近文言资料,使得这一时期的各种语法现象得到很好的揭示。和同类著作相比,概要的这一成绩较为突出。(四 )注 重发掘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概要着力找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

12、的语法特点,借以互相比较,从中得出发展变化的信息。例如,上古汉语 的语法特点,概要概括以下五点:词类还没有相互 区别开来的语 法标志。在上古汉语 里,词序 重于词性,词性有较大的灵 活性。语气词在前期一一殷商比较少 见。词序成为重要的语法手段,疑问句和 否定句的代词宾语置于 动词 的前面。判断句基本不用系词。句子的主动与被动,最初基本上没有区别,等等,对照先秦文献,可以看出这五点是很符合当时的文献语言实际的。概要除上述优点外,在写法上也值得称道。每种语 法现象的介绍,都是举例和讲解交互进行,语言通俗易懂,没有短灯学究味儿。作者总是力图把问题讲透彻,让读者得个所以然。例如,为什么会出现处置式这种

13、语法现象?作者说:“宾语长了,就非用把,将,提宾不可,处置式就成为必要的了。”(见本书第二百六十四页)又如,一部分动补结构的发展最后走向词化。作者解释:“其所以如此,是 因为这些一动一补的词经常连用在一块,结合得很紧,久而久之,就变为复合词了。”(见本书第二百三十七页)类似这样的解释,全书颇多,足以启发读者。从语言自身的规律、说话人的心理、社会的状况、民族的习惯等诸方面,来探讨语法现象发展变化的原因,对进行语言学教学是很有好处的。所以,概要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是一部专家式与学校型相结合的著作,既可供研究者使用,又 可以作为高校的文科教材。自然,概要仍有不足之处。首

14、先在引例方面。唐宋元 明这一时期,大量引用俗文学以及语 录一类的例证,这是对的。但是象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这样有影响的大诗人的 诗作,以及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几乎没有徽引。李杜等大诗人的诗作,创意新奇,句法变化无穷,对丰富完善汉i吾的表达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尽管诗 词句法 很多不是语言的常例,但其中也不乏珍贵的材料透露出语 言发展 的信息。八大家的散文,虽是仿古之作,但并非绝无创新。在探讨语法历史的 时候,对于仿古太甚的作品,因其比较脱离当时口语,不易窥见当时实际语言的面貌,是应当不作为主要材料的,但是也 不可完全撇在一边,因为它们毕竟是人所共知的语 言材料啊!概要的内容,主要 分词法和句法两

15、大部分,这是自马氏文 通以来的传统格局。这种格局 是 否可以突破一下?现在有些同志在研究大于句子 的语 言片断(即语段或句群),这无疑是十分必要 的。其实,我们的古人在谈到语言的时候,把字、句、章、篇连在一起,这也就等于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语法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词法和句法。概要的作者当然极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未能敢为最先罢了。概要对各个时代的语 言现象所作的论断,绝大 部分是 正确的,个别地方,仍可商量。例如,本书第15 7页,关于代词作宾语的位置 问题,作者说:“上古语法还有这么一个规律:句子 的宾语如果是个代词的 话,最 初不论是肯定 句或否定 句,那动词都后置于宾语,后来限 于否定句”。引例来自尚书诗经左传。这些话和15 9页关于先秦时期代词作宾语,先动后宾的结构也已经逐渐发展 的论述相抵触。同样是诗经尚书就有代词宾语不前置的例子。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优,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尚书金滕:“尔不许我,我乃 屏璧 与过”。既然这样,怎么能说“最初不论是肯定句或否定句,那 动词都后 置于宾语”呢!如果把“最初”理解为甲骨时代,那 么卜辞“争. 贞:王亥杀我。王亥不我杀”(见本书第一百五十八页)前一句的代词宾语也没放在动词的前面。如果一个结论,能把两种相反的例子都装进去,就要考虑结论是否有偏颇。概要虽有不够尽善之处,但仍不失为一部好的学术著作,好的高校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