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登采石矶》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967309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1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之洞《登采石矶》赏析、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张之洞《登采石矶》赏析、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张之洞《登采石矶》赏析、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之洞《登采石矶》赏析、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之洞《登采石矶》赏析、练习题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言志诗言志词抒情词抒情第 1 页 共 3 页一、诗文登采石矶张之洞艰难温峤东征地,慷慨虞公北拒时。衣带一江今涸尽,祠堂诸将竟何之。众宾同洒神州泪,尊酒重哦夜泊诗。霜鬓当风忘却冷,危栏烟柳夕阳迟。二、注释甲午战争爆发后, 张之洞由南京回到武汉任湖广总督, 这首诗是他归舟经采石矶时所作。温峤:东晋名将,曾率领水军平定张峻起义。虞公:南宋大臣虞允文曾率军和完颜亮大战。夜泊诗:东晋镇西将军谢尚舟行经牛渚,听到袁宏在邻舟吟诗,对他大加赞赏。三、作者简介诗言志诗言志词抒情词抒情第 2 页 共 3 页张之洞(1837.09.021909.10.04),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

2、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祖籍河北沧州南皮。咸丰二年(1852 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 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

3、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 “东南互保” , 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 林圭、 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 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四、练习题1.这首诗不似一般的登临之作,诗人不再是登临览胜,逸兴横飞,而是抒发了自己无限的感慨,你能说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感慨吗?2.这首诗的结尾有何特色?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五、参考答案1.在危难中担当重任,忧虑时局;对英雄已逝,后继无人的忧虑;自负有救国匡时之略,恨知己难逢。2.以景语收束全诗,前面一路走来的感慨,议论至此乃变,着以景语,景中含情,使全诗有摇曳不尽之致。诗人凭栏送目,但觉烟柳溟濛。与沉沉的暮霭、迟迟的夕阳混成一片,诗言志诗言志词抒情词抒情第 3 页 共 3 页心情如暮色一样迷茫难消。结尾十四个字中,聚集了霜鬓、寒风、烟柳、夕阳等事物,着力烘托出凄清冷峻的情景,透露出诗人怅惘无奈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