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税下的税收信用管理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964938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税下的税收信用管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息管税下的税收信用管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息管税下的税收信用管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息管税下的税收信用管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息管税下的税收信用管理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管税下的税收信用管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税下的税收信用管理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管税下的税收信用管理研究信息管税下的税收信用管理研究【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税收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信用状况。目前,我国的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设还处于创立阶段,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还处在手工或计算机模拟手工评定阶段。税收信息化的发展为纳税信用评定沉积了大量税收业务数据。如何利用信息化条件对税收信用进行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是本文着重研究的主要方向。【关键词】税收信用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 税收智能税收信用是在税收法律关系中,由规矩、诚实、合作的征纳行为组成的一种税收道德规范,表现和反映了征纳双方相互之间信任程度。它

2、在一个行为规范,诚实而合作的税收征纳群体中产生,既能促进税收征纳双方共同遵守规则,改善征纳关系,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征纳主体成员的素质,在相互信任中转化成合作关系。税收信用可以划分为征税信用、纳税信用、用税信用、和税收中介信用四种基本形式。其中征税信用和用税信用是政府信用的范畴,作为纳税人一方应有的税收信用是纳税信用,它是税收信用的核心,是规范和整顿经济税收秩序,构筑社会信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信息化条件下加强税收信用管理主要就是税收征收部门加强对纳税人纳税信用的管理。下面以我局近年来信息化的具体实践进行阐述。一、纳税信用管理的现状一、纳税信用管理的现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制度尚不完善,由于纳税

3、信用的缺乏而导致税款流失的状况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税收经济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要求,于 2003 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并于 2009 年进一步以国地税联合发文的形式对纳税人进行分级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一)等级评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是指税务机关以纳税人遵守和履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等法定义务情况为主要依据,通过评估确定纳税人的纳税信用 A、B、C、D 四个等级,并实施分类管理的工作过程。(二)评定内容。包括纳税人申请被受理之日向前推算,连续两年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发票管理、账簿管理,以及其他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如

4、国税部门)对纳税人社会诚信的评价。(三)分级管理。对认定的 A、B、C、D 级纳税信用企业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针对纳税信用良好的 A 级企业,采取预约上门咨询、放宽发票领购限量、简化发票购领验程序的措施,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个性化服务,规定除专案、涉税举报等情况外,两年内免除税务检查。与此同时,该局重点加强对 C、D级纳税人的动态管理,辅导纳税人提高依法纳税的意识和办税能力,促使其提升纳税信用等级。二、现行纳税信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二、现行纳税信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通过广大纳税人和税务部门的长期共同努力,依法诚信纳税的氛围日益浓厚,但还是应看到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一)纳税人对自身的

5、纳税信用制度重视程度不高。大部分个体、私营经济账务不健全,不能积极主动提供与经营有关的涉税信息,偷、逃税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办理、不注销、转借税务登记证件的现象仍然存在,社会上不按规定使用发票以及销售、制售假发票的现象屡禁不止等等。另一方面原因在于税收信用建设的规范性不高,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奖优罚劣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降低了纳税人对税收信用的信心。(二)纳税信用评定信息化水平不高,影响信用评级的权威性。从评定流程看,评定过程主要靠人工定性分析,评定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影响,长期实行,不利于保证评定质量。从基础信息来源看,由于缺乏完善的企业信用信息资料库,税务机关与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也降低

6、了评定结果的准确性。(三)纳税信用评定制度的社会联动未形成。跨部门信息采集困难大,纳税信用数据不完整,税收信用建设实践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协调,基本还停留在纸面上,进行人工评定,致使税务部门在评定企业纳税信用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此外,企业经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变化因素大,税务部门目前也难以做到对评定后的企业实施全方位的跟踪调查。(四)社会效应还有待提高。在全社会信用机制相对缺失的情况下,纳税信用的评定未能与商业信用等紧密联系,使得纳税信用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三、运用信息管税技术加强税收信用管理的探索三、运用信息管税技术加强税收信用管理的探索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数量增长迅速,导致

7、税管员人均管户大幅增加,同时,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也不断创新,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明显加大。而信息化条件给税务机关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提供了更便捷、更有效的平台。近年来,不断探索用“信息”加强税收信用管理的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夯实了纳税信用基本信息的采集和利用。涉税信息流在税收信用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充分运用自主开发的税收征管系统,切实抓好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与存储、信息加工与分析、信息传递与处理等工作。一是强化信息采集工作,按照税收信用管理的要求,研发并应用了纳税信用等级管理系统;二是提高信息质量,建立了相关考核制度,规范电子数据的录入,把好了数据入口关,提高基础数据质量。(二

8、)利用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开发了专门的纳税评估系统,利用发票管理、申报征收、重点税源管理、税务登记等系统的数据进行横向、纵向的比对分析,通过分析了解纳税人整体情况,多方面、多角度把握纳税人经营情况、纳税情况,提高了对纳税人信用评定的准确性。(三)细化了税源管理体系。建立了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建安税收以及重点税源等税源管理体系,依托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的税源管理体系,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服务和管理措施,细化对纳税人的管理,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从源头上加强税收信用管理。(四)开发税管员管理平台,建立税收预警体系。通过设立内部控制参数,对在申报、征收、管理以及发票领

9、购等各个方面有异常的企业及时提醒其管理员,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信息找人的功能。同时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如邮件、网站等平台,加强了对纳税人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五)推行网络开票服务。依托对外服务网站这个平台,开发了网络开票功能,所有使用服务业通用发票的广告业、住宿业户及使用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建筑业统一发票的纳税户都必须使用网上开票系统开具发票,并以此生成应税收入,由此加强了对纳税人发票使用、税收申报的管理。(六)搭建了强大的查询及辅助决策平台。建立了综合查询及辅助决策系统,在设计理念上实现人机结合、数据实时性和查询高效性相结合;在功能定位上满足各级税务机关不同用户群体的业务需求,根

10、据工作岗位、管理职责的不同,赋予相应的权限;要应用完善上,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适时补充和修改各种指标、模板,多元化提供各类统计、查询、辅助决策数据,实现“一户式”、“一人式”、“一局式”等多种形式的查询功能。同时除了内部系统外,还在网站、手机网站等对外服务平台上搭建起多个对外查询系统,公众可以方便地通过该系统查询如纳税人的税务登记情况、发票商家名称、发票异常情况、发票开具情况、纳税人欠税情况、个人的个税社保缴纳情况、社保“缴税费一卡通”用户号查询等等。四、利用信息管税技术对税收信用进行智能化与自动化管理的构思四、利用信息管税技术对税收信用进行智能化与自动化管理的构思税收智能是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

11、技术,通过对大量当前的和历史的数据,以及外部数据信息进行决策分析,从中发现知识辅助税收决策的系统,它能够为税收工作者提供快速获得更好的信息和知识的工具,辅助税务工作执行者更好地完成征管、监控和服务工作。税务智能处理的对象是数据,目的是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税收信用管理,就要求从单纯利用信息系统采集、传输数据转变到结合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的智能化和自行化管理。(一)运用信息化条件创新征纳方式,实现纳税服务智能化和自动化。(一)运用信息化条件创新征纳方式,实现纳税服务智能化和自动化。如深化手机网站,实现纳税人随时随地可以上网申报纳税;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在全局范围内使用横向联网电子缴

12、税系统,通过国库信息处理系统与各商业银行、财政等各部门进行税款缴库信息交换,企业在网上申报后税款直接缴入国库,并及时反馈扣缴情况。建立如中国移动 10086 的短信息平台,将涉税通知、催报催缴、税收预警等涉税提醒及时通知纳税人。通过运用各种信息手段,拓宽纳税服务的方式,从而客观上减少纳税人非主观故意的纳税申报错误,为纳税人提供有利的信用评定条件。另一方面,继续深入开展网络开票服务,把涉及的发票种类如服务业发票等都纳入网络开票服务平台,实现规范化管理。(二)建立以联网数据库为支撑的纳税信用库,实现信息分析处理智能化和(二)建立以联网数据库为支撑的纳税信用库,实现信息分析处理智能化和自动化。自动化

13、。利用现有的专业化信息中心,整合已开发的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申报征收、税源管理、纳税评估等系统的信息,并完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运用信息技术将分散在国税、工商、社保、建设、银行等部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有关数据收集起来,利用信息分析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提供决策支持,形成有效的信息流,提供给税务机关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使用。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实现国、地税信息交换与共享。目前国、地税虽然已经通过联合办证平台实现税务登记信息的共享,但有关纳税其他方面的信息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国、地税两局信息共享的目标应是通过税务登记联合登记平台将税务登记信息、纳税信用情况、税款缴纳情况等数据统一,实现完

14、全共享。(2)加强对导入的工商部门信息的分析运用。目前已实现按期导入工商部门信息的功能,但是由于数据口径不一致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税务机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导入的数据进行工人分析比对,工作量大,数据运用效果也不理想。今后的目标应是设计相应数据采集指标,加强税务信息与工商信息的比对分析,提高数据应用度,强化税收管理。(3)实现银行信息的交换与导入。目前银行账号的取得主要是依靠纳税人自行申报取得,纳税人未申报的账号税务机关无从了解。通过掌握银行账号,信贷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税款上解入库情况等,及时了解企业的整体状况,实现实时跟踪税款征缴情况。(4)加强与其他部门信息交流。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和流动情况

15、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与保险、建设、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交通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房屋出租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租金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等提供资料。(三)深入信息技术手段研究,实现信用等级评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三)深入信息技术手段研究,实现信用等级评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首先,应完善纳税信用等级管理模块,通过确定科学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设置标准化纳税信用评定指标分值,公平、公开、公正评定纳税人的信用等级。其次,应整合税收征管系统信息资源,将在税务登记、申报征收、纳税评估、减免税管理、税务稽查等环

16、节的征管数据信息导入纳税信用管理模块,同时结合建立的纳税信息信用库,设立相应的评定指标分值,由计算机进行加工、计分,改变目前半自动半人工计分的状态,提高信用等级评定的准确性。同时这些指标必须设置为关联的逻辑性指标,如有一个指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计算机立即显示此“纳税人无诚信”,下转行政执法系列,进入税务稽查程序(自动产生)。再次,结合实地检查进行评定。税务机关对准备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的纳税人进行实地检查和验审,确定账簿、凭证管理方面的指标分值,录入纳税信用等级管理模块,再根据计算机统计的最后得分,确定纳税人的信用等级。这样,从原始数据的采集到数据分析、处理,再到自动生成各种等级的信用,整个过程做到了最大限度地“自动化”和“智能化”。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将评定结果自动反馈到各个管理系统,以实现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分层服务。(四)建立税收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实现税收信用管理的集约化。(四)建立税收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实现税收信用管理的集约化。选择专业性强、服务质量好、信用度高的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具有独立性、中立性和公正性的特点为纳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