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大爷导学案(教师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7113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汉大爷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罗汉大爷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罗汉大爷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罗汉大爷导学案(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罗汉大爷导学案(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汉大爷导学案(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汉大爷导学案(教师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家生平。 2、体会作者对文中罗汉大爷这一人物形象塑造。 3、在阅读中解决字词;把握文中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及表现。 4、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作品红高粱的内容及所反映当时日本铁蹄下人民的生活现实与反抗 意识。 【课前导读课前导读】 一、知识链接。一、知识链接。 1 1、走近作家:、走近作家: (1)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 年出生于山东高密县,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 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为“寻根

2、文学”作家。 他的早期作品注重表现细腻独特的生命体验,描写童年记忆的乡村世界,达到了自然与感觉的奇妙 和谐。1985 到 1986 年前后,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开始文体实验,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 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 的处理,塑造神秘经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1987 年后又进入新的探索期。激情 勃发,画面五彩斑斓,语言无节制、夸诞等还是他不变的风格。2011 年 8 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 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 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代表作品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红高

3、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 死疲劳蛙 处女座春夜雨霏霏 2 2、走入作品:、走入作品: 红高粱以抗战初期的山东高密的一个小山村为背景,叙述了一部民间自发的为生存而奋起 反抗侵略的苦难历史。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苦难,更是展示了中国人民豪放、顽强拼搏、爱国 的品质,同时也讴歌礼赞了自由奔放、热血沸腾的生命,赞扬了我们的人民战胜这种苦难的精神, 呼唤美好的新生活。 红高粱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出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也可 以说这部小说讲述的其实并非是历史战争,而是作家在民间话语空间里的某种寄托。叙述者在小说 开头有一段充满激情的感叹,极力赞美他的故乡,赞美他的那些豪气盖天的先辈,

4、并称先辈的所作 所为和他们的英勇悲壮“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 化”。这种感叹贯穿在整部小说中,而且愈加变得浓烈感人,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无疑是一种作家把 民间作为理想的生存状态。 民间是自由自在无法无天的所在,民间是生机盎然热情奔放的状态,民间是辉煌壮阔温柔淳厚 的精神,这些都是人所憧憬的自由自在的魅力之源。叙述者以这样一种民间的理想状态来对比现实 生活,却发现这种状态只是过去时态的存在,高密东北乡的英雄剧全都上演在已经逝去的时间中, 这不能不令他感到遗憾,不能不令他屡屡发出文明进步隐含种性退化的感慨。这里显然引入了一种 与政治意识形态及知识分子传统都全然

5、无关的历史评判尺度:站在民间的立场上来看历史发展与社 会现实境况,便暴露出某种生气流散与自由状态受到限制的趋向。 而在红高粱中,这种遗憾与感慨反过来又强化了对曾经存在过的民间自在状态的理想化与 赞美,从而使其呈现出了更为灿烂夺目的迷人色彩。课课 题题主主 备备审审 核核使用班级使用班级编编 号号编写时间编写时间 罗汉大爷罗汉大爷(第(第 1 1 课课 时)时)贾克文贾克文边边 强强20152015、05052红高粱讲故事的手法巧妙、多样,可以说引人入胜。它并不是单一向度的。“我”是故事 的讲述人,但是主要的视角却是“父亲”的,第一人称的讲述时时滑到第三人称(父亲)的叙述中。 视角与人称的变换,

6、使故事时近时远,摇曳生姿,在时间跨越中,使小说的结构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不仅如此,像奶奶临终前的大段意识幻觉,在以“我”为叙述人的结构中,更是有违常规,作者却 挥洒而就,一点儿也没有生硬与拼凑之嫌。 3 3、关于魔幻现实主义:、关于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的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莫言的作品中充满着幻象,这种幻象充 满着浪漫色彩和诗的意境。这种美学效果的产生,依赖于作家运用童话、寓言的手法,把幻象与现 实糅合在一起精确地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者的主观世界奇特的心理过程,这也构成了莫言小 说“忧郁的主调”之下“一方面是凄楚、苍凉、沉滞、压抑,另一方面则是欢乐、激情、狂喜、抗 争”的

7、独特的叙事风格。红高粱中奶奶弥留之际的幻象描写精彩之极,在蓝天、白云、红高粱 的交相辉映下,“一群雪白的野鸽子”飞临奶奶的身边,“用宽大的笑容回报着奶奶弥留之际,对 生命的留恋和热爱”。作者用三个大段落的诗一般的语言,从天上到地下,从近景到远景,从现时到童年来抒写 这一诗境般的幻象,空间和时间以及描写视角的不断转换,使得作品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感,较为准 确地表现出奶奶那种执著顽强的生命意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充分表现出奶奶和“几百 个衣衫褴褛的乡亲们”红高粱般的民族气节与生存意识。倘使把鸽子作为一种象征物,那么对自由 的渴望便与奶奶一生的追求相契合。这种童话寓言式的象征描写模式恰恰又增强

8、了整个作品诗意的 感染力。 4 4、红高粱红高粱故事梗概:故事梗概: 整个故事是这样的:“我奶奶”十九岁那年,曾外祖父把她嫁给了酿酒的单老板有麻风病的儿 子,换回一头骡子。迎亲路上,把轿头余占鳌领着轿夫们起哄颠轿。行至青杀口,高粱地里杀出劫 道人,余占鳌送他上了西天,我奶奶遂对他有了好感。 三天后奶奶回门,又遇蒙面人,原来是救她一命的余占鳌。两人激情迸发,在高粱地里相亲相 爱,作天地之合。从此他就成了我爷爷。几天后奶奶回来,李大头被人杀了,奶奶留住众伙计,开 始主持酒厂。我爷爷酒醉后被扔进空酒缸,恰好这时土匪秃三炮劫走了我奶奶。我爷爷酒后找秃三 炮算账,居然逼得三炮求饶。我爷爷回来后,朝高粱酒

9、里撒了一泡尿,竟成了喷香的好酒十八 里红。 九年后,日本鬼子逼乡亲们砍倒高粱修公路,又将罗汉大爷剥皮示众。当晚我奶奶搬出十八里 红,伙计们喝完酒,准备打鬼子报仇。第二天黄昏我奶奶给我爷爷他们送饭,倒在鬼子的机枪下。 我爷爷他们疯一样冲向日本军车,一声巨响,伙计们全死了。九岁的我爹,找到了已经痴呆的爷爷, 站在我奶奶的尸体旁。夕阳如血,高粱如血,我爹唱起来:“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 宝殿” 5 5、红高粱红高粱前后情节链接:前后情节链接:红高粱的叙事呈现非常自由的时空结构,并不按照一般小说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情 节。节选部分是小说的第二、三节。节选部分前的情节(第一节):土匪司令余

10、占鳌(我爷爷)带着儿子豆官和自己的队伍,在公 路旁边高粱地里等待伏击日本鬼子的车队。节选部分后的情节(第四节):余占鳌等人在公路边埋伏;追叙奶奶拉着余占鳌和另一支抗日 武装(国民党系统)的冷支队长一起喝掺有罗汉大爷血的高粱酒,共同盟誓,为罗汉大爷报仇,打 日本鬼子;再追叙罗汉大爷怎样被日本鬼子活活剥皮杀害。 6 6、人物长廊:、人物长廊:(1)“我奶奶” 在“我奶奶”的身上表现出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用自己传奇的生命历程砸碎了传统的纲常伦 理道德规范。她敢于释放自己,追求自由,勇敢地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她看透了父亲唯利是图的 本质,便断然与之划清父女界限;她看到了余占鳌的强悍野蛮、敢作敢为,是条

11、硬汉子,便同他在 高粱地里毫无禁忌地野合;她看清了父母包办婚姻的罪恶性,于是,当得知单家父子被杀,酒房被3烧,她毫无内疚之心,反而重整旗鼓与杀死自己丈夫的仇人共同生活。她为了报复余占鳌的移情, 甘愿委身于“黑眼”。她为了获得爱情,对“我爷爷”及其婚外恋情人(恋儿)进行疯狂的报复。但 奶奶在战场上又以不畏生死的态度体现出女性的光辉形象。正如她临终时的对天呼喊:“天,什么 叫贞洁?什么叫正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你一直没有告诉过我,我只有按着我自己的想法 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 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

12、什么都不怕。但我不想死,我要活,我 要多看几眼这个世界,我的天哪”她的身上很难看到传统妇女所具有的“优秀品格”,但我们 又能感觉到她是可爱的,正像文中所说“她老人家不仅仅是抗日英雄,也是个性解放的先驱,妇女 自立的典范”。 (2)“我爷爷” 作者塑造了具有强烈野性的自由精灵“我爷爷”。“我爷爷”是一个劳动者、杀人犯、通 奸者、土匪司令,还是一个抗日英雄。小说模糊了善与恶、好与坏的界限,并且似乎有意把它们相 融合。小说写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 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我爷爷”也同样是这样一个善与恶的结合体,但是, 小说的字里行

13、间,流露出作者对“爷爷”的肯定和自豪。究其原因,是“爷爷”身上散发着顽强生 命力的光辉。“我爷爷”为了健康的性爱杀死单家父子,为了复仇杀死冷麻子,为了弄到打鬼子的 枪支又去绑架胶高支队的领导人江小脚和冷支队。胶高支队是共军,冷麻子是国军,他们之间为了 扩张势力互相厮杀,企图吞灭对方,斗得你死我活,尸横遍野。一旦日本人踏入他们的领地,他们 又能彼此默契地配合,一致对外,保家卫国。他们的行为很难用惯常的伦理道德规范去衡量,他们 的价值就是他们的自身。我们有理由推断:当民间社会为外敌入侵、天灾人祸、社会动荡所影响时, 民间社会传统的价值判断体系便会被打破,因为生存成了本能,人们统统都处在一种“集体无

14、意识” 当中,惯常的伦理规范、美丑善恶便会被强大的生命意识碾碎。如,余占鳌是土匪,也是抗日的大 英雄,他是顺世的贼首,也是乱世的枭雄,他生命的血液里流淌的是自由的精神。余占鳌说:“谁 是土匪,谁不是土匪,能打日本鬼子就是中国的大英雄。” (3)余大牙 余大牙,余占鳌的叔叔。他好色贪酒,强奸民女,杀人放火,十恶不赦,最终被自己的亲侄子 枪毙,这似乎是大快人心的事;但当他面临死亡的那一刻所表现出的视死如归、慷慨激昂却又给人 一种崇高感:“开枪呀,兄弟!难道还要我自己崩了自己吗?”尤其是当他唱出那支“高粱红了, 高粱红了,东洋鬼子来了,东洋鬼子来了”的歌时,我们不禁会产生由衷的敬意,正如作品中 所说

15、的“余大牙毕竟是高密东北乡的种子,他犯了大罪,死有余辜,但临死前表现出了应有的 英雄气概,父亲被他感动得脚底生热,恨不得腾跳”。同时,余占鳌手刃自己的叔叔这一有悖纲常 伦理的举动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斥责,正像文中任副官所言“是大英雄者自风流”,这句话适合于作 品中所有高密东乡纯正的人种。张闳先生说:“在红高粱中,参与那场英勇战斗的主角,是一 帮由土匪、流浪汉、轿夫、残疾人之流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然而正是在这些粗鲁、愚顽的乡下人身 上,莫言发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课堂导学课堂导学】二、字词基础。二、字词基础。 1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魁(ku)首 铁耙(p) 生疮(chung) 剐(gu) 丝瓜瓤(rng) 作(zu)坊(fng) 噎咽(y) 点缀(zhu) 稼(ji)禾 翌(y)日 黑幢幢(chun) 踉(ling)跄(qing) 袒(tn)露 疯癫(din) 愕()然 绿毡(zhn) 高粱秸(ji) 碌(li)碡(zhou) 血痂(ji) 烙(lo)铁 潺(chn)潺 一摞(lu) 大栅栏(zh) 恍(hung)惚(h) 累赘(zhui) 倔强(jing) 楸(qi)树 铁锹(qio) 瞅着(chu) 痉(jng)挛(lun)积累(li) 糊涂(h) 着数(zho) 倔强(j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