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的生化机能评定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72875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运动的生化机能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篮球运动的生化机能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篮球运动的生化机能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篮球运动的生化机能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运动的生化机能评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篮球专项与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联系篮球专项与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联系学号:学号:0864011姓名:廖上宾姓名:廖上宾体能训练是篮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促进篮球运动员身体全面发展,更快地学 习和掌握技术、战术的必要条件;是改善运动员身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延长运动寿命, 减少运动创伤,以及培养顽强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随着现代篮球运动技术、战术的迅猛 发展,比赛的速度越来越快,身体接触越来越频繁,攻守对抗越来越激烈,这对篮球运动 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掌握篮球运动中体能的生化基础和生化特点,科学有效的进行 体能训练,对迅速提高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篮球运动的体能特点

2、 1、篮球运动对抗性强。篮球运动是对手之间激烈对抗的竞赛性项目。运动员的力量、速 度和技术决定一支篮球队的实力。比赛时双方激烈争夺,攻守转换极快,运动员必须快速 奔跑;无论传球、运球、突破都要快速、突然、有力,并在激烈对抗中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因此,运动强度很大,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率可达 180216b/min。 2、篮球比赛运动量大。在紧张激烈的篮球比赛中,运动员要在篮球场往返跑 180200 次, 约 54006000m。强度大、密度高、时间长,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负担量很大, 长期从事篮球运动能明显改善心血管的功能。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心跳缓慢, 血压下降到正

3、常范围的下限值。 3、篮球运动技巧性强。在瞬间万变、激烈对抗的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 身体素质,而且要根据临场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各种技术动作。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应能熟 练运球;依靠精确的“时间感觉”、 “空间感觉”跳起投篮;依靠敏锐的观察力进行整体配合。 为了摆脱对手,还经常要运用疾跑急停,变换方向,空中转体等动作。这些动作都是依靠 大脑皮层综合视觉、位觉和本体感觉来完成的。 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 体能是体质的外延,是指机体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 动能力(走、跑、跳、投、攀、爬、搬运等能力) 、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 柔韧等)和运动

4、能力(是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与运动技能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一 种综合能力) 。运动员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由运动员身体 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三者相对独立,密切联系,彼此制约、 相互影响,其中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 所以在运动训练时多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篮球运动员大多数动作 都是在快速节奏和爆发用力情况下完成的,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是最大力量基础上的快速力 量,它要求肌肉有迅速收缩和伸展的能力,要求神经兴奋高度集中,兴奋、抑制过程迅速 转化,强调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动作,表现出最

5、大力量,同时也具有很多灵活性。 在速度方面,篮球运动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反应快,起动快,能迅速发挥高速度,急停快, 变向加速快,动作间衔接快,动作转换快,起跳快和攻守转换快等。篮球运动员所需要的 耐力主要是建立在一般耐力基础上的专项速度耐力,它取决于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体内 能源物质的储备、支撑运动器官承受长时间工作的能力以及心理对疲劳的耐受程度四个方 面。此外,篮球运动员对弹跳、柔韧、灵敏素质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篮球运动员的弹跳 具有随意性特点,既要有绝对弹跳高度和速度,又要掌握好起跳时间,并能在各种情况下向不同方向及时起跳,或连续起跳。篮球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对篮球技术的掌握和发挥有着 积极的促

6、进作用,同时可以减少运动损伤,训练时必须加强关节韧带,特别是腰、跨、肩、 腿、踝等关节韧带的锻炼。在灵敏性方面,篮球运动员要运用各种信号和手段,加强反应 速度练习,提高运动员神经系统迅速集中和分散的能力,使大脑皮层的灵活性与神经过程 的转换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生物化学基础和特点 1、篮球比赛的供能特点。篮球运动是一项要求运动员具备各项良好身体素质,快速进攻 和转换,进行以球为主,以投篮得分为目的的立体范围的竞赛项目。在能量需求方面,由 于运动员所承受和所达到的强度在比赛中不断变化,故其比赛供能特点很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分析认为:比赛中的关键技术动作是靠以无氧代谢供能

7、支持的极量运动强度来完成 的,但比例很小(10.42%) ;剩下的 89.58%运动则主要靠有氧代谢来完成,所以“有氧代谢 是基础”。因此,对于一名优秀篮球运动员来说,不仅要有良好的无氧能力,还必须具备良 好的有氧能力,这样才能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发挥最好水平。 2、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生化基础和特点。力量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肌肉力量产生的大小均取决于保证肌肉收缩的物质基础(肌肉横断面积大小,快肌纤维所占 的比例,无氧代谢能量物质的储备,无氧代谢酶的活性)和肌肉收缩时的工作条件(中枢神 经系统冲动的程度,参与收缩的肌纤维数量,肌纤维收缩的同步化程度,肌肉收缩的动力 学条件、张度、关

8、节角度,动作技术的合理性)两个方面。篮球运动表现出来的力量特点 是:最大力量基础上的快速力量,这就要求肌肉收缩时募集高比例快肌纤维;要求肌肉中 CP 和糖原的含量高,CK、ATP 酶、HK、PHK 和 PK 等酶的活性高,ATPADP 的转 换率高,ATP 的利用速度快,充分表现出力量潜能和最大功率输出;此外,还要求中枢神 经对肌肉的支配作用强,有效地调节肌纤维募集数、控制神经冲动发放频率和协调运动单 位之间冲动发放的同步化程度。值得注意的是:长期进行力量训练后,机体组织会发生适 应性变化,主要是肌肉收缩力增强和横截面增大,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且这一点 不存在性别差异;停训后,肌肉力量会

9、逐渐消退。 3、篮球运动员速度训练的生化基础和特点。速度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运动员重要 的运动素质之一。它对中枢神经的活动,对骨骼肌的组成与代谢有高度依赖性和特殊要求: 要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水平高,神经传导速快,反应时短;要求收缩募集快肌纤维的比例 高,供能物质主要由 CP 和肌糖原提供。篮球运动无论是进攻或防守,其意识和肢体动作 都要求“快”,快速反应、快速动作、快速移动。从其生化基础出发,就要求运动时骨骼肌 以募集快肌纤维为主;要求肌肉 ATP 再合成的能量由无氧代谢提供,供能物质主要是肌内 CP 和糖原;此外,还要求 ATP 利用的最大速率至少是 7mmol“P” /千克干肌秒。值得

10、注 意的是:速度训练后训练肌会发生明显的生化变化:(1)磷酸原供能能力增强(速度训练 能明显提高肌肉 CP 储量,提高运动时 ATP、CP 分解和再合成速率,从机能水平上表现 为最大功率输出增大和维持运动时间延长,运动后恢复能力提高) ;(2)糖原酵解酶活性 增强,加快了运动时肌糖原分解速度,并保持在更高水平上合成 ATP;(3)快肌纤维选 择性肥大;(4)改善肌肉缓冲酸的能力。 4、篮球运动员耐力训练的生化基础和特点。耐力是指人体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是人 体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其水平建立在人体复杂的调节机制上,如能量代谢的调节和协调 (信息调节)过程,酸碱平衡,水盐代谢平衡和体温调节等。对

11、强度大,体能要求高的篮 球运动来讲,所需耐力主要是一般耐力基础上的专项速度耐力。而一般耐力持续的时间较 长,约为 210 分钟或大于 10 分钟;专项速度耐力持续的时间较短,约为 35 秒2 分钟。 (1)短时间耐力运动(35 秒2 分钟):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心率和摄氧量接近最大值;运动时能量以无氧代谢为主,总耗能在耐力组中属于最少,但输出功率最大。 运动开始数秒钟内,以 CP 供能为主外,糖酵解为基本供能途径,ATP 的转换速率最大时 达到 3mmol“P”/千克干肌?秒;运动至力竭时,肌肉 CP 储量接近耗尽,血乳酸浓度可由运 动前 1mmol/升上升到 15mmol/升左右,血浆

12、碱储备从 24 毫克当量下降到 34 毫克当量/升, 血 PH 值由安静时 7.4 下降到 6.8 左右,随着 H+的堆积,糖酵解酶的活性降低以及 Ca+参 与收缩蛋白兴奋收缩偶联的过程受到干扰,其结果降低无氧代谢能力和肌纤维收缩能 力。 (2)持续 210 分钟的耐力运动: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兴奋;运动肌快、慢肌纤维募 集量同时增多;能量代谢以消耗肌内 CP 和肌糖原为主,同时血糖也参与供能,无氧代 谢和有氧代谢彼此协调共同合成 ATP,其中有氧代谢供能比例明显增多;肌乳酸生成保 持较高速率,并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向血液转移,致使血乳酸积累达到最高水平;运动时 心、肺功能达到或接近最大摄氧量水平。

13、(3)长时间的耐力运动(大于 10 分钟):运动 过程主要募集慢肌纤维,随时间延长,运动肌输出功率逐渐减少,但总耗能逐渐增多;ATP 主要由有氧代谢途径合成。耐力运动前阶段,肌糖原的氧化供能起主要作用;超过 1 小时运动后,脂肪酸氧化逐渐代替糖有氧代谢,成为主要的供能途径;蛋白质供能很少, 当体内糖储备降低,蛋白质分解代谢明显增多,表现出血尿素浓度升高,增加的幅度与训 练效果或耐力运动的负荷量关系密切;血糖在整个运动期间参与供能,一旦血糖水平低 下,将导致中枢疲劳。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持续性耐力训练能明显改善呼吸循环系统的 机能,使运动时氧转运能力提高;大强度间歇性耐力训练对运动肌利用氧的代谢

14、系统具有 更大的刺激作用,训练适应后能明显促进线粒体内有氧代谢合成 ATP,但肌纤维增粗的效 果不明显。 四、结论 1、在运动训练中,只有了解和掌握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特点和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然 后选择合理的训练方法和运动负荷,并合理的组合与调配,才能使训练达到专项的要求, 从而提高运动能力。不同运动项目运动时,能量代谢的特点和规律不同;不同专项素质, 其训练的方法和要求不同。 2、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负荷安排,必须考虑到运动员的承受能力,训练周期的节律性, 以及专项负荷特征。提高负荷水平,要依据训练对象负荷后的反应,身体的恢复情况,心 理承受力,生理机能周期性调节规律及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进行

15、。 3、篮球比赛负荷强度大,攻、防节奏变化快,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转换频率高。这就要 求运动员的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必须结合运动员的思想意志品质,并根据身体各部位肌肉、 关节、韧带和各器官、系统的具体情况严格进行科学训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要紧密结合 专项运动特点,并根据本队技术风格,运动员的特点、年龄、性别和不同训练阶段等具体 情况,有所侧重安排各种素质训练。并注意运动素质发展过程中的转移现象和运动损伤的 发生,从而为整个竞技能力的提高创造先决的条件。 4、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比赛的需要。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对能直接促进篮 球技术和提高篮球专项的运动素质应予以特别重视,如速度力量、反应速度、专项耐力、 短距离加速度、弹跳力、灵活性、协调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