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60104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关于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市农委市蔬菜办(2004 年 10 月 9 日)按照市政府主管领导的部署,9 月 2730 日,市农委和市蔬菜办组成调研组深入到洮北区、洮南市和大安市的蔬菜生产重点乡镇, 对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一、 全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我市的气候、水利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蔬菜栽培。而且我市地处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具有发展蔬菜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早在上个世纪70 年代,我市蔬菜生产在全国已小有名气,全国蔬菜生产现场会曾在原白城市(现洮北区)召开过。近年来,特别是1999 年全市实施万元田(棚)工程以来,

2、我市的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3 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45.3 万亩,总产量7 亿公斤。其中春菜1.9万亩,产量0.4 亿公斤;夏菜4.2 万亩,产量1 亿公斤;秋菜 39.2 万亩,产量 5.6 亿公斤。全市年消费蔬菜6.79 亿公斤,其中地产菜6.27 亿公斤,调入0.52 亿公斤。同时全市调出蔬菜 0.73 亿公斤。蔬菜生产已由以增加产量为主的数量型向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效益型转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蔬菜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多年来,经过全市2 各地的不懈努力, 全市蔬菜生产已颇具规模,形成了近、 中、远郊蔬菜生产基地配套,相互补充,“

3、春提前,秋延后,冬产鲜”四季有鲜菜的生产格局。全市共建设了洮北区无公害生产基地、林海镇马铃薯和地瓜生产基地、洮南市福顺乡红干椒生产基地、大安市舍力镇苹果元葱生产基地、四棵树秋白菜生产基地等11 个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特别是针对我市长期干旱,露地蔬菜生产效益低下,季节性强,不能满足全年供应的实际,积极寻求农业发展出路,结合万元田(棚)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2003年,保护地蔬菜面积1.34 万亩,占蔬菜面积的3%,由于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增加了积温,提高了蔬菜的复种指数,全市蔬菜复种指数为14%, 从而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二)蔬菜产品销售市场不

4、断拓宽。多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销售新形势,各地主动调整产品营销策略,采取多种形式,拓宽销售渠道,促进蔬菜产品流通,增加经济效益。全市共建设蔬菜批发市场7 个,零售市场59 个,蔬菜商店 164 个,年交易量56 万吨,交易额4.96 亿元。洮南市福顺辣椒批发市场占地面积6.75 万平方米,年交易量3000万斤,交易额9000 万元,围绕市场从事收购、初加工的各种商贩1000 多人,成为东北乃至北方的辣椒集散中心。同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与省市商检部门协调,帮助蔬3 菜经销企业解决基地备案和商检注册问题,进一步拓宽全市蔬菜销售市场。 目前,我市蔬菜产品已辐射到内蒙、黑龙江,并有一部分远销

5、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洮南市北方辣椒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集辣椒生产、加工、出口贸易于一体的企业。 2004 年落实基地面积3 万亩,产鲜椒5 万吨,产值 8500 万元。由于该公司生产的辣椒质量好,信誉高, 中外客商云集,产品全部出口韩国,而且供应求。市蔬菜办还组织了十三个乡镇和企业7 次赴俄罗斯考察和洽谈,并邀请俄方来我市签定了利用俄方土地500 公顷、 中方出劳务500 人、10 年期限的蔬菜开发合作协议,该项目已正式启动。(三)蔬菜质量进一步提高。为了满足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对蔬菜质量要求的提高,积极引进名、优、新、特蔬菜新品种,改进生产方式。引进了菜花、蛇瓜、芦笋等南方生产的蔬菜品

6、种,使我市蔬菜品种由以前的30 多个增加到70 多个,特别是对春、冬两季蔬菜市场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丰富了人民的餐桌。按照省政府关于在全省组织实施“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的意见要求,市农委和市蔬菜办共同为政府起草并下发了白城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规划,市蔬菜办为市政府起草并下发了白城市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意见 。各地认真抓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产品认证和市场监测工作。目前,全市已经建立并通过省级鉴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县2 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1 个,4 面积 18.45 万亩。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的无公害蔬菜 1 种,获得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的无公害蔬菜 10 种。 2

7、004 年又上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蔬菜27 种,目前已进入审批阶段。全市共制定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22 个。全市有 3 处蔬菜批发市场、5 处零售市场、 9 处零售商店设臵了无公害蔬菜经营专区或摊床,洮北区设立了10 个无公害蔬菜流动售货车。今年5 月中旬,市绿办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对全市无公害蔬菜进行了抽样检查,共抽20 个品种, 132 个样品,合格率97% 。市蔬菜监测中心向省里争取了7 台监测仪器,对市区的蔬菜副食品市场加大了监测力度,做到日监测,周上报。(四)蔬菜产品加工业已经开始起步。近年来,全市各地针对我市蔬菜产品主要以原料形式出售,市场价格不稳,经济效益低下的实

8、际情况,积极发展蔬菜产品加工,实现加工增值。目前,全市蔬菜加工业已见雏型,具有代表性的有洮南市福顺乡的红干椒加工,年加工辣椒0.35 万吨,产值4900 万元;洮南市万宝乡的粉条加工,年加工粉条2 万吨,产值 7000 万元。洮北区东风乡、洮南市洮府乡的酸菜加工,年加工 0.51 万吨,产值364 万元。(五)蔬菜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了提高全市蔬菜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组织程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全市进一步加强以蔬菜专业协会为重点的民间社会化服5 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市以建立各类蔬菜专业协会21 个。其中,市蔬菜办牵头成立的白城市蔬菜协会,已在各县 (市、区)设立了7 个分会,团体会员

9、99 个,会员达1000 多人。大安市舍力镇元葱协会,创建于2001 年,是一个集品种引进、技术推广、 物质供应、 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民间群众组织。协会成立以来,积极组织会员发展元葱产业。今年,舍力镇苹果元葱生产基地已发展到1.5 万亩,产量1 亿斤,成为全省元葱第一镇。二、 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调查情况看,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近郊蔬菜种植面积有萎缩的趋势。近几年,受国家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宏观政策的影响,近郊农民弃菜种粮、经商的现象比较突出,蔬菜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二是贮藏保鲜及加工滞后。目前,我市生产的蔬菜大部分是旺季销售,贮藏保鲜的比例很小,特别是严重缺

10、少加工企业,产品主要以“原字号”出售,导致蔬菜价格忽高忽低,影响了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和蔬菜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产品直接出口的比例小。虽然我市已有一部分蔬菜远销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但大部分都是通过外地的公司间接出口,直接出口的比例很小。目前,全市只有白城市天福食品有限公司一家企业拥有蔬菜加工出口权。四是政策扶持不到位。 近几年,国家为了保护蔬菜生产,设立了蔬菜生产6 补贴资金和蔬菜价格调节基金。在两项资金使用上,有的县(市、区)蔬菜补贴资金没有用到蔬菜生产上,蔬菜价格调节基金由物价部门收支,没有用于支持蔬菜生产和调节蔬菜市场。 五是机构不理顺。各县(市、区)都设有蔬菜办,但归口不同

11、,有的隶属于财委,有的隶属于商贸办,有的隶属于农业局;有的县(市、区)在蔬菜生产重点乡镇设立了蔬菜技术推广站,但和蔬菜主管部门没有隶属关系。这些都不便于对蔬菜生产的统一协调和管理。三、 下步发展建议鉴于我市蔬菜生产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调研组特对今后蔬菜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大力培育外向型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消费格局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由于周边的黑龙江、内蒙等地也加大了蔬菜生产力度,蔬菜产量不断增加,蔬菜调入量减少,使我市蔬菜调出空间减少;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居住的楼房化,居民贮藏蔬菜的数量减少,加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外地

12、蔬菜大量进入市场,本地市场空间变小。因此,我市蔬菜产业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发展蔬菜出口,走发展外向型蔬菜生产的路子。而发展外向型蔬菜,必须有符合国际标准的企业代理。因此,我们要把建立外向型蔬菜龙头企业作为发展蔬菜产业的重点,既通过招商引资新建、改组改建原有企7 业等方式,围绕红干椒、元葱、粘玉米产品等建立大型出口加工企业,向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出口。特别要鼓励各地在俄罗斯建立生产基地,以生产基地为载体,将白城生产的蔬菜向俄罗斯出口。(二)大力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提高蔬菜生产能力。目前,我市蔬菜生产及销售的特点是:冬、春菜生产不足,尤其是果菜类需要大量从外地调入;夏菜产大于销,需要调出;秋

13、菜基本自给自足。从上述情况看,冬、春两季市场空间很大。因此,要大力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要结合万元田(棚)工程建设,搞好科学规划和布局,在充分利用好现有温室和大棚的同时,本着“土洋结合”的原则,新建一批温室和大棚,并使其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已具雏形的洮南辣椒、大安苹果元葱等蔬菜产业,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打破区域界限, 扩大生产规模,使之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三)加大监测检验力度,加快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深入推进全省“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在已检测合格的11个基地内,全面实行无公害生产。切实加大无公害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强对各基地特别是大安、通榆两个省级无公害蔬

14、菜示范县(市)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对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内及其周边的农药经销网点,认真排查,严管严控,坚决杜绝剧毒、高残留农药的经营及在生产中的施用。各级蔬菜8 质量检测部门,要加强对本区域内的蔬菜市场进行监测,并做到日监测,周上报。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无公害蔬菜的申报工作,争取有更多的蔬菜品种被认证为无公害蔬菜,力争到2006 年使全市蔬菜实现无公害化生产,为全市蔬菜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五)加大高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带动蔬菜生产科技投入。 增加科技投入是提高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壮大蔬菜产业的关键。针对我市从事蔬菜科技人员少,机制不活,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低的实际,借鉴寿光等地的经验

15、,要把建设高科技蔬菜园区作为重点,以此为载体,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进行示范,做出样子让农民看,带着农民做。明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围绕当地蔬菜主导产业,建立高科技蔬菜园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推广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园区建设。制定对领建科技型蔬菜园区的科技人员,给予保留工资、职务3-5 年,并在建设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等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带动蔬菜等科技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六)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蔬菜产业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服务。各级政府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对发展蔬菜生产的农户在土9 地承包、打井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财政、银信、开发办等部门要在生产资金、立项等方面对发展蔬菜给予必要的扶持。公安、工商、城管、交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蔬菜市场的管理,打击强买强卖、欺行霸市行为,维护正常交易秩序,保证“绿色通道”畅通。进一步加大蔬菜价格调节基金收缴力度。物价部门要按有关规定继续做好收缴工作,在使用上,由农业、物价、蔬菜等部门共同协商,确定最佳的使用方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理顺蔬菜管理体系,把各县( 市、区 )蔬菜办统一归口农业或经贸系统,形成市县对口的管理体系,以便工作上的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