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论证过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49387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之论证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复习之论证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复习之论证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之论证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之论证过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专题训练之论证过程主备:刘治科审阅签字:时间: 2015-4-7 姓名:训练目标:找准中心论点。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论证过程能正确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典例引路】 1、要不耻下问。 论语 ? 公冶长 载: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 一生孜孜不倦 , 刻苦攻读 , 知识渊博 . 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

2、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象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从香菱学诗谈起首先,接着指出,最后,论证了谦虚好学必须不耻下问的分论点, 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要谦虚好学” 。2、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师范读书时,正由于课外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为人类求解放的伟大人生观。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事评论,令满座皆惊。这些不正得益于课外阅读吗?高尔基说:“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牲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概念。”文学使人聪慧,历史使人博识,哲学使人善辩,

3、总之,读课外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课外阅读与学习首 先 举 毛 泽 东 课 外 阅 读 进 步 书 刊 , 确 立 伟 大 人 生 观 的 例 子 , 论证, 接 着 引 高 尔 基 的 名 言 , 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由此论证了中心论点“课外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点津】 在这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议论文阅读的考核题型中总有一道题是大分值的重点题,它就是“论证过程”的论述题。针对同学们平时找不到窍门容易丢分的现象我特意总结一个简单的实用口诀帮助大家解答问题!先标句子,相同合并根据分值,使用连词使用原句,回归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

4、。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 。其实,“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当所谓“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发现后,捧场、社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

5、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坦读中学的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命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他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二十五岁的人了。任何人付

6、出和他们同样艰苦的努力,都能有这样、那样的贡献,都会获得一定的才能。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狄更斯曾说:“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 巴尔扎克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生存法则一样。”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 了写资本论 ,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 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 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选文有改动)1本文作者要证明的观点是 _ 。 (要求用原文回答)2文章第两节是

7、怎样展开具体论证的,试作分析。答:。3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主要”一词能去掉么?试说明理由。答:_ 。4 第节中用伤仲永中仲永的例子去换其中任意一个,可以么?为什么? 答: _ _ _。 5第节中引用狄更斯的话有什么作用?你可以举一个例子佐证他的话么? 答:作用: _ 。 举例: _ 。说“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 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 种以上。司

8、马迁著史记,从 20 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 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

9、,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50 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

10、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1、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2、 文章开头引用俗语和韩愈的话有什么作用?3、4、 文章第 2 段中,四个“勤于”的位置能否颠倒?5、6、 为第 4 段补充一个论据。7、8、 简述文章的论证思路。参考答案:、先提出分论点:要不耻下问。接着指出成语“不耻下问”的由来。最后举农业学家贾思勰拜农夫为师的例子,论证了谦虚好学要不耻下问的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首先举毛泽东课外阅读进步书刊,确立伟大人生观的例子,论证了读课外书

11、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接着引高尔基的名言,论证了书籍对于人类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读课外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一)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1.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2. 先提出 “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得观点。再从反面分析“神童”“天才”平庸的原因,然后列举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却取得非凡成就是因为勤奋。这样论证就很有说服力。3. 不能。因为“主要”是指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用上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缜密性。4. 不可以。因为仲永是“神童”后来变得平庸了,不能证明“反之,本来不是神童 ,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12、5. 证明文学艺术上也是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属于理论论据。举例省。说“勤”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2、 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并且引用俗语、名言更有力、更权威地论证了文章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的观点。3、 不能颠倒。四个“勤于”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4、 事实论据:年轻时的梅兰芳拜师学艺,师傅认为他缺乏天分。他勤学苦练终于克服弱点成为一代京剧大师。事理论据:“我是一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5、本文首先通过引用俗语和韩愈的话引出中心论点:“学业的精神造诣来源于勤”,接着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勤出成果”, “勤出智慧”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