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设备管理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959562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当好设备管理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当好设备管理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当好设备管理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当好设备管理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当好设备管理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当好设备管理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当好设备管理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当好设备管理员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公司经营的所有的 步骤都会进行成本控制。但是管理工作难度是很大的,特别是施工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机械设备费用 比较难以控制,因此,它也就成为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加强设备管理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补充设备管理知识,要真正懂得责任成本核算的内容、特点和主题,并在 新的管理方式中不断创新,以适应情况的变化,要努力学习设备管理的法规文件,不但管理者自己要 理解,还要大力宣传教育,使每个职工都懂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懂得和了解设备管理的知识和上级 的有关规

2、定,不断提高认识。只有从指导思想和行动上加强设备管理,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才能达 到加大设备管理和核算力度的目的。 二、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要切实完善设备管理的台帐、技术档案,充分了解每台设备的技术状况,随时掌握准确可靠的数据和 情况,以便合理使用,计划修理,确定机械设备使用费。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施工现 场的配件管理制度、修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备保养制度等等。按章行事,奖 罚分明,使设备管理迈上新台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合理配置设备,明确职责 施工项目领导要坚持根据所担负的工程投资规模,工程性质、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和标书规定,制定出 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施工

3、设备的配置计划,使所配置的施工设备的型号、规格、能力与工程任务和 环境相适应,形成与工程量相匹配的机械化施工能力,防止片面追求施工设备新、大、多、先进的倾 向。同时,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项目工程任务量,编制年度、季度、月份的机械施工计划。通过计划 组织施工设备,合理调动,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施工设备故障,保障施工任务的及时完成。在设备使用 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性能进行操作,不得违章作业,不得超负荷运转,不得带 故障作业,与使用维修人员签定“两定“三包“和“三好“四会“责任书,以保证设备使用维修良好,使施 工正常进行。 四、控制成本,降低可变费用支出 在责任成本核算中,设备管理的重点

4、是设备使用费的管理。设备使用费由不变费用和可变费用两部份 组成。其中,不变费用包括基本折旧费等规定费用。可变费用包括修理费等。基本折旧费是不可变的 成本。修理费的支出,也是施工项目部成本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搞好机械修理和配件供应,施工 项目部要建立健全领发料制度、材料员职责等规章制度,使得施工现场有章可依,通过建章 立制,达到修理有记录,消耗有定额,统计有报表,损耗有分析,通过经常分析总结,提高修理质量, 降低配件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五、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管理模式 社会在发展,管理要更新,设备管理必须不断寻求新的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责任成本核算中,加强 设备管理有以下几种模式。 1对班组实

5、行责任承包制。这种责任承包制的方式是,对班组明确责任,规定权力,规范奖罚原则, 做到三好(管理、使用、养修好)、四懂(懂原理、构造、性能、用途)、四会(会使用、养修、检查、排 除故障)。切实完成好自己应承担的养修项目。如日常的维修保养润滑等,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定额 指标,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出勤率。对基础工作和任务完成好的班组,要按照奖罚办法, 进行奖励,完成不好的要处罚。这种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管理方法,能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好施工的 设备,比较适用企业的现场设备管理。 2定量经济承包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除责任承包中规定的技术、安全、养护等方面的要求外, 还要和经济挂钩。这种管理方

6、式可以减轻公司和项目部的工作量,强化职工的成本意识。 3反向租赁管理方式。反向租赁管理方式是把设备按实际价值折算出现值,租给班组,用在一定时 间内完成工程投资来抵偿设备的价值和规定的利润。这样,单位只监督执行合同和设备的管理使用情 况,其余的一律由班组负责。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支出,可以集中企业资金再购人新的设 备,不断增强企业实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使用. 评论:对于设备管理员,记住你不是维修人员。 设备在公司是属于你管理,其他工人都是使用人,就把设备当成自己的东西去对待。 设备管理员首先要建立设备台账,然后定下设备的年度保养计划,制作维修单(这个每月都要统计为 了更好的更新

7、自己的保养计划),设备能力指数 CMK 的计算,设备综合能力指数 OEE 的计算,设 备稼动率,设备的停机率,设备点巡检等这都是技术层面。 对于安全层面,你还有完成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的操作指导书,现场的危险点的辨识等等。 作为一个设备管理人员最主要的还是推动本公司的 TPM 的进行,前提是你们的 5S 已经做到完美, 但是 TPM 进行也不是你一个设备管理人员能完成的,从大的层面,这个只能全公司一起动起来,也 就是全员保全。 设备管理层面太多,如果有需要的话联系我我们可以好好探讨,因为我做了那么多面也只能进行皮毛, 嘿嘿见笑了。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二、目前许多企业都

8、采用了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 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 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过程(一生)管理;二是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 ;三是 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 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

9、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上述原则 具体说明如下-来源于设备管理员清心无雨的博客() 1.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各企业应当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管理系统。建立 优化组合的组织机构及专业设备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公司经理和生产厂长等主要领导干部要把设 备管理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对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做出决策。要有一名副经理(副厂长)主管设备工作,同 时根据需要设置总机动师或分设总机械师和总动力师。总机械师和总动力师在主管经理(厂长)和总工程师领导下, 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工作。车间由一名副主任主管设备,并配备管理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

10、;工段、班组也有兼职 设备员;形成一个设备管理网。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程,以使工作有章可循。在工厂企业中,直接操纵设备、维修设备的是广大生产工人和检修工人。他们对设备的性能、工作状态及 存在的问题最熟悉了解。他们是设备的主人,而且他们对自己操纵的设备日常维护负有具体责任。因此,完全应当 发挥他们管理设备的积极性。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积极性。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在其制定的设备技术管理制度(试行) 中,要求设备维护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 制。要求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 (懂结构、 懂原理、懂性能

11、、懂用途) 、 “三会” (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搞好设备润滑,坚持“五定”和“三级 过滤” (即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为从领油大桶到岗位储油桶、岗位储油桶到油壶、油壶 到加油点) 。操作工应保持本岗位的设备、管道、仪表盘、油漆、保温完整,地面清洁。应加强静密封点管理,消 除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要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1990 年 4 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检查某 石化总厂的一个循环水泵房:14 台泵,台台完好;14 个润滑点都及时保持润滑良好;7692 个静密封点,只有一点 不明显的泄漏,泄漏率只有 0. 13。 ;37 盏灯具完好;774

12、 块玻璃,块块明亮无缺;工具箱工具摆放整齐,对号人 座;备用设备班班盘车,靠背轮上有记号。泵体的颗颗螺丝发亮,阀门的根根丝杆见光。他们真正做到了“屋外与 屋内一个样,高空与地面一个样,后院与前院一个样,系统与装置一个样” 。3.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现代化的化工企业,设备是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手段。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状况的好坏与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密切相关。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方向的变化,为生产服务。随着企业产品结构的变更、市场需 求的变化和用户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企业的经营方向,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当企业经 营方向转变的时候,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也应及时地调整、

13、改善和提高,以适应变化了的经营方向对 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应当树立重视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为生产服务的思想。要根据企业的生产 任务、品种质量、设备修理工作的难度,确定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实行维护、修理、备件供应、改 造、更新五优先,确保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4.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由设计、制造部门管理;设备的使用过程由使用单位管理。两者应该密切 结合,互遇信息。设计、制造部门不能只顾降低设备成本而忽略设备的可靠性、耐久性、维修性、环 保性、安全性及节能性等。要熟悉使用单位的工艺要求和使用条件,要考虑到设备运行阶段的管理和 维修费用,使研制出来的设备符合用户要求。在设备制

14、造出厂后,研制人员要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 使用、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用户应及时地把安装、调试、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向设计、制造部门进行 信息反馈,以便改进设备的设计。5.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生产实践证明,设备管理工作应执行以“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没有正确的维护保养, 就不可能有周到的计划检修。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之间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如果计划检修只是抢进度,忽视检修质量而 遗留下设备隐患,就会加大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反之,如果维护保养不精心,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 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不仅会带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后果,而且会加大检修工作 量,正常计划被打乱,甚至会

15、造成严重后果。6.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求集中力量对现有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只有把设备 的更新与改造工作做好,才能克服现有企业耗费高、能耗大、质量差等弊端。另外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也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延长设备寿命和保持设备良好状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无止境地延长 “寿命” ,不能不惜工本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因为设备使用时间过长,技术性能日益落后, 能源、原材料消耗逐渐增多,修理费用一次比一次高,修理周期愈来愈短。据资料统计,一台普通车 床如折旧周期按 22 年计算,则在 22 年中所花的使用费用为设备价值的 6 倍。所以

16、在设备维修中,应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正确处理设备维修与改造关系,把维修与改造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检修的机会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代替技术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设备和零部件。一方面对陈旧落后, 进一步维修价值不大的设备,按手续进行报废,更换先进的设备。7.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设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向 着大型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及结构复杂化等特点发展。为了对现代化设备搞好管理,要求设备管 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掌握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设备管理本质上是现代 化设备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结合。面对现代化的生产装置和复杂的设备,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懂” 、 “三会” 。设备 管理人员要做到对设备全过程综合管理。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而且 要对引进的外国先进设备,在学习、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开发。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 对全体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