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其发展趋势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959502 上传时间:2018-04-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其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其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其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其发展趋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其发展趋势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比较了 FASB、IASB 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并对公允价值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适宜我国目前环境的计量模式。 关键词:公允价值;涵义;发展趋势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1970 年,APB 在报告书 No.4 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的货币金额,或不包括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近似交换价格。1998 年,FASB 发布的 SFAS133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会计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当前的交易中自愿的双方购买或出售一项资产的金额。2000 年,FASB

2、发布的 SFAC7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自愿的双方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进行资产买卖或负债清偿的价值。这里的公允价值不再只限于资产,也将公允价值运用到对负债的计量上。2006 年,FASB 发布的 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出售一项资产可收到或清偿一项负债应支付的价格。 通过对以上几种定义的分析可以得出:APB 对公允价值定义的范围主要是资产,分别从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两个方面加以定义。而且前面的三种定义都是将公允价值界定为一种交换价格。之所以选择了交换价格,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可以综合考虑不同

3、资产的风险与收益水平,从而决定价格的不一样,价格包含了被计量项目未来现金流量和不确定性风险。因而,交换价格可以减少信息主体的主观判断,从而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得以保证。 2而 SFAS157 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交换价格中的脱手价格。从会计主体的角度来看,每项资产或负债必然存在两个交换价格:进入价格和脱手价格,即购入资产或承担负债的金额和销售或处置资产以及负债结算的金额。由于这两个交易价格是形成于不同的市场,所以存在一些差别。以前的定义采用的是进入价格,而现在却使用脱手价格来定义,虽然它们在被计量项目的初始确认时点上是一致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持有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后续期间内,这两个价格在新确认时

4、点上将会发生背离。FASB 认为,脱手价格能够客观反映公允价值随时间波动的实际情况,它为与资产相关的未来现金流入以及与负债相关的未来现金流出的市场估计提供了一个直接的估量,因此脱手价格是形成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价格。目前对于 SFAS157 将公允价值限定为脱手价格,还存在争议。 (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1995 年,IASC 发布的 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公平交易中,交换一项资产或结算一项负债的金额。 (三)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 IASC 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比较接近。我国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

5、: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其中公平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以及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 这个定义与 1998 年发布债务重组具体准则中的定义是相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定义依然没有得到发展和完善,此定义没有明确公平交易价格所处的时态,也没有明确规定公允价值具体是指买入价格、脱手价格还是其他价格。并且按3照该定义,只要满足不是强迫交易的条件,该交易价格就是公允价值。而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市场有效性仍比较低,投机、炒作等非理性投资行为普遍存在,股票市场上的公开报价有时可能完全脱离股票的

6、真实价值。如果按照上述定义,这些显失公允的公平交易价格,也可以作为公允价值,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笔者认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对公允价值进行重新定义。 二、公允价值的发展趋势 FASB 和 IASB 对公允价值计量发展方向的态度都很明确。FASB 主席 Herz 认为公允价值是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为了使会计能更好地反映真实的经济实质,公允价值计量优于历史成本。 按照 FASB 的计划,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试行首先从金融工具开始,然后再扩展到金融工具以外的项目,最终以公允价值会计替代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形成公允价值计量占支配地位的新会计模式。而且 FASB 已经向这一奋斗目标迈进了。今后 FASB 可

7、能将致力于非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研究。 在很多情况下,IASB 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公允价值具有相关性;第二,公允价值有中立性、及时性特点;第三,公允价值具有可比性、一致性的特征。 IASB 与 FASB 在推动双方准则的趋同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其中包括公允价值计量。为了推进公允价值计量的框架研究工作,两个理事会组成了公允价值计量联合项目组。双方共同的目标是使得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更加广泛。在两个理事会的推动下,公允价值计量将逐渐取代历史成本计量,并将使得财务会计发生巨大变革。 但目前结合财务会计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公允价值应用的成本效益以及有关学者对将估计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公允性产生质疑来看,混合计量模式仍是当前财4务会计最佳的计量选择。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J.上海会计.2001,1. 2国际会计准则 2002.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 21 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