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精品同步练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948619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精品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精品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精品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精品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精品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精品同步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 端午的鸭蛋 直击考点1.了解端午的风俗;2.评价文章的结构;3.品味独具特色的语言。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蟾蜍()蜈蚣()门楣()苋菜()熏五毒()囊萤()车胤()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藉贯 _ 淹蛋 _ 城皇 _ 尤为不即 _ 3. 解释下列词语。(1)曾经沧海难为水:_ _ (2)与有荣焉:_ (3)囊萤映雪:_ (4)肃然起敬:_ _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B.杨利伟、 费俊龙、 聂海胜和 “嫦娥一号” 研发团队, 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入围者,“神州七号”航天员团

2、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C.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D.2009 年 11 月,由于几日来连续的强降雪,街道都已经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5.文学常识填空:汪曾祺,江苏_ 人, _ 家。“曾经沧海难为水,_ ” 的 作 者 是 _ , 唐 代 诗 人 , 和 _ 同 时 代 , 并 称“_”。袁枚, _代诗人, _家。6.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为句式说一段话。课堂巩固阅读课文精彩语段,完成1 7 题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

3、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 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

4、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 不似别处的发干、 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

5、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1. 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第段:第段:2. 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的原因是什么?3. 文中三处画线句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A处:B处:C处:4.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能去掉吗?请谈谈理由。5. 文中引用袁枚的文章说明了什么?6. 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7. 你从选段的语言运用上,得到了什么启发?1. 家乡鸭蛋的名声。家乡鸭蛋的特色。2. 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实际上是对儿时的生活,对故乡不能忘怀,而不仅仅是咸鸭蛋。3.A 处:浓厚的口语色彩。B处:淡淡的幽默。 C处:文言词语

6、与口语相映成趣,增添了典雅之美。4. 不能,“吱”字写出了吃鸭蛋的快感,一个字就写出了特色神韵。5. 说明家乡的咸鸭蛋很有名气6. 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 7. 如: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课后提高1.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改正。民俗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逐渐发生的。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等文章,使我们了解了祖国丰富的民俗文化。2. 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句:语文是_,让人 _;语文是 _,让人 _;语文是 _,让人 _。

7、3.你觉得课文结尾有必要写“囊萤映雪”的故事吗?为什么 ? 心系兰州拉面兰州拉面首创于马保友,至今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 当今, 面食很少有像兰州拉面那样,可以遍布全国。吃过兰州拉面并见过其制作过程的人,对那不经意却能吓人一跳的“啪啪啪” 的摔面声,一定是印象深刻。就我而言,每到一家拉面馆,如果听不到那种标志性的“啪啪啪”声,心里就犯嘀咕:这家是否正宗?我最初吃上拉面是在兰州。上了4 年大学,吃了4 年的拉面。学校8 个食堂,每家都有拉面。看大师傅拉面条,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一个面团,在他手里,一滚,一揉,一扯,一捏,一拉,一会儿的工夫,就做成了数百根细匀的面。看他左右开弓,上下翻飞,若魔

8、术师在神奇地变幻魔术。此情此景,真是充满了灵动的艺术感。近年出差时,每每看到一家拉面馆门前那长方形木牌子或者随风飘摆的蓝色布旗上“兰州拉面”4 个字,心底都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之感,让身在异乡的我感受到一丝陌生之中的熟悉。匆匆来去中拉面又成了解决肚子问题的绝佳选择。 一来已经习惯于那种味道,二来和其他饭食相比算是比较便宜的,三来能唤起我青春岁月的回忆,心里有种熨帖的感觉。记忆中最香的兰州拉面是在兰州一家老字号的拉面馆吃的。师傅把一块面放到手里,看似漫不经心一拉一拽一抖,如此往复,仔细一看,他的手不停地变换姿势,工夫招招到位。拉出的面可粗可细可圆可扁,还有似荞麦粒状的称“三棱子”,如筷子状的叫“二

9、柱子”。尤其是那种宽的拉面,中间厚两边薄,外缘如花边一样卷曲,像时装上的边饰一样漂亮。我简直看呆了,也真算开了眼界。那股香气随着服务生袅袅婷婷地飘过来,大海碗里的拉面蜷缩在碗中,仔细一看,真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一清”指面汤看起来清,有水的透明特质;“二白”指拉出来的面白且筋道;“三红”指拉面上放的特色辣子“油要红”,能放射亮光的红; “四绿” 指撒在上面的蒜苗和香菜,看起来很有生气,有春天的田野的感觉。放到嘴里果然不同凡响,喝一口汤,鲜香浓郁,特别爽口;筋道的拉面,还透着一股麦香;牛肉块入口即化,又有香菜去腻,吃后回味无穷、神清神爽。那沁人心脾到的香味,永存于我的记忆之中。这时我真羡慕兰州人

10、,能天天吃到这么好的拉面。(选自 2008 年 3 月 19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朱兵)4.你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心系兰州拉面”?5.请从语言角度对画线句进行赏析。6.我出差在外为什么爱吃兰州拉面?7.作者写记忆中最香的兰州拉面都调动了哪些感官?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8.读完本文,定会勾起你对美食的回忆,说说你最爱的一种小吃和它留给你的感受。17 端午的鸭蛋课前预习1ch n ch g ng m i xi n x n n ng y ng y n 2籍 腌 隍 及 3( 1)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2)因而也感到荣幸。(3)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4)形容十分恭敬

11、的样子4.D(应为“技巧”)5.高邮 /作/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白居易 /元白 /清/诗论6.示例: 与众不同的 , ,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还”、“不如, 多”、“成批”写出了自豪之情。“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喜不已。”课堂巩固1. 家乡鸭蛋的名声。家乡鸭蛋的特色。2. 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实际上是对儿时的生活,对故乡不能忘怀,而不仅仅是咸鸭蛋。3.A 处:浓厚的口语色彩。B处:淡淡的幽默。 C处:文言词语与口语相映成趣,增添了典雅之美。4. 不能,“吱”字写出了吃鸭蛋的快感,一个字就写出了特色神韵。5. 说明家

12、乡的咸鸭蛋很有名气6. 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 7. 如: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课后提高1. 将“发生”改为“形成(产生)”;删去“之一”;删去“通过”或“使”。2.示例:色彩缤纷的花园流连忘返意境深远的油画惊叹不已旋律优美的音乐听之动容 3. 示例: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光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4. 它既点明了写作内容,又表达了“我”对兰州拉面的喜爱之情。5. 动词使用恰当,“滚”、“揉”、“扯”、“捏”、“拉”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拉面的制作流程,还表现了拉面师傅的高超技艺。(或作者采用了长短句,使语言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6. 一来已经习惯于那种味道,二来和其他饭食相比算是比较便宜的, 三来能唤起我青春岁月的回忆, 心里有种熨帖的感觉。 7. 嗅觉:那股香气随着服务生袅袅婷婷地飘过来;视觉:仔细一看,真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味觉:喝一口汤,鲜香浓郁, 特别爽口。 8.(思路点拨: 介绍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吃,并能给出合理的理由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