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盐神韵(定稿)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73622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盐神韵(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淮盐神韵(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淮盐神韵(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淮盐神韵(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淮盐神韵(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盐神韵(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盐神韵(定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淮盐神韵淮盐神韵(解说词)相传公元 13 世纪,当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踏上中国大地,脚下是一片令他惊叹的神奇土地,他在游记里描述:“在漫长的海岸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 ” 这个让西方探险家所惊叹的盐就是属天下之珍、一国之粹的神奇精灵淮盐。淮盐因淮河两岸盛产海盐而得名。位于连云港市境内的淮北盐场是镶嵌在黄海之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位于中国版图的脐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西倚亚欧大陆桥,连通百国,腹地广阔,盐田星罗棋布,盐河纵横交错,占地 360 平方公里。四千年来,垒垒淮盐似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四千年来,莹莹淮盐似一首隽永的乐章,谱写出了一曲

2、动人心魄的淮盐神韵!千年脉络耀古今千年脉络耀古今“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积雪中春,飞霜暑路。 ”这美丽的诗句 出自南朝诗人马融的海赋 。 古老的歌谣,历史的脉冲,文明的剪影,岁月的苍茫 绘出 了淮北大地上那辉煌悠远的一页,让我们拂去那积淀了四千年的尘埃, 去触摸古老的淮盐大地上那盘亘而去的生命车辙、历史陈迹。 淮盐生产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有文字记载的也有两千多年。 淮盐首见史籍的是汉昭帝时桓宽的盐铁论 ,司马迁的史记货殖 列传指出:“彭城(徐州)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 东有海盐之饶” 。公元前 514 年前的春秋时代,吴王阖闾就在苏北沿 海发展盐业,据 1992 年东海尹湾汉墓出土的简

3、牍考证,西汉朝廷已 向东海郡的伊芦、北浦、郁洲三盐场派出盐官。唐代宗宝应年间刘晏 任盐铁史时,淮北建立专场产盐。到清末,淮北已有济南场、中正场、 板浦场和临兴场四场。 因此说,淮北盐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用四句话概括:起源于春秋,2发展于隋唐,振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 盐,方正,清纯,滋养万类,更有支撑国计、济惠民生之功绩。 几千年来,淮盐对国家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盐税历来是各朝各 代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税源。 元史说得精准而明白:“国家经费, 盐利居十之八,而两淮盐独当天下之半” ,到明清时淮盐盐税已占国 库财源的三分之一。 据有关史料记载,19151924 年淮北盐场的平均产量占两淮盐 场总产量

4、的 70%。当时淮北盐产业号称“馈食偏六省,税课甲宇内” 。解放战争期间,淮北盐场素有“华东金库”的美称,其盐税成为 苏北解放区财源的一大支柱。 让我们从两个事件中,来领略一下淮盐的历史地位。一是宋太宗 赵匡义要求把淮盐倾销江西,以厚利充实国库,但江西大吏郑澶违背 旨意,公然运广东粤盐入赣,将淮盐拒之门处,结果落得个削职罢官 的下场。二是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在南京梅园新村同国民党谈判,代 表团大量费用是取自淮盐。有一次代表团紧缺费用,是宋庆龄从淮北 盐场急调了三万担盐,换成了几十万元法币济了代表团的急。因此, 有学者断言:如果没有两淮的盐利,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许要改写。 黄金无足走天下,淮盐自古

5、天下香。淮盐,盐族珍品,驰名中外。 明代宋应星曾以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在天工开物中说到:淮盐质 重,其它海盐质轻。唐朝诗人李白曾这样夸耀过她:“吴盐如花皎如 雪。 ”海州名士苗坦之则赞咏她 “垒垒晶莹富贵盐” 。光绪三十二年, 淮盐在意大利秘拉诺万国博览会上以“色味俱佳”获最优等奖牌,成 为“中国海盐见于世界之代表” 。 1989 年,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 上,淮盐荣获金奖。淮盐走出国门,已有数百年历史。建国后,淮盐长期行销豫、皖、鄂、赣、湘、沪等十三个省、市,约二亿多人常年食用淮盐。芬芳硕果续辉煌芬芳硕果续辉煌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淮盐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连云3港市博物馆内,珍藏着一块被

6、称作盐鐅的铁器。据专家介绍,古时产盐是由几户盐民每家拿出一块鐅片拼合起来,产好盐后再打散分开保管。这块盐鐅正是古人制盐工具之一。淮北制盐工艺的演绎,历经百代人之手,大体经历了从海水煮盐到天日晒盐两个漫长的过程。炽热的红色火焰与蓝色的海波不仅凝结成了“色白、粒大、味美”的淮盐,更编织成了一幅海盐文化的绚丽篇章。海水煮盐工艺,大致可分为刮土淋卤和滩灰淋卤两种方法。“土面刮来淋玉液,鳌头沸尽结银花”说的是刮土淋卤煎盐工艺;“没晒足灰泥,层层白相映;易地聚成堆,再淋盐始盛。 ”指的是刮土淋卤煎盐工艺。这是莲荷经霜坚硬如石的莲子,先民们用它来测试卤水的浓度。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里讲:“取石莲十枚,尝其

7、厚薄,全浮者全收盐,半浮者半收盐,三莲以下浮者,则卤未甚。 ”这种至迟在宋代已广泛使用的测试海水浓度的技艺是我国古代盐民的一大发明,与现代通用的波美表测定液体比重的原理基本相同,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先民们的智慧。从传说中的夙沙氏到公元 1500 年的明代,海水煮盐的历史差不多延续了三千多年。海水晒盐是海盐生产上的工艺技术革命,明朝末年,淮北的海盐生产就开始逐步向海水滩晒制盐过渡。淮北滩晒技术不断改进,从分散的小型砖池滩晒逐渐向大型的泥池滩晒过渡。这是兴盛了百年左右的泥池晒盐的八卦滩,其文化精髓就是八卦学的生动应用,它泽被后世,造福盐区好几代人。2009 年,经过省政府批准,淮盐晒制技艺成为江苏省第

8、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千百年来,淮北盐区主要靠旧的平面滩晒制原盐,一遇雨天,卤淡盐化。1981 年,淮北盐区在台北盐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塑料薄膜苫盖结晶新技术,为实现常年稳产、优质创造了条件。现在,随4着土地的日益金贵,盐场人的聪明才智再次迸发,采用矿卤嫁接海盐生产工艺,只需 1/25 的面积就能生产出同量的原盐,这在数千年产盐史上尚属首创。如果你到新式滩地收盐的时候去参观,那星罗棋布的盐田、白花花的盐晶,让人感觉到是来到了冰雕玉琢的世界,盐乡特有风情会让人流连忘返。灿烂人文永绵延灿烂人文永绵延丰饶的淮盐收入不仅顶戴着民族、国度、权柄乃至黎民百姓的生计,那晶莹皎洁的淮盐,更以绚丽夺目的

9、文化光芒,熔冶了精粹的人文创建。因为淮盐,江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经济最为繁荣、资本主义雏形萌发最早、又极具代表性的地区;承载着地灵、物华的淮盐,在文化史上折射成了一道灿烂的人文绵延的彩练。从传说中的夙沙氏煮盐到史记中的管仲论鹾;从汉唐时期的盐政职官到清代中叶的票盐改革;历史上的淮盐,更因其地位的显赫,吸引了众多的重臣名流如过江之鲫纷沓而至。诸如睿智果敢的“西溪三贤”晏殊、吕夷简、范仲淹;有治国安邦之才的第五琦、刘晏;勇毅、开达的“淮北三英”魏源、陶澎、谢元准;更有那林则徐、端方、张謇、缪秋杰籍淮盐税利兴教救国他们以开阔的胸襟和视野为中国的文明史绘出了重彩浓墨的诗篇。淮盐产区独特的风光不仅让历

10、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美丽诗篇,更滋生了大批咸味十足的淮盐文学巨著。其中当推吴承恩的西游记 、李汝珍的镜花缘 、施耐庵的水浒传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曹雪芹的红楼梦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这些涵盖着文学精髓的巨著不仅影响了整个国际汉学领域,更是淮盐神韵在文化生活中的聚焦和投影炫目登场的唐三藏和孙悟空、摇曳而出的多九公和林之洋;以盐民造反为原型的梁山聚义、语言辛辣的儒林外史 、一部红楼梦不仅写出了盐官的豪侈及败5落,其中更是可以找出相对应的俗俚词语和对应的环境描写等等。淮盐文化的折射无所不在。那一本本杂剧戏曲、诗集棋谱、碑版名拓中无不淮韵十足。其中古海州戏曲的繁荣,尤其是古雅清幽的“海州五大

11、宫调”的形成与传播,与悠长的淮盐文化无不透着沟通和融合;那一件件价值连城的钟鼎铭、古董字画中无不透着淮盐的光芒,更有那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淮扬菜系所散发出的诱人菜香。智者只要提到江苏的人文存留,言必称“宁镇物华” 、 “苏州园艺”、 “六朝风韵”.那些衬托着“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风华,那一座座构思奇特,追求诗情画意的梅园、个园、何园、西园和秋园等精美园林,无不笼罩着银色的光泽。据传那扬州的白塔就是盐商为博乾隆皇上的欢心,共同出资连夜建成。古人曾经说过:“因利所以聚人、因人所以成邑” 。淮盐不但成就了扬州、泰州、淮安等名城重镇,而且使新浦、海州、板浦、猴嘴浸透着浓浓的咸香

12、。历经风雨的淮盐,在盐河水中舒缓地流淌与沉淀着,日益厚重。风生水起谱新韵风生水起谱新韵如果说淮盐对于这片灼热的咸土地,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 耕耘或收获的炼海人而言,是一页页的历史印记,那么,这些印记早 已使淮盐文化和它的精髓铭刻在淮盐人一代代的进化中。 2006 年春节前夕,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连云港市考察时 指出,广袤盐滩既要服从港用、工用、市用,又要保护好淮盐文化的 千年传承。 为了使这些历史印记变成新兴城市的文化元素,中国盐业总公司 领导茆庆国、江苏省盐业集团公司领导王德善,以及许多专家学者、 社会贤达都大力呼吁,要把淮盐文化打造成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连 云港市委书记、市人大主

13、任王建华在连云港市第六次文代会上特别指 出,要大力彰显淮盐文化,高标准建设淮盐文化生态博览园。 在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徐圩新区将建设中国第6一个淮盐文化生态博览园。一个集淮盐生产历史演变、非遗保护、文 化展示、影视拍摄、旅游消费等为一体综合性的文化生态创意产业园 将成为淮盐文化得到永久传承的闪亮明珠。 在连云港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将设立总面积 400 多平方米 的淮盐文化展览馆。内容涉及盐的用途、炼海历程、淮盐之利、盐政 流变、淮盐烽烟、淮盐艺韵、淮盐新曲等十个方面。还有一系列有关 淮盐文化的活动次第展开,已经将一个关于遥远年代的记忆变成了让 人触手可摸的现实。 淮盐文化生态

14、博览园和淮盐文化展览馆互为照应,恰似两束文化 强光,激射苍穹,照亮了千年淮盐美好的行程。在休闲、旅游成为 “流行色”的今天,淮盐文化休闲游可开辟一方新天地,和与淮盐有 历史渊源的扬州、苏州、盐城、淮安、泰州等有关城市联系,集纳淮 盐旅游资源,构建淮盐文化旅游一条线,为连云港市增加旅游新亮点。为了挖掘整理历史遗产,放大由来已久的古淮盐文化因子,唤醒沉睡多年的淮盐文化遗风。连云港市文化界和国内一些盐文化研究专家、学者通过合作攻关,深入挖掘、悉心整理与淮盐文化息息相关的古遗址、古遗迹和古典籍,深入挖掘、重新审视古海州、古板浦、盐仓城、盐衙等区域特色文化中所闪烁出的淮盐文化的历史光芒,进一步强化了淮盐

15、文化氛围。随着淮盐文化研究会的成立,集众多专家学者、社会贤达的智慧灵光,淮盐文化的视野将会更加放大,许多新理论、新成果将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这就是“文化力” ,是那种你看不见但可以感受到的“软实力” 。 它是生产力,是一种可以推动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力量;它也是竞争 力,是一种可以让我们在未来的文化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力量。 为了使淮盐“文化力”变成光照当代的硬实力,淮盐文化建设风 生水起,新韵悠扬。我们有责任走在前列! 走在前列,这是一个殷切的嘱托。走在前列,这是一种力量的持 续。是淮盐精神与时俱进地延续光荣与梦想的新的旅程!7走在前列,这是一次生动的实践。是港城人充满智慧充满胆识地 制造新奇迹的开始! 为了这份嘱托,我们有责任走在前列;有了这种力量,我们有信 心走在前列;因为这个实践,我们可以走在前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