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顶山地区的区域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61140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平顶山地区的区域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平顶山地区的区域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平顶山地区的区域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平顶山地区的区域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平顶山地区的区域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平顶山地区的区域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平顶山地区的区域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平顶山地区的区域分析一、平顶山概况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部,1957 年建市,现辖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舞钢市、汝州市、宝丰县、叶县、郏县、,总面积7882 平方公里,总人口520 万,中心城区人口102 万。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备受中外瞩目。平顶山自然环境优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沙河、澧河、汝河、甘江河等31 条河流,大中型水库175 座,库容28 亿立方米。平顶山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各类矿藏58 种,其中原煤储量103 亿吨,是华东和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素有“中原煤仓”之称;盐储量

2、2300 亿吨,居河南省第一位,是我国第二大井盐产地;铁矿石储量6.6 亿吨,占河南省储量的76.3% ,是全国十大铁矿之一。平顶山 工业基础雄厚。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体,以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工、机电、建材、食品等八大工业基地为支撑的新兴工业体系。2003 年平顶山市被河南省确定为中原城市群9 个中心城市之一。平顶山 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时为应国,境内有长城之祖楚长城遗址、香山寺、三苏园、叶县明代县衙等人文景观。宝丰马街书会,绵延700 余年,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由此宝丰被中国曲协命名为“曲艺之乡”,平顶山被命名为“中国曲艺城”。 平顶山人杰地灵。是春

3、秋战国思想家墨子、唐代著名诗人元结、宋代名将牛皋、清代小说家李绿园等名家的故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的家乡,世界刘姓和叶姓华人的祖地。二、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可持续发展(一 ) 主要矿产资源状况截至 2 0 07年底,平顶山市已发现矿种5 8 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 4 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数为11 9 个,其中大型2 3 个、中型3 5 个、小型4 8 个、其他1 3个。煤矿是平顶山市最具重要地位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平顶山市的平顶山煤田、韩梁煤田、汝州煤田和禹州煤田部分矿区。截至2007 年底,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44 31亿吨,保有资源储量325 0 亿吨,占河南省保有

4、煤炭资源储量的1 2 2 1 。 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舞钢市和鲁山县,以舞钢市为主。截至2 0 07年底,平顶山市已上储量表的铁矿石资源产地2 1 处,累计查明铁矿石资源储量6 1 7 3 3 1 5 万吨,保有资源储量5 8 7 4 03 7 万吨,占全省保有铁矿石资源储量的4 7。 盐矿资源丰富,河南省已探明储量的七处盐矿产地中,四处位于平顶山市叶县境内,到2 007 年底盐矿资源储量7 1 5 6 5 3 32万吨,储量6 1 7 090 万吨,基础储量2 02 8 4 802 万吨,资源量5 1 2 8 053 万吨,分别占河南省盐矿资源的8 9 7, 7 9 8, 7 9 5, 9 4

5、 5。 石灰岩 出露于宝丰县城西北、宝丰、鲁山两县交界以及平顶山市西南部等地,其中水泥灰岩上储量表1 2处,累计探明资源储量5 6 8 3 16 9 万吨,保有资源储量5 4 7 4 6t 9万吨,熔剂灰岩上表者3 处,累计探明资源量9 4 1 7 3 0 万吨,保有资源储量9 4 1 2 2 0 万吨。 铝土矿 与耐火粘 土是平顶山市潜在的优势矿产,目前区内发现铝土矿矿床、矿点6 0 处,已上储量表的矿产地1 0 处,到 2 0 0 7年底,资源储量2 6 5 16 6 万吨,占全省总资源储量 6 1 4 6 13 8 5万吨的 43,耐火粘土到2 0 07年底,资源储量1 39 0 6 万

6、吨,占全省总资源储量2 4 9 373 1 3万吨的5 6 ( 二) 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平顶山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建立了强大的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工业, 这些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产业是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十五”期间, 受煤炭市场、 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平顶山市矿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全市矿山企业年矿石总产量由2 00 0年的 31 39 01 万吨增长到4 2 9 507 万吨,矿山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较快, 2 0 0 0年矿业总产值仅为2 1 5 亿元; 2 0 0 5年、 2 O 06 年、 2 0 0 7年分别为1 1 3 2 亿元、 1 0 3 3

7、亿元、 2 1 0 9 亿元。煤炭 是平顶山市最主要的开采矿种,平顶山市是我国第三大产煤基地和焦煤生产基地。通过河南省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目前平顶山市煤炭工业已形成以国有重点煤矿为主体、国有地方煤矿为骨干的开发格局,集煤炭、电力、化工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2 0 07年煤炭采矿企业1 8 2家,年产原煤36 06 02 万吨。平顶山市煤种齐全,焦煤、电煤、瘦煤、无烟煤资源充足, 特别是中国稀缺的焦煤资源充足,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十三家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深加工产品有焦精煤,洗精煤,1 3 焦精煤,混种煤,焦炭等品种,其中洗精煤产量由 2 0 0 0年的 5 08 4 万吨到 2 0 0 5年的 9 7

8、 4 0 万吨、 2 0 07年的 1 7 6 16万吨,焦炭产量由2 0 0 0年的 2 2 9 5 万吨到 2 0 05年的 3 5 4 8 万吨、 2 0 07 年的5 1 9 5 万吨。 2 0 07年仅平煤集团生产原煤3 7 4 3万吨、炼焦煤7 7 8 5 8 万吨。其产量规模居全国煤炭行业第五位,河南省第一位。实现销售收入34 25 3 亿元,上缴税金2 1 1 3 亿元,利润1 3 9 亿元。铁矿 是平顶山市另一优势矿种之一。2 0 07年,平顶山市铁矿矿区2 1 个,查明资源储量 5 8 7 4 0 36 5 千吨。矿山企业1 0 家,年产矿石量2 2 3 4 8 万吨,占全

9、省年产矿石量 4 04 02 万吨的 5 5 3 1 。矿山实际生产能力2 3 0 5 2 万吨,比2 O O 0 年翻翻,实现工业总产值114 9 亿元,利润10 0 亿元 (数据来自河南省矿山开发利用年报和河南省主要矿区储量表,2 0 07年)。钢材产量由2 0 0 0年的 5 9 4 04 6吨到 2 0 0 5年的 1 2 7 8 2 5 3吨、 2 0 07年的 2 1 9 2 04 2吨。盐矿 :平顶山市被称为“中国岩盐之都”,岩盐矿既是河南省重要的矿产资源,更是平顶山市的优势矿产,2 0 07 年,全市盐矿矿区4 个,查明资源储量7 1 5 6 5 3 32 千吨。全市矿山企业5

10、 家,年产矿量1 9 7 9 8 万吨,占全省年产矿石量的1 0 0 。实现工业总产值 4 3 7 8 亿元,利润1049 万元。水泥用灰岩 也是该市的主要开采矿种。2 0 07年,平顶山市水泥用灰岩矿区1 2 个,查明资源储量54 7 4 6 19 千吨。开采矿山3 处,实际生产能力1 8 9 吨年,工业总产值 2 5 9 5万元。 2 0 0 0年水泥产量3 3 3 5 万吨, 2 00 5年水泥产量达到5 4 5 1万吨, 2 0 0 7年增长到7 9 3 7 万吨。平顶山市矿产品国内外贸易中流出的主要为煤、盐、铝土矿、耐火粘土及水泥等,主要为省内各地市及周边省市特别是中南地区,其中煤炭

11、除供本市消费外,主要销往华中、 华东的电力、冶金、铁路、建材、军工、民用企业等领域,外销售量32 4 47 6 万吨。流入的主要为铁,石膏,熔剂灰岩,磷矿等,产地主要为省内各地及周边省。(三)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资源可供量减少。矿物能源和非能源矿物开采量加大,而且近年来开采利用的数量仍然在尽可能的快速增长。由于非再生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是有限的,照这样地速度消耗下去,资源枯竭将是我市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2、资源开采日益困难。已经探明的容易开采的表层或浅层资源大都得到了开采,现在和未来要么建立新的资源开采基地,要么对深层的或品位低的资源进行开采,但为之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12、,开采量却相对减少了。3、污染造成环境恶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所产生的废渣、废液、废气、尘埃和噪音等使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环境状况日益恶化。部分地区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大气污染表现为典型的烟煤型污染,集中在主要城市和工矿区。同时还存在环境污染加剧的潜在威胁。(四)平顶山市矿产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产业如何定位及其政策取向,不仅关系着矿产资源产业本身的发展前景,更关系着平顶山市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平顶山市矿产资源产业的政策目标应是保障矿产资源安全供应、提高矿产资源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1、经济决策和规划的着重点转向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引导建立一个

13、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 建立一套与之相应的体制和政策,重视制度的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应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兴办循环利用资源产业。3、加大对采选业项目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加大对采选业项目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矿产资源加工业也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依赖程度。4、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5、为低收入阶层创造更多增收机会。6、开展综合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三、人口、科技与教育(一)人口全市 常住人口 为 4904367 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6367 人,增长 2.22

14、%;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 1335923 户, 家庭户人口为4717467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3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0 人减少 0.17 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522975 人,占 51.44%;女性人口为2381392 人,占 48.56%。总人口性别比 (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95 ;年龄构成 :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992449 人,占 20.24%;15-64 岁人口为3480094 人,占 70.96%;65 岁及以上人口为431824 人,占 8.80%。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

15、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3.54 个百分点, 15-64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83 个百分点,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71 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0454 人;具有高中 (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5619 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08626 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66631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93633 人,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50367 人。(二)科

16、技该市科技工作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科技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2、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3、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4、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首要经济增长点。5、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6、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7、科学普及活动广泛开展,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本市的科普活动蓬勃开展,形成了良好的基础。计划到 2012 年,自主创新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 以上;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在全省省辖市中居先进水平; 创新成果转化取得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 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 ,自主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