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训练(1):中考现代文阅读_把握规律理清顺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49839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6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训练(1):中考现代文阅读_把握规律理清顺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训练(1):中考现代文阅读_把握规律理清顺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训练(1):中考现代文阅读_把握规律理清顺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训练(1):中考现代文阅读_把握规律理清顺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训练(1):中考现代文阅读_把握规律理清顺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训练(1):中考现代文阅读_把握规律理清顺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阅读考点训练(1):中考现代文阅读_把握规律理清顺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 解说一、考查内容:本考点主要考查词语、句子、段落的顺序排列。要求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握词语排列顺序的规律,明确前后句子之间的搭配、照应、句子间本身存在的时间先后关系、语意的逻辑联系和程度的轻重关系等,能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二考查题型: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按照前后语义联系更改相关词句的错误排序;2、排列互相关联的几部分内容的顺序并能说明理由;3、按照总分的关系排列相关内容的顺序,并说明其内在联系;4、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排列相关人物、事例的顺序并说明理由;5、为某一组句子排列顺序。三、应试策略:理清词语、句子、段落之间的关系,关系理顺了,答题就轻松了。考点示例一阅读贝多芬之魂

2、属于人类一文,回答问题。贝多芬之魂属于人类我们想,只要有道不穷的蓝天、白云、星星、月亮,有倾吐不完的人类命运,有研讨不尽的、和,就会有永远可讲的贝多芬。别的毋庸赘言,仅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平静的定音鼓开始,然后是木管在大调上做答,便足以令人恒听恒新,这并不奇怪!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正是他对整个人类命运的热切关注和忧虑的结果。将“ 孔子、莎士比亚、曹雪芹、老子” 依次天如第9 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顺序是、。这样填写的理由是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句子里词语的排序。答题时要找出每个词语之间的联系。如人物间的排序可以从其生活的年代、地域(国家)、成就的领域以及与后文的表述内容的一致性等方面去考虑,这

3、样先先按“ 国家 ” 可分出中、外(莎士比亚),而同属“ 中国 ” 的“ 孔子、曹雪芹、老子 ” 就要按其生活的时间来排列了。最后确定先中后外、由古而今的排列顺序,同时,还因为沙士比亚与后文的贝多芬同属外国人。参考答案:老子、孔子、曹雪芹、莎士比亚,理由是“ 按照任人物生活时间先后和先中后外的顺序排列” 。考点示例二品读雨的随想(汪国真),然后答题。雨的随想汪国真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 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晴也是雨;心雨的时候,雨出是晴。文章开头是富有哲理的自然段,但有两个语句排版时弄错了位置,从而颠倒了作者的意思。请指出这两个语句。解题

4、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顺序的理解与排列。这类题目一般就要考虑前后语句内容的对应关系, 或句子间内容本身存在的逻辑联系,再针对题目的表述去阅读前后文,作出判断。 像该题题目的指向就很明了,两个语句的顺序“ 颠倒 ” 了,只要细读该段就能据前后语义判断出 “ 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 、“ 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 和后文里的 “ 心晴的时候,晴也是雨” 、“ 心雨的时候,雨也是晴” 应是相对应的关系,所以任意调动其中的一组句子都行。参考答案: “ 晴也是雨 ” 与“ 雨也是晴 ” 颠倒了位置。(或“ 心晴的时候 ” 与“ 心雨的时候 ” 颠倒了位置。) ”考点示例三阅读读书真好,然后答题。读书真好相

5、信大家都读过书,但大家是否知道读书的好处所在呢?有人肯定会说读书没什么用。我却要告诉他:读书可以使人明辨是非,知识得到增长,情操得到陶冶等等读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特别是我们中学生心理方面都还处在发育阶段,“ 是非观 ” 不是很清楚,有可能一时糊涂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所迷惑,导致是非不分,颠倒黑白。倘若这时给他多读一些好书读,改变他的“ 是非观 ” ,使他能明白事情,那么相信再要他明辨是非就不是件难事了。读书不但可以使人明辨是非,而且多读一些史书、文艺书籍可以使人增长知识。例如去年姑妈给我买了一套上下五千年,使我了解了从盘古开天地至清朝末年的历史。这不就使我的 历史 知识得到了增长吗?还

6、有,多读一些名人名家的散文、随笔等等 你的情操定会得到陶冶。同学们, 想必你们现在一定会知道读书的好处了吧!让我们以书本为帆,笔为桨,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吧!第段这一句话有什么毛病?本文主体部分三块内容怎样安排顺序才合理?答: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段落顺序的理解与排序。先找出该句的特点-运用了关联词,书可以使人明辨是非” 、“ 知识得到增长 ” 、“ 情操得到陶冶” 这三层意思,有了第一问的基础,其间的顺序安排就很明了了(由低到高,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参考答案: 第一问: 第段这一句话的关联词连接的分句不当(递进关系强调的是后一分句, 但“ 明辨是非 ” 是显然甚于 “ 增长知识

7、” )。 第二问: 按照由低到高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本文主体内容的排列顺序应该是由“ 增长知识 ” 到“ 明辨是非 ” 再到 “ 陶冶情操 ” 。再依据关联词所连接的内容所应具备的逻辑关系(不但 而且 两分句间应是递进的关系,强调“ 而且” 后面的内容)来判断,而“ 明辨是非 ” 和“ 增长知识 ” 很明显应该是前者高于后者,所以两者的顺序要颠倒过来。第二问涉及到全文内容,那就要先弄清文章主要讲了哪三块内容,通过关键句和概括段意,我们明白:“ 三块内容 ” 是指 “ 读考点示例四阅读探矿人的“ 好向导 ” ,然后答题。探矿人的 “ 好向导 ”植物不会说话, 但是他们用特殊的“ 语言 ” 告诉人

8、们哪里可能有什么矿藏。它们生长的状态、形状、颜色往往与吸收的金属有关,这就为人类提供了找矿的线索。比如,蓝色花瓣的羽扇豆,生长时期及需锰,凡是这种植物生长旺盛的地方,地下就可能有猛矿。像蒿这种植物,一般长得非常高大粗壮,但如果土壤中含硼量太多,它就会变成一个“ 矮老头 ” 。如果三色堇的色彩异常鲜艳,那么这块地下很可能有锌矿。镍会使花瓣失掉光泽,锰几乎会使所有的花变成红色,铜会使花朵呈现蓝色或蔚蓝色。该段中说 “ 它们生长的状态、形状、颜色往往与吸收的金属有关” ,联系本段下面几句说说,为什么不能单独调换“ 生长的状态、形状、颜色” 的位置。答:。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按总分关系排列顺序。答

9、题时首先要明确该句的“ 身份 ” 是本段的中心句,而 “ 生长的状态、形状、颜色” 又是本段的关键字眼,题目要求“ 联系本段下面几句话说说 ” 就是暗示从下文去发现“ 秘密 ” ,看下文是否按照该中心句的表述去具体说明,明确了这一点,在下文的阅读中很容易就能依次搜寻出“ 蓝色花瓣的羽扇豆” 、“ 长得非常高大粗壮 ” 、 “ 如果三色堇的色彩异常鲜艳” 等关键句, 而这些句子恰好是从“ 生长的状态 ” 、 “ 形状 ” 、“ 颜色 ” 这三方面来说明的。参考答案:因为本句为总起句,而以下几句的具体说明恰好也是先写状态,再写形状,最后写颜色的,与总起句的表述顺序一致,前后照应,语意连贯。所以不能

10、调换顺序。考点示例五阅读下列一组句子,然后将句首字母依正确表达顺序填写在下面表格内。合理的顺序是:1 2 3 4 5 6 A.如果开始研究感到有些茫然,待仔细比较、分析材料后你会找到研究的方向。B.研究问题也是这样,抓住题目,层层深入研究,就会有所收获。C.这样不断地加工,石头凿完了,玉石也就出来了。D.研究性的 学习 有深究的方法。E.这就像加工玉璞一样,今天凿去外面的一层石头,就可见一点玉痕;明天凿去一层石头,玉看得更清楚了。F.如还是找不到研究的方向,再对研究题目进行深入挖掘,你会找到有价值的研究主题。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对一组相互关联的句子的排序。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找到这几句话

11、所叙述(说明或阐述)的话题,然后是要找到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通过阅读,我们很快就能从中筛选出D 是能统领这几句话的中心句,然后依据中心句的内容考查其它各句之间的逻辑联系,发现句与句间的联系点-关键字眼,看哪些句子的关系密切一些。如 A 句末有 “ 你会找到研究的方向” 、F 句始有 “ 如还是找不到研究的方向” ,E 句和 C 句都是 “ 加工玉璞 ” 的内容,而B 句很显然是总说句。最后便能分析出这组句子间的结构关系是:总-分(步骤的由浅入深、由理到“ 喻” )-总。参考答案:1 2 3 4 5 6 D A F E C B 考点精练(一)生活的滋味“ 生活过得没有滋味”确实, 常常听得人抱怨,

12、生活就像一部放映了千百回、老得泛黄的电影。乏味、单调、重复,成天就是上班、下班、买菜、做饭、睡觉、看电视,没有一点新鲜玩意儿。一日,闲极无聊翻看杂志,很快被一则小故事吸引了:一位小女孩随妈妈赶集,在商店的橱窗里她看见了一件美丽的羊毛披肩。“ 妈妈的生日就要到了,要是能送给妈妈多好啊? ” 小女孩偷偷溜到商店,她想用自己最珍爱的项链换披肩。不,孩子,老板摇摇头,你的项链最多值5 块钱,而披肩却要40 块钱。小女孩急了,她恳求老板千万留着披肩,她一定会再找些东西来换的,接下来的一个月小女孩非常忙碌,她常常背着母亲藏匿一些东西,有时还独自一人去沙漠。又到了赶集的日子,小女孩骄傲地递给老板一坛野蜂蜜,

13、说,若不够,我下次再带些来。老板一眼就看见她那双被蜜蜂蜇得伤痕累累的胳膊,沉吟了一会儿,遗憾地说, 真抱歉, 披肩已经卖出去了。小女孩一下呆住了,风暴般的愤怒和忧伤充斥了她的心。她没有哭,一言不发地回到了家。“ 孩子,桌上有你一个包裹。” 母亲招呼她。小女孩打开包经一看,正是那条披肩!里面还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你有一颗纯洁的心,孩子,这是你给母亲的礼物,也是我给你的一份礼物。祝你快乐。”这是一个多么美丽而温馨的故事,美丽得让人妒嫉, 为什么上帝不为我安排如此美妙的经历?或许是嫉妒而生出“ 恶念 ” 吧,心中琢磨, 如果小女孩只是漠然地走过橱窗没有注意到那条美丽的披肩,如果她没有想起母亲的

14、生日,没有萌生出让母亲喜说的愿望,如果她没有忍着蜜蜂蜇刺的疼痛去采蜂蜜,那么,这个美丽的故事还会发生吗?看来,不是上帝做了巧妙的安排,而是小女孩以自己的_、_、_和_演绎出了这么一段美妙的经历。现在再来看看我们所谓无聊而单调的生活罢。我们每天急匆匆赶着上班、下班, 从来也没时间关注一下街边的橱窗;我们每天与左邻右舍擦肩而过,只是简单地点点头,从来没心情停下来好好聊一聊;我们漠然地看着雨地里狼狈奔跑的路人想不起和他共享自己的雨伞;我们漠然地看着树上苹果坠地,从来不愿费脑子去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是的, 我们每天目的明确、 心无旁骛地忙碌着,上班、 下班、 买菜、做饭、看电视、睡觉,除了这些以外,我们

15、还关注过什么?我们还思考过什么?我们还参与过什么?我们还付出过多少爱心?我们不得不痛苦地承认,不是生活太单调、 太乏味, 而是生活中的人太麻木、太冷漠、 太机械、太刻板、太怠惰生活真的像是一幕没有脚本的话剧,一个单调的演员,在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中永远只是重复着上班、下班、吃饭、睡觉的老调;而一个优秀的演员,他总是充满爱心去关注,充满热情去感受,充满激情去参与,充满智慧去思索,勇敢无畏去冒险,坚持不懈去奋斗。试试看, 再看见雨中狂奔的路人,递上一把雨伞, 或许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就会由此发生; 再遇见面熟而陌生的邻居停下来好好聊一聊,或许就会聊出一个新的事业;再经过橱窗,想一想年迈的老母亲,或许你

16、会带给她一个终生难忘的惊喜生活过得没有滋味?再想一想,还是我们自己没有滋味?、请给文中加点字注音:藏匿()()怠惰()()蜇()心无旁骛()、文中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和两种描写方法, 请你合理想象, 将她此时的心理活动描绘出来。(字左右)、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其中“ 执着 ” 、“ 爱心 ” 、“ 努力 ” 、“ 诚心 ” 从文中漏掉了,请按序将它们填到文中横线上。、文中的小女孩为什么会有如此美丽的经历?请用原文回答。、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在第7段画线句子上的省略号处和第段的省略号处各补写一句。(二):一笑而过马国福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