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答中的见仁见智与幽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48786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问一答中的见仁见智与幽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问一答中的见仁见智与幽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问一答中的见仁见智与幽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问一答中的见仁见智与幽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观了高旭奇画展,啊,真是别有洞天,一幅幅作品风格别具、视点独特。我还另外别遇天机,将要看完时候忽然听见一女子,似乎是自己问自己:画那么多钟馗做什么呀?这时,旁边一人则又像是自己回答自己:鬼多!我在心里笑了,鬼多,于是抓鬼的钟馗便需要多,正好合上了拍,如此的一问一答联系在一起,真是合情合理、理所当然、妙趣横生。两人不约而同地凑成了一问一答不是偶然,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猛听来,觉得问得有趣答得也有趣。冷静下来一想,当然首先是画家想象得有趣,构思得有趣,画面处理得有趣。 看看画家的题词就明白不算瞎猜,题词是这样: “画个老馗涨脸腮,只因抬头见喜来,人间鬼魅未消尽,三尺宝剑难丢开”“前前不见

2、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这位画家是50 年代出生的,六十余年的人生,历经了工、农、兵、教师各种各样历练,阅历深透、见多识广。阅历丰富才能达到那种境界,就是有人形容的那种“看透”的境界,有了这境界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地潜心于艺术的追求,而且产生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绝想”。画家除了关心自己的创作,其它的一切一切,都看成是微不足道,比如金钱,明明知道“人间不可无此公” ,他画作的题词却是: “这钱啊 , 能招神灵亦通鬼气”。所以,他的书画作品虽然参加过全国美展,还多次获奖,而且经常在荣宝斋中国等专业刊物刊发,又常常被拍卖专场的藏家们追捧。然而他不看重那些虚荣,只是一心一意地

3、着力于袒露自己的心灵,追求自己心灵的自由自在。他追求自己的真,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审美,自己的艺术主张。如他自己表白的:“我讨厌流行的文雅,鄙视政客的帮派 ” 。猜想,他对“奉命文艺”不会热衷的。他画的钟馗样子是峩冠博带、威风凛然、 怒髯戟张, 题词是: “余画钟馗, 赞钟馗是钟馗,有狂态,有侠气,又文雅好秀”。还有一幅的题词是“能容小人是大人”。在画作中的钟馗眼中看来,那些气量小,胸襟不坦荡,不能宽容“小人”者的所谓大人,一定是不能算作大人的。按他自己说的, 就是他有着一颗 “心存大恶” 与“有恩必报” 的心灵, 是的, 正是这样,这才构成了他作品中思想的深刻性与寓意复杂性。用他自

4、己的话是 “从作品的风格特点中寻觅艺术与人生、孤独与欢乐、 洒脱与消遥。 ”他几乎完全倾心于 “自言自语” 。 我忽然想起一国外画家的回答: “不要问我,我什么也不知道! ” 。高旭奇不一定会像外国人一样简单的回答说“不要问我, 我什么也不知道! ”但是他确实不会明明白白的回答提问的:自己看,自己想,自己回答。比如那有眼无珠表现什么,那女人的屁股特别大表现什么,那眼睛像是长在脑门子上表现什么,那一个眼睛又是表现什么, 他不会解释的。他这样说过: 他甚至想过,“在中国做个纯粹的文人或者做个纯粹的痞子都很难。纯粹的文人或者纯粹的痞子,都要有把自己心灵撕裂的勇气,这样才能自由地思想,自由地画画,自由

5、地做人,当一个自由的画家。”是咯,画家是要“把自己心灵撕裂”了表现在画幅里的。对他作品一片叫好声、赞扬声,都是高评价,都是赞美:诸如“别具风格”“深沉雄浑”“大气磅礴”“前途不可限量” “中国画坛罕见” ,诸如“稿古奇风” “功力深厚”“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金石味” “内涵丰富” ,高旭奇作品中的形象亦僧、亦道、 亦鬼、 亦魔、 亦仙、 亦贤, 站着的、 躺着的、 走着的、乐着的、苦着的、寂寞着的、吼着的、睁眼的、闭眼的、袒胸露背的,一个个都各得其所,在呼天唤地、吐纳云气、静参造化,一个个皆于天地间,幽幽然独具一份无羁无绊的率真。这些令人生发出种种玄想与幽思的作品,实际上是画家的心弦、心灵、心智

6、。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风道骨者”,是画家内心的表征。是去掉了俗人之心的人,或者是神,或者是鬼,或者是怪,由观众自己去界定。哦,画家的想法就是“ “俗就是不真,惟俗不可医”,所以,他主张“无论是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无论是具象的、表现的、抽象的,都应该首先去俗” 。写到这里, 还得回那问得有趣,答得也有趣的, 两人几乎不约而同的“一问一答 “。那,岂不就是因为画家想得有趣,构思得有趣,画得有趣,所以他们才不约而同,一问一答,问答得也很有趣。鬼多了便当然需要钟馗也多,这是观众自己的见仁见智,是观众的想象力对画展补充。画展中那么多的钟馗,几乎是一场“钟馗展”。这是画家的幽默,观众当然也会幽默,所以便有了那个一问一答。看过画展以后,我也有这样的感慨,于是也默默的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