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生工作会发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973383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卫生工作会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卫生工作会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卫生工作会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卫生工作会发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卫生工作会发言同志们:这次全市卫生工作会议,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卫生事业进 入“十二五”新的发展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卫生工作会议 精神,分析形势,总结“十一五”卫生发展成就,安排部署“十二五”特别是年的卫生工 作,为全面完成医改任务,实现我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奠定基础。刚才,市政府与各县区 政府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和重点卫生工作责任书,局长对“十一五”和去年工作作了全 面总结,对“十二五”和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个方面 的问题。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十一五”时期,是卫生事业

2、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们积极应对各 种复杂局面和严峻挑战奋力前行的五年。五年来,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干事创业,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以下工作特别值得肯 定:第一,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先后对 5 处县区级医院、34 处乡镇卫生院、 600 处村卫生室和 125 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建设装备,城区居民就近享受到了 便捷、连续、综合、廉价的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 枢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农民就医基本实 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 ,覆盖

3、城乡的“一刻钟卫生服务圈”基 本形成。第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有效防控了甲型 H1N1 流感、手足口病等重 大传染病,积极参与并圆满完成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年奥帆赛、第十一届全国运动 会赛区比赛等重大事件和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五年内全市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 无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第三,深化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进展顺利。新农合参合率达到 99.55%,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5 个县区全部实施 了基本药物制度,药价降幅达 30%以上;“9+6”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公 立医院改革试点即将启动实施;实施乡村医生政府补助制度的做法得到

4、省长的充分肯定, 被政务信息刊发。第四,多项卫生指标步入全省先进行列。截止年底,我市千人拥有 医院床位数、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跃居全省第二位;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同时,市级四大综合医疗机构快速发展,市 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大楼顺利建成投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已开工建设, 胜利医院在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鸿港医院成为大学齐鲁医院分院。可 以说,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国民健康指标提升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我 市卫生事业改革力度最大、发展最快的五年,是我市卫生系统付出最多、收获最大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硕果累累,卫

5、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 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 视和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关心参与的结果,更是全市卫生 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无私奉献、共同努力的结果。对此,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人民群众 是满意的。目前,我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外部环境,可以说具备 了“四个基础” 。一是领导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工作高度重 视。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关系经济 发展和社会和谐,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民

6、生问题。在近日召开的 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李克强副总理指出,人的生命最为宝贵,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的问题,满足人民健康需求,这是人民政府 的一项基本职责。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卫生工作摆到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 连续五年将卫生重点工作列入便民实事项目,在领导精力、政府财力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这都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有力的领导基础。二是经济基础。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已进入 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随着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全市经济总量迅速增长, 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三是群众基础。随着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7、,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受益,对医改等卫生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下 一步工作充满期待,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四是工作基础。经过多年努 力,我市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康发展,公共卫生服务均 等化扎实推进,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卫生改革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人 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快速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各项医改惠民政策陆续出台, 城乡居民的健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对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医 疗卫生服务能力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凸显。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许多亟待 破解的难题。随着改

8、革的深入推进,一些制约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日益显现, 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综合配套改革不到位等。由于各级卫生投入需要持续增加,基层财 政特别是县区财政压力较大。三是传染病疫情防控难度不断加大。甲型 H1N1 流感、手足 口病、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防控任务十分繁重,部分传统传染病的防治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特别是随着黄蓝战略的推进实施,我市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给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 高要求。四是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由于引进人才的机制不活、政策 不优惠,真正的人才难以引入,导致卫生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引进难。另一方 面,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特别是乡村卫生服务人

9、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五是医患 纠纷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严重干扰了医疗卫生单位的正常工作,而且影响了社会和谐稳 定。“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是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我市加快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赶超发展的跨越 时期,也是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 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为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准确把握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形势,进一 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适应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紧紧抓住深化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的良好机遇,勇于面对挑战,着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推进我市卫生事业 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