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第五单元工笔写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72378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第五单元工笔写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第五单元工笔写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第五单元工笔写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第五单元工笔写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第五单元工笔写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班级六年级班课题绘画艺术工笔、 写意课时1 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通过中国画分类概况的讲授,使学生能初步的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分类。了解中国画中各个画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基本表现方法。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于了解中国画的分类,及中国画中各个画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基本表现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方式采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领会能力,掌握中国画各个画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基本表现特点。教学流程一、中国画的定义中国画:又称“国画” ,我国传统的绘画(区别于, 西洋画 ?) 。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地宣纸或绢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富于传统特色。二、中国画的技法1、写意

2、:中国画传统的画法之一,相“工笔画”而言,用豪放、简练、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繁邃,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它要有高度概括的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2、工笔画:中国画传统画法之一。画法比较工整严谨,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准确形象为准则。相对于“写意画” 。 (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大意为原则)而言。总的来讲,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刚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一)工笔1、初识工笔:工笔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朵奇葩, 向来以细腻和丰富著称

3、。 传统的工笔绘画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高超的运笔技巧和渲染技术。中国画表现手法之一。与之相对应的是写意。2 工笔画法出现较早,远在魏晋时期就被画家采用,并成为主要的或唯一的表现技法。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就是用工笔画法创作的。隋唐至五代两宋,工笔画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日趋成熟。2、工笔特点:工笔作为一种绘画技法,一般是在经矾水加工过的熟宣纸或熟绢上,用工细流畅的墨线勾勒出所画物象的轮廓,也称白描稿,然后用淡墨或色笔染出物象的阴阳向背,在此基础上染一层底色,一般是石绿用赭石作底色,石青用花青作底色,等等。底色染好后可正式上色。因设色重轻、浓淡、厚薄的不同,工笔又分为工笔重彩和工笔淡彩。不管

4、是淡墨晕染,或是染底色,正式上色,都要在每着一笔墨或色后,用含有清水的毛笔晕染一次,以冲开墨或色的痕迹,而且要反复进行,即俗称的三晕九染。因在晕染设色过程中覆盖了部分轮廓线,因此,待最后一次色着完后,要视所绘物象的不同,用墨或色依原轮廓线重勾一遍,这样可使线与色融为一体。待全部完成后,如果仍感到画面色彩厚度或深度不够,可在画背面用淡墨水或色重染一至数次。3、工笔画法要求线条工稳、细致、流畅,色彩匀净、明丽、典雅,所画物象造型准确生动逼真。工笔表现范围较宽,多用于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中的青绿、金碧及以楼阁建筑为题材的界画。除卷轴画外,工笔画法在古代壁画中也大量使用。(二)写意1、初识写意:写意

5、画分小写意和大写意画,大写意突出一个大字,不是指大笔大纸,才量上的大永远只是相对而言的,而是贵在精神境界大,笔墨气魄大。如能在小幅画中写出大气象的山水或花鸟,才显出大写意的特点。早在两宋时期的梁楷秉性疏野,放荡不拘,以粗阔的笔势、浓淡的水墨、简练豪放的减笔画风,大胆变格,开创了大写意画新风。历代画家中,最能充分发挥写意精神的代表人物是徐渭。由于他历经坎坷人生,加上天资过人,令他具备独特的艺术气质。2、写意特点:近代写意画大师齐白石以高度简练的笔墨为百花写精神,为万物表生命,诗、书、画、印齐全。他兼取文人画的放逸及宋画的细致,造就了单纯而丰富的艺术世界,形3 成写意画的又一座高峰。大写意画注重心

6、灵感悟的抒发,不着重物理表象的真实再现。大写意画重精神,这种精神既是画家个人的个性,也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大自由和大解放。所以,大写意画在强调表现画家真情实感的同时,须同时强调游心于万物,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化韵律,不受时空、体面、光色、透视等物理现象的束缚,这就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极高境界。天人合一既是有我之境,又是无我之境。有我与无我的统一才是大写意画的境界。而大写意画的本质,正是敢于超越客观物象世界,表现人的精神和宇宙之情,是一种生命的自觉。早在唐代,山水画家张璪就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想,这个“心源”二字就是画家的内在修养;由“心源”而产生的“心象”就是写意画的造型观。书画艺术含纳天、地、人之精、气、神,包括着人文、意象和人格的多层意义。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是多么高的艺术境界啊! 大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大写意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有我与忘我看似相矛盾,其实是相统一的。只有有意识地追求大写意画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解衣磅礴的艺术发扬光大。三、欣赏出示国画名家的作品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水平。板书设计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