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巷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75650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巷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细巷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细巷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细巷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细巷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巷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巷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巷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情况介绍细巷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情况介绍2011 年 3 月 30 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心和重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青壮年老李纷纷外出务工,山区的“隔代教育”或“寄人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新难题。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细巷乡教育办根据县局有关学校结构布局调整的精神,决定在中心小学开展农村小学寄宿制试点工作。今年春季开学,乡教育办撤并除谭店、韩川两校外的文坪等 9 所村小学的六年级到中心小学, 开展寄宿制试点工作。目前在校寄宿生共

2、126 名。现就我校在并校工作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向大家作简要汇报介绍。一、搞好宣传动员工作,争取家长支持。为推行寄宿制工作,自 2010 年 7 月至 12 月乡教育办安排各小学通过家长会,组织学生家长收看一个就是全部的宣传片,让家长认识到学校撤并、创办寄宿制学校是乡村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0 年 12 月 8 日乡教育办借毕业班“三科”竞赛活动的机会,召开了全乡毕业班学生家长会,专门就中心小学创办寄宿制,撤并文坪等 9 所村小学毕业班学生到中心小学就读问题向家长作了宣传动员,95%的家长当场表示赞同,少部分家长心存犹豫,重点是对学生食宿不放心。2011 年 2 月 22 日

3、,乡教育办召开全乡小学校长会议,安排春季开学启动工作,对毕业班学生撤并至中心小学的相关工作作了细化安排,专门下发了关于寄宿学生开学报名的通知,要求文坪等9 所撤并学校于开学第一天做好六年级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中2心小学全力做好开学前寄宿学生在校食宿的各项准备工作,确定开学第二天寄宿学生由家长陪同到中心小学报到注册。2011 年 2 月 27 日,中心小学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及餐厅等各项准备工作到位营。下午 2 点开始,全体教职员工专门准备接待寄宿学生报到注册,至下午 5 点,学生住宿安排妥当。由于学校提前准备充分,学生第一次用餐便秩序井然,让在场的家长也吃了一颗“定心丸”,用餐结束后家长放心返

4、回。二、上级组织与领导的大力支持,调研准备充分。2010 年 11 月,细巷中心小学教学楼落成,18 间闲置教室便为开展寄宿制试点提供了可靠的硬件保障。细巷乡教育办于 2010 年10 月向县教育局上报了细巷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小学试点工作方案,县局通过了工作方案并要求学校积极筹划,着手试点校建设工作。为创办好寄宿制,教育局组织细巷乡教育办及中心小学班子成员一行 5 人,于 12 月 12 至 14 日赴镇原县孟坝镇进行实地考察,对寄宿学生全天生活进行了全方位跟踪学习,听取了学校领导的经验介绍,查阅了相关管理制度资料。学习归来,学校结合实际,借鉴镇原和洋思开展寄宿制管理经验,讨论出台了一系列管理

5、制度。2011 年 3 月 4 日,副县长沈学英、教育局局长李永成专门就寄宿制试行工作进行了调研,充分肯定了学校所作的工作,鼓励继续努力,做好寄宿制学校试点工作。三、利用学校现有条件,进行学生食宿条件的改造建设学校利用现有校舍条件进行了改造,将原教师灶房改造成学生食堂,将教学楼右前 2 间砖混结构教室改造成学生餐厅,将中心小学南面一排 6 间砖木结构教室与教学楼左前 2 间砖混结构教室改造成学生宿舍,共可住宿学生 168 人。学校筹措资金 7 万多元用于3购置学生住宿用床、餐桌、及食堂灶具等设备四、健全制度,靠实责任,做到安全第一。一是一是完善食堂管理。学校食堂聘用 3 名工作人员,要求她们持

6、健康证、培训证上岗,并与她们签订了聘用合同,学校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寄宿生就餐管理制度。学校食堂实行每餐 48 小时留样制度。食堂与供货商签订合同,保证蔬菜、面粉质量且价格略低于市场价,供货商负责送货进校,由生活组长负责验收入库及出库管理。现在食堂卫生干净整洁,各类器皿摆放到位,三餐花样翻新,美味可口,每周保证至少做一顿学生喜欢吃的米饭。二是 24 小时值班制度。晚间值班排定时间,二人一组,前半夜女生活老师负责,后半夜男生活老师负责,做好值班记录。教育办和学校领导排班巡视值班情况,并根据监控录像不定期抽查值班情况,对失职或不按要求巡视者加大经济处罚力度。三是细化生

7、活管理。布局调整完成后,教育办腾出 9 名教师,除了补充了中心小学的教学力量外,还抽出 4 名教师组成生活管理组,设组长 1 名,负责学生的饮食起居。寄宿生生活管理由中心小学总务主任主管,教育办会计协助。开学初,学校与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修订了学生纪律管理制度、 学生卫生管理制度、 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学生文明宿舍公约、 寄宿生接送制度、 生活教师夜间值班制度、 值班领导夜间巡查制度、 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生活老师管理制度等。每周星期日下午 6 点半家长将孩子送到生活老师处,生活老师负责接收、清点人数及学生的零用品,办理交接手续。每周星期五下午由学生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凭卡接送孩子,填写“学生离

8、校记录”、 “意见建议信息反馈簿”后,将学生带回家,学校办理交接管理手续并存档备案。学校还开通供寄宿生专用的爱心电话,保证所有寄宿生与家长、家庭与学校信息畅通。4生活老师的职责一是对学生进行生活自理教育;二是组织学生饭后开展一些活动;三是管理学生睡好觉;四是负责好学生课余时间的安全;五是处理好突发事件。学生早上 6:50 起床,梳洗完毕后,生活老师按班级整队清点人数,交班主任老师,班主任再交晨读老师,辅导学生晨读。一日三餐前,由生活老师组织学生先排好队去宿舍取餐具,排队就餐,然后组织学生自己到水房洗碗。晚餐餐具清洗结束,学生在生活区域内自由活动 20 分钟后,由生活老师组织进入餐厅观看少儿频道

9、动画片节目或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育光碟。中午,生活老师组织学生休息一小时,然后交班主任带到教室学习,准备上课。随着夏季来临,学校准备利用晚饭后充裕的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活动,诸如诵读、阅览及球类运动等,丰富寄宿生的在校生活。五、实行寄宿制管理,初见成效一是提高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会生存的第一要素。学校在生活上对寄宿生提出了“三会一养成”的自理能力培养目标,即会整理床铺、会管理钱物,会清洗衣物餐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个寝室都有文明宿舍公约,值周老师、少先队干部每天定时或不定时对寝室、餐厅、卫生区进行评比登记,并及时在评比栏中公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老师

10、的指导和监督下,寄宿生都能自己叠被、清理房间、洗餐具,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经过 2 周时间的训练,所有寄宿生都学会了生活自理的技能,回家也能帮着家长整理内务,家长们无不夸赞:孩子寄宿后,比以前更懂事了。二是整合了优质教育资源。2010 年秋细巷教育办有完小共 12所,全乡在校小学生 1262 人。总体概况是“校点多、规模小、教师少、任务重、设备缺、利用少”。一些偏僻地区的教学点班额大多不超过15 人,甚至出现“一个老师不超过 10 个学生”的现象。一师多用现5象广泛存在,教师既要负责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又要负责行政、财务等其他事务,难以集中精力教学。中心小学教学楼的落成并投入使用,为寄

11、宿制的创办提供了条件。六年级寄宿制试点工作的开展,将个别老教师转为生活老师,再将村小学部分骨干教师调入任教,既解决了生活老师短缺的问题,也增强了中心小学的教学力量。三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寄宿制试点后,教师队伍人尽其才,达到了教师队伍的优化;教学时间得到保证;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课程的全面开设,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和走读生相比,寄宿生课余学习时间安排有序,便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寄宿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增多,尤其是学校为寄宿学生安排了晚自习,学生在学校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辅导,等于请了一名“家教”, 寄宿生每天的作业基本上都做到了面批,这是走读生很难达到的条件。

12、开学仅 4 周时间,个别村小学来的寄宿学生在成绩进步很快,甚至超过了中心小学的尖子生。四是解决了一些社会矛盾。首先是解决了农民外出务工与子女读好书的矛盾。寄宿制小学的试点,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有效地发挥了学校和教师的育人功能,填补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其次,学校对寄宿生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学习、生活都在校内,学校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门卫值班制,杜绝闲杂人员进校和寄宿学生私自离校,生活老师甚至教育办、校领导与寄宿生同吃同住,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处理不良情况,与家长及时沟通联系,建立寄宿生家长联系制度、寄宿生接送交接制度等,既有效保障了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对

13、家长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和安慰。六、困难与问题一是教育资金投入少,经费短缺。由于寄宿制学校要满足基本6的住宿条件必须配备食堂、宿舍等基本的学生生活设施,以及聘用食堂工作人员、每学期支付大量的燃料费等,相比非寄宿制学校而言,寄宿制学校存在的经费缺口更大。二是学校硬件配套建设还不到位。学校目前还没有自来水,没有下水。目前缺少开水炉,没有锅炉,冬季学生宿舍供暖没有安全保障。学校食堂建设还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三是寄宿与走读并存,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目前,细巷中心小学的寄宿制尚在试点阶段,寄宿与走读并存,加大了寄宿的封闭管理难度。而要将走读与寄宿分开管理或分校管理,目前的条件尚未成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加

14、大了生活老师对寄宿生的监管力度和密度,建立 24 小时值班制,加固了校墙,加强了门卫管理。四是寄宿制管理经验匮乏与高品位管理之间的矛盾。一个新生事物一旦诞生,家长和社会都寄予厚望。如何保证寄宿制在安全服务的同时,又能全面发挥育人功能,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需要社会、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呵护、关心、支持。同时,我们在创办的过程中也在及时修正问题,发扬优点,总结经验与教训,提高寄宿制教育的办学品位与层次。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位同仁的关怀和支持下,寄宿制试点工作将会不断完善,逐步走向成熟,会为边远农村的寄宿制小学教育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运行模式。寄宿教育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前途会一片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